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 文章出自:论文格式网 | 编辑:论文 | 点击: | 2015-01-10 12:29:26 |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近几年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迅速,内蒙古的草原、沙漠、边境、民族风情、文化遗迹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都体现了生态旅游的特征,内蒙古已经呈现出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的重要基地的趋势,内蒙古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内蒙古民族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当前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还没有统一的定义,1999年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下的定义是:满足现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区的需要,同时增加和保护未来人机会的旅游。要想实现可持续旅游,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2001年联合国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会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和改变。这两个定义表述的意思是一致的,即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另外,理解生态伦理学对理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很大的帮助,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道德,是关于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的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个恰当的道德依据。 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革命性变革就在于它所倡导的三个平等观念,即人与自然平等观,人类平等观(其中包括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生态系统内部平等观。
  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区别和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可持续旅游作为旅游业和一种发展哲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思想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适用于一切能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共存和协调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是种具有特定目的的具体的旅游形式,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途径和工具,是可持续旅游原则在自然区域和特定社会文化区域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可持续旅游绝不仅仅局限于生态旅游,其他形式的旅游,如:严格意义上的(游客参与性的)民俗旅游、探险旅游、特定的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都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有效途径。当然,生态旅游如果做不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称之为生态旅游。目前,实践界(甚至包括理论界)流行的众多的所谓“大众化的生态旅游”,实际上忽略了生态旅游的实质——可持续旅游哲理和原则。用可持续旅游的思路考察生态旅游,必须考虑的关键要素:首先是经历的质量,即旅游者既能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身养性,又能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其次是生活的质量,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旅游业收入611.35亿元,同比增长30.39%。
  2010年5月27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工作会议,会议确定2010年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20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达到6亿美元,完成国内旅游收入680亿元。
  2010年,自治区旅游业将以培育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目标,不断加强项目建设,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推进科技文化、人才兴旅工程。努力实现2010年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40万人次,同比增长8.56%;旅游外汇收入达到6亿美元,同比增长7.47%;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40%;国内旅游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18.63%;旅游业总收入720亿元,同比增长17.77%。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2010年全区旅游工作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加强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努力培育市场主体,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推进科技、文化、人才兴旅工程。对政府部门来讲,将会要求规划者用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开发和规划旅游地,提高开发旅游资源的门槛,对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或使环境质量下降的活动进行管制和处罚。
  三、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对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极度扩张。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论证与规划,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很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忽略了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而过度开发。与此同时,开发中对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在各旅游景区(点)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体现民俗文化的方式过于形式化,参考性较低。我们认为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的旅游资源为主,所以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来说这些都是硬伤。
  2.缺乏相应旅游环境保护制度及监督机制
  内蒙古旅游业现行实施的条例、办法有国务院在1999年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家旅游局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1年国务院修订的《旅行社管理条例》、2005年内蒙古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这些规定缺乏针对旅游地的环境保护制度,并且现行法律法规多强调污染后采取的措施而缺少事前监督条例。旅游区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有些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遇到问题会形成互相扯皮的现象。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旅游区内资源、环境的管理主要依靠直接的管制方式,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特色旅游产业宣传不力
  在很多景区有些游客环保意识薄弱,乱扔垃圾、对文物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的行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很多旅游景区地处山区,尤其是草原旅游区,我们认为环保宣传不力导致当地农牧民缺乏环保知识。同时由于我区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游客很难将其纳入旅游目的地的首要选择。内蒙古的很多旅游资源往往因为宣传不够,而“养在深闺人未识”。
  4.游客数量超过景区环境承载能力
  草原、湖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合理的过度开发或忽视必要的保护,不仅会失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而且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景区没有进行科学考察环境承载能力,门票毫无限制的出售导致旅游高峰期游客过多,使旅游设施超负荷运载,给景区环境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内蒙古大草原的承载能力也不是无限的,每年6月至9月期间的草原旅游旺季的无限量的接待,对草原景区的伤害很大。   四、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个长期的、渐进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但以生态旅游为途径,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实践却是现实可行的。内蒙古拥有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内蒙古旅游业最具吸引力的两大资源:一是草原生态资源,二是以蒙古族为主的民族文化资源。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退化、沙化,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性影响,极大地降低了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削弱了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如内蒙古“召河”草原旅游点,放眼望去,一片荒漠,即使在盛夏只有几棵绿草裸露于沙石之间,完全与游人心目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画面不相符!随着内蒙古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的保留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把资源保护放在首位,而对草原生态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则是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两项核心内容,这对于保证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1.建立具有内蒙古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树立良好形象
  要根据内蒙古本地的生态资源,围绕草原、沙漠等生态系统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将丰富的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及人工生态景观和谐地配置在一起,创建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内蒙古旅游的营销状况是:观念落后、体制混乱、市场定位缺乏、产品缺乏竞争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因此要进行营销观念的创新、营销理论创新、市场定位创新、产品创新,树立良好完整的旅游形象。旅游形象要准确定位,首先应符合内蒙古的总体形象基础,并从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市场感应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综合,然后确定我区旅游形象。同时,作为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方式,对我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进行宣传、促销。
  2.规划旅游开发,贯穿保护思想
  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看,目前内蒙古刚刚进入发展阶段,许多有价值、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挖掘 。内蒙古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适度发展,做到、保护、净化、美化环境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注意适度开发,控制接待人数,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制订生态旅游规划时,应保持其与内蒙古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各地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在旅游规划中要以保护为前提,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环境的开发行为。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现自然之美,反对高污染、高消耗的旅游开发项目。一些旅游区的建设可以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例如:宾馆服务设施的建设在风景区外;国外很多海拔很高的山没有修缆车就是为了保护大自然的完整性;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内无一条索道,很多索道建在公园之外;这些措施都有利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3.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管理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颇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有必要对其进行生态管理。这种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科学分流和疏导游人,合理确定与控制生态容量和经济容量,避免生态旅游区超负荷接待游人。同时,要注意维护“生态潜力”,把经济的增长限制在环境生态允许的限度内,使“生态潜力”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使自然生产增长的速度超过消费增长的速度,在生产和消费的同时增长生态潜力。
  4.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旅游管理部门应责成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单位以及导游向旅游者灌输环保意识,在开发和保护旅游业过程中要倡导的三个平等观念,即人与自然平等观,人类平等观(其中包括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生态系统内部平等观。要充实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科技知识,并使他们成为生态保护的积极宣传者;要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自觉地成为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保护使者;要让导游在旅游过程中联系眼前景物,对旅游者进行生动活泼的生态教育,引导游客形成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良好修养。不仅增加游客的知识和游兴,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生态意识,自觉地保护内蒙古的生态环境。
  5.强化法制观念,加速环保立法
  内蒙古生态环境尤其是草原、湖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合理的过度开发或忽视必要的保护,会失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对于旅游景点的保护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立法上给予保障。在认真遵守和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与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的完善,促进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旅游者违法破坏自然环境的,依法严惩;对旅游区征收环境保护税,专款专项用于维护旅游区内受损的环境。这些都是保证内蒙古旅游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
  综上,把旅游业发展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放在首位,从现实上要求我们把草原利用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模式选择,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这样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