现代教育理论导读(六)——我国中小学今世教育名家(魏书生的教育理论)
第四节 魏书生的教育理论
魏书生,今世闻名教育实践家,1950年生。他自1978年任中学教师,后来又担任过班主任、辅导处主任、校长、职业技能学院院长等职,现任盘锦市教委主任、党委书记,而且兼任台州书生实验学校的校长。几十年来他一直钟情于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各个岗位上都有突出的表现。由于结果卓著,他先后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1981年)、省劳动榜样(1982年)、特等劳动榜样(1984年、1987年)、特级教师(1984年)、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年)、全国劳动榜样(1988年)、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9年)、首届“中国十大良好青年”(1990年)……闻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84年便指出,魏书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
魏书生的奇迹和荣誉是干出来的。他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构成员、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38项社会兼职。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一直坚持上语文课,并当班主任。他是教书育人的榜样,在他手下,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高,升学考试结果每届都名列全市前茅。十多年来.魏书生已在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作报告1100多场,上公开课600多次,堪称全国之冠。他热爱教书,酷爱读书,也善于写书,至今已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32本书。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和《魏书生文选》(一、二卷)等著作均已重印多次,越来越受欢迎和好评。
魏书生教育理论的思想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纪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期间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联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本领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本领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联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联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干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一、魏书生的管理思想
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本日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自己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他管理中最具价值的思想。“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制度化;二者联合,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魏书生的做法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以下认识:(1)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人。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品德。(2)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3)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倾轧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4)没有制度就谈不到管理,但制度订定和执行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只有学生乐意接受且乐意听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
(二)自我管理思想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的发展,魏书生管理本身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首先,他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和对抗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其次,魏书生创造性地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等,大力提倡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线,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他大大强化了规划、决议过程中的民主参与,通过引导学生订定班规班法,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公道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第四,大胆转化了管理机制,为班级重新建立起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新机制。
(三)系统管理思想
魏书生是个具有哲学头脑的人,他非常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他以为,管理从空间上说是人与事(学习活动等)相互协调的系统(如他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即证),而从时间上说则是一个从决议到执行再到反馈的系统运作的过程,为此,他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来构建他庞大的管理工程,在推进管理自动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且得到了成功的经验。现就管理工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略作些分析:
1.管理目标系统
学校管理工作目标从属于育人目标,所以说全面发展的管理目标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前提与包管。魏书生的管理目标系统地反映在他们订定的“班规班法”中,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思想教育、有学习检查、有纪律监督、有多种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内容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及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样的管理目标可以防止管理背离“全面育人”的轨道,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协调地发展。
2.管理组织系统
管理组织,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包管。作为班主任,魏书生虽然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对班级一些具体的用品及各项专门事务,魏书生还发动每一个学生进行承包,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3.管理过程三系统
管理实效来自管理过程,为强化管理过程,魏书生带领学生建立了三个系统:一是筹划立法系统,它包罗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每学期常规等;二是建立检查监督系统,形成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班主任抽检五级监测体系;三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执行过程进行信息反馈,以便调整上述三个系统,通过加强对管理过程三个基本环节的管理,从时间上制度上对每项活动的开展作了安排,它包管了班级的一切活动都能定时、按量、高质量地完成。
4.建立管理渠道与方法系统
在具体实施中,从教师这方面说,魏书生首先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通过完善两条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法方法上,除注意直接参与管理外,魏书生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
别的,管理中他特别注意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魏书生的教学方法
魏书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时,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他以培养学生自学和自我管理本领为中心,重视民主与科学,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虽然魏书生主要是针对语文教学提出这些方法,但是借助于新课程理念的阐释和信息技能的支持,这些教学方法一样可以在其他科目标教学中焕发生机。假如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方法,一定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面目焕然一新。
(一)组织教学
课前三分钟,魏书生喜欢分别用下列方法组织教学:
1.集体唱一支歌
要求唱歌的时候身体坐直,目视前方的黑板,看黑板中缝的中点,将中点看成彩电,唱哪首歌,就假想彩电里正放映那首歌曲的录像带,然后再感觉自己全身心融进了歌词所刻画的境界。这样入静入境地全身心唱歌,课堂氛围立刻就轻松了,有时同学们甚至会忘记了是在上公开课。
2.集体朗诵
有时魏书生问学生:“大家乐意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可以。”“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也行。”于是魏书生说,“请全班同学起立,身子站直、头要正,请各自再调整一下表情,就像演员演出一样,好,预备,起!”全体同学铿锵有力地朗诵,显然容易振作士气。
3.饰演良好人物的角色
有时课前魏书生请每位同学饰演自己最崇拜的那位伟人或良好的人物,假想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和那位良好的人物一样。很多学生这样想了两三分钟,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上进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经过课前的组织教学,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迎来即将开始的语文课。
(二)设计导语
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好,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魏书生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国防外交、教科文卫、工农商兵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部队被严峻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很快沉醉在对周总理的吊唁中,学习这课的爱好更浓了。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疏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示,催人奋进。
(三)设计板书
魏书生平时讲课板书少。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爱好,加深理解课本。以下五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爱好。
1.字体变化
如讲议论文魏书生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课题;讲说明文则喜欢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课题;讲记叙文用行书写课题;文言文则大多用隶书写课题。魏书生写得认真细致,学生便也极认真地看,有的还边看边模仿,同学们感觉汉字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激发了听课爱好,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爱好。
2.存心写错字
板书时存心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本领,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比如:魏书生写《爱莲说》板书时,存心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孰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细致观察这两个字。趁此机会,魏书生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变换表述形式
提炼课本内容时,尽可能不但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应常常变换形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用树式;进行单元课本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
4.图表、图画式
如讲《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人民好汉怀念碑》、《宏伟的人民大会堂》等文章时,魏书生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爱好,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使学生明白,魏书生顺手画一幅简笔画。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魏书生便顺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立刻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觉得很有趣。
5.请学生写板书
请学生写板书,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比老师一个人一堂课独占黑板,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好。
(四)注意教态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爱好。倘若教师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要求学生兴高采烈呢?这些年来,校内校外的工作压力较大,也有一些麻烦事,不管这些麻烦事多么多,魏书生也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是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热情、真挚、满怀信心的。魏书生常常告诫自己:本日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容光焕发。
虽然课堂有时也要有紧张的竞争,甚至需要教师严肃,但那必须是基于对学生真诚爱护而产生的严肃,决不答应教师把在别处带来的不愉快的情绪拿到课堂上渲泄。
魏书生总想,教师的教态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爱好,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爱好。那些喜欢研究表情、姿态、手势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爱好,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五)说话语音变化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
1.调整音量
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几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爱好。有时魏书生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魏书生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聚精会神地听,魏书生便用较小的力气,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音调
同一句话可以用A、B、C、D、E、F、G等不同音调说出来。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只管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虽然调值高,音量大,但听久了也会使人疲惫;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小,长期不变化同样也使人感觉有气无力。魏书生讲课时,常常根据课本内容、学生实际,甚至自己的身体状况变换音调。
3.调整语速
说话速度的变化也影响到学生的爱好。有时魏书生发言速度极慢,以引起学生对
4.以情动人
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能影响人的爱好,但这些都是声音的形,而不是声音的神。声音的神的变化才具有更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什么是声音的神呢?就是说话的情感。比如:“要与人为善”这句话,就可以用喜怒哀乐、热情、冷漠、挚爱、讨厌等几十种不同的情感说出来,情感不同,产生的效果虽然不同。魏书生常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情感去读同一段文章,经过比较,选择那种符合文章实际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好。
5.进入角色
同一句话,不同身份职业,不同文化条理,不同性格品格的人提及来,会千差万别。魏书生读课文,读课外读物时,会尽力使自己进入角色,这样做,自然激发了学生听的爱好。
(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一般讲课时魏书生不精雕细刻,不逐句逐段地分析,但决不意味着好的段落不引导学生去细致品味。讲到文章的妙处,他不但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图将学生导入情境之中。
如讲《菜园小记》,他说:“咱们学这课书都要体验劳动爱好,品尝田园爱好。”“怎么体验呀?”先请同学们看书,看书之后,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象。这图象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四周。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畦垄了吗?”学生们闭着眼睛,笑眯眯他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以回忆起土香、花香、菜香的味道。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身子去间苗。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氛围。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想象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爱好,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七)得当用一点班级用语
魏书生的班有一些班级用语,什么“小马蹄坑”啦,“边角余料”啦,什么“一百年”、“后三节”、“三角”等等。一说这些话,只有魏书生的班同学明白。另有一些同学带有褒义的外号,魏书生在上课时,都得当地用一点,调节一下课堂氛围。
有时,魏书生发现一些同学又沉闷了,便出两道题,说:“这两道题,不许积极发言的同学答,大家说谁答复呢?”同学们推荐说:“一百年答复!”谁是“一百年”呢,就是那几位不爱发言的同学,大家管他们叫“昏睡百年”。常常出点题,专门请这些同学答复,时间久了,他们也就不“昏睡百年”了。
有的同学长得聪明聪明,很像聪明的一休,同学们给他起个外号叫“一休”。 魏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便这样称呼:“请一休同学到前面来做题。”
另有一些班级用语,使用之后,容易引起学生爱好,而且增进师生的情感,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上进心。
(八)多和学生商量
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爱好就浓。
魏书生经过和学生商量,确定了语文课的六个步调“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具体到某一个步调魏书生也常常和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如:《出师表》这篇课文,定向时,是确定三项任务,还是四项、五项或更多?先进同学完成几项任务?后进同学完成几项?三言两语,人多口杂,一两分钟时间,使魏书生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们也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时,魏书生也参加某个讨论组,商量哪些问题是难点,有没有必要答疑。这样到课堂第四个步调时,魏书生就做到了胸有定见。第五步自测哪几道重点题,魏书生也常和学生商量,有时干脆请几名同学各出一道自测题。自结也不是每次都八股式地非找一名同学总结不可,有时征求学生意见看有无总结的必要,大部分同学以为某节课没必要总结时则不总结。
魏书生学会教语文课,最主要不是从书本上,而是来自和学生的共同商量。学生们教给魏书生很多书本上没写的知识,学生们告诉魏书生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师生商量的过程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爱好,也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
三、魏书生的教育艺术
魏书生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随着魏书生受各地约请无偿做报告,他的这些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教师们所知道。但是,教师假如然正能将这些方法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成功地运用,还是需要认真了解魏书生具体方法背后的深层思想和对学生的真挚的情感。魏书生的教育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九种做法之中 :
(一)点亮“盏盏心灯”
魏书生班级的黑板右上角,每天都由学生写上一则格言。魏书生说:“我常觉得格言警句,像一盏盏心灯,倘在学生心灵中点燃,会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理想的高峰攀登。”请看如下格言:“人生只有进取,满足就意味着死亡”;“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自卑过甚”;“吃苦是人类的第一财富”;“你常常和什么人一起,那么,你就是什么人”;“九尺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试想,从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天天点亮“心灯”,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天天受到“心灯”的照耀,会收到不可想象的效果。
(二)确立“座右铭”
从1995年开始,魏书生就要求全班同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座右铭”。座名铭上写清三部分内容:第一,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第二,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第三,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第一个内容起到“精神充电”作用,第二个内容可以激发全班同学你追我赶的积极性,第三个内容更重要是学生自我完善、实现第二个内容的最好办法。
(三)自我“精神充电”
魏书生的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位自己崇拜的伟人,书桌内放有这位伟人的传记。有时,在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集体充电”,全班同学起立,各自想着自己最崇拜的人,假想自己就是这位伟人,想象得越逼真、越形象、越生动、越细致,“充电”就越成功。有时进行“个体充电”,当学生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挫折或困难时,他们就想像到这位伟人,看看伟人传记,学习这位伟人是怎样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于是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四)主办“班级日报”
魏书生的班级是从1984年1月,经全班同学讨论一致同意后,开始轮番主办“班级日报”的。办班级日报有若干规定,如:直接反映本班同学学习生活的要占60%以上的版面。主要设有班级新闻、学先进专栏、本班同学的学习方法介绍、好人好事、警钟专栏;必须设有文章病院专栏;对班级纪律、卫生、出席、课间操得分情况,必须及时报道;为昨天的值日班长开辟一小块工作失误及补救的分析园地,及时分析班级工作失误的原因及订定补救的措施。每期报纸必须有图画点缀,好坏的可以,彩色更好;报纸必须在当日上午12时之前夹到报夹子上面,不能拖为晚报等等。办“班级日报”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本领,如写作本领、书法绘画本领、版面设计本领等。
(五)坚持“道德长跑”
魏书生的学生每天都需要写一篇日记,天天坚持,魏书生称之为“道德长跑”。学生们写日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是教师命题,大多是学生自命题,但总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摄影机”瞄准生活的光明面。让那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风土人情、崇拜的人、喜欢的书、动人的事时刻影响着学生,鼓励着学生不停地进取。
(六)加强“体育锻炼”
魏书生的学生每天要坚持长跑5000米,做仰卧起坐、俯卧撑100次,男女生同样。这是多么大的体育运动量啊,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而魏书生却以为:“这样做,更重要的不但加强了体质,而且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在现代社会,这种坚强的百折不回的意志是一个成功者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践证明,魏书生的学生无论是体质还是意志,都是同龄学生中的佼佼者。
(七)撰写“自我教育说明书”
魏书生的学生,假如违犯了班级常规,大概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那么,这名学生就要写一份说明书。说明书的字数不固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说明书不同于检讨书,因学生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写的情感及其效果虽然不同。魏书生的一个学生说:“我爱调皮,小学时常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写说明书的目标是说明之所以违犯了班级常规,或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的原因、过程、结果。让同学、老师或家长知道,以得到其了解、理解或谅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写说明书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写说明书,是让学生做自我心理裁决,让学生平心静气地思考这样做的利弊关系。这样有利于将师生抵牾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抵牾,学生“新我’与“自我”斗争,正是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
(八)行使“主人权力”
行使“主人权力”是魏书生最高明的办法。他常说,教师是学生公仆,学生才是学校的真正主人。让学生们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们才华把学习看成是耕作自己的“责任田”,而不是为老师或家长“打工”。 魏书生班级的学生,每人都有自己承包的“责任田”。如轮番承包的有:担当“值日班长”、抄写“每日格言”、主办 “班级日报”、教唱“每周一歌”等。固定承包的有:收发各学科每日作业、检查学生日记、监督老师“发火”、课间纪律、花盆、鱼缸等等。总之,每名学生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田地,都是主人,都有机会行使主人的权力,都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九)享受“快乐人生”
魏书生常常教育学生:“人世间有什么?有阳光,有鲜花,有公理,有善良,有勤奋,有自强,有开朗,有快乐。人世间另有阴云,有毒草,有邪淫,有凶恶、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担心。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坚守住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担心打进来,你便是快乐的人。”他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的快乐、吃苦的快乐。比方让学生写日记以《谈学习是享受》为题,居然让学生一直写到《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魏书生就是这样强化学生享受人生快乐这根神经,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停提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他的学生从不感到沮丧,始终保持高兴愉悦的心态。
【案例与分析】 让学生收费
案例展示:魏老师在组织学生缴纳基本学习费用时,把收费任务交给了一个学生。接到任务的学生拿着纸和笔,准备按座位顺序依次开始收费。这时,魏老师叫住了他,说:“用手表收。”学生不解地问:“老师,用手表怎么收啊?”魏老师笑着说:“别急,先站在一边,思考思考。”过了一会儿,学生说:“老师,您真高明,我知道了,您是想让我组织一个‘收费比赛’。”在魏老师的点拨下,负责收费的学生组织了一次小组收费比赛,以卫生小组为单位,委托每个小组的组长下去收费,收费快、过程不出差错的小组得到比赛的胜利(具体比赛细则在这里就不详述了)。这样一来,最快的小组只用了10分钟就把钱收齐了。小组长用写有姓名和钱数的白纸把钱包好,交给了负责收费的学生。当负责收费的学生正要把纸包交给魏老师时,魏老师又启发他说:“再想想,收费过程结束了吗?”在魏老师再一次点拨下,负责收费的学生监督、陪同各个小组的组长,一起把钱送到了会计室。经会计盘点,证明各小组交上来的钱数正确无误,收费完毕,比赛也分出了“胜负”。一项看似简单甚至容易引发学生反感的收费工作,就这样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
案例启示:这个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魏老师提出的“学生能做的事就让学生做”的教育理念。通过组织收费比赛,调动了学生参与班集体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存眷细节、不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本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本领。这不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吗?
看了这个案例,每一位教师都应反思:我们还“敢”让学生做事吗?实在,有很多事情不是学生做不好,也不是学生不肯意做,而是教师不敢让他们做。当前,陪同着各种教育法规、行政命令和学校责任追究细则等的不停出台,加之人们维权意识的不停加强,学校和教师出于怕负担责任的心理,让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些正常的学生活动,学校和教师也不敢组织学生参加,这是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无奈选择。魏老师大胆、创新的做法正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所缺乏的。向学生收必要的费用,这件事“费力不讨好”,我们传统的做法是教师亲自收。在收费的过程中,教师自己都怕算错钱、丢钱或收到假币,怕负担由此产生的后果,更况且是学生呢?魏老师却把这件事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在收费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反思我们的教育,怕“出事”而不让学生去做事的现象有多少?限定学生做事不是好办法,明智的做法是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做能锻炼自身本领的事,教师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就可以了。可以说,现在恰恰是召唤和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亲自观察,让学生亲自表达,让学生亲自总结”的时候了。
让学生做事,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让学生做事,教师应负担起一种责任,一种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灵成长提供帮助的责任。在学生做事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要做的事进行预设,对可能碰到的困难进行预判。教师应想出几套可行性方案,可以在心中事先“演练”学生做事的全过程和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匠意于心之后,再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先想后做,尝试新的思维方法和做事方法。教师应认真谛听学生做事的筹划和步调,然后帮助他们优化做事的过程。在让学生做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做事上,通过适时、恰当的指导,加强他们把事做好的信心,让他们敢于面对做事过程中的挫折。反思我们的教育,在指导学生做事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多,指导少;让学生灰心的时候多,加强信心的机会少。这种现状必须得到改变。
【附录1】魏书生箴言集粹
1.教育事业
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情感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以致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氛围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2.教育改革
教育是研究艺术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应该是千差万别的、百花齐放的。
一个改革者应该有科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气势,未来学家的眼光。
3.教育管理
宇宙空间并不开会,但数千万星体,却还是井井有条地运转着,这不是对人的启示吗?
领导者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呢?就是那些带纪律性的问题,那些乱子还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
4.教学民主
民主象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敞。
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应最大限度地依赖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少一些人治,少一些无效劳动。
5.语文教学
讲思想教育,往往使人误解为政治说教,可不可以叫思想感染?感染,就更富有艺术性,富有人情味,符合心理学的纪律。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研究成果改正自己的教学思想,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教与学不协调的现象。
6.教学方法
应该常常和学生商量一点教学实验,这样就使教学充满了源头活水。
“帮助”二子很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就不是让学生学习,更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
7.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
语文教学厚古薄今、厚现代文学薄今世文学,不能算作什么好现象。
8.自觉学习
只把考试分数作为果实去精心培养,结果使很多学生本末倒置,不顾大的方向,而用全身心的代价去挣分数。结果分数得手,学历得手,学习到头。很多知识不以为意地丢掉了,至于更新更谈不上了。
人是有两重性的,幼稚也是相对的。不应该草率地给那些智力较好而结果较差的学生下幼稚的结论。他们灵魂深处,一般都有较复杂的闲思缠绕着,使他们无力自拔。
9.自学
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像一部静止的汽车,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像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才符合运动纪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
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肯写,越不敢写。
10.开发脑力
人的潜力无穷无尽,作为发掘潜力的第一步,首先要树立起人的潜力无穷无尽的见解。
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个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矿区,谁没发现这一点,就说明谁的勘探本领落后;谁还没有开采,就说明谁的工作中心还没有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谁开采的少,就说明谁的开采技能落后。
【附录2】魏书生的著作
1.《思维本领考试与引发》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1年
2.《班主任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1993年
3.《初中生科学学习方法》 辽沈书社 1993年
4.《语文自学导引》(共6册) 沈阳出版社 1994年
5.《魏书生文选》(一、二卷) 漓江出版社 1995年
6.《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7.《家教漫谈》 漓江出版社 1996年
8.《中学生实用学习法》 沈阳出版社 1998年
9.《中学团体优化改革优秀成果汇编》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8年
10.《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1.《初中生应试作文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2.《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3.《初中生600字作文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4.《学生学习600法》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思考题:
魏书生教育管理理念对你的教学或班级管理有何启示?联合你校实际情况,说说你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