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市形象;SWOT分析;国际化大都市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对西安市的城市形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设计。
一、西安城市形象的SWOT分析
西安市有着3100年建城史和1100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2009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西安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如何整合这些城市符号而构建科学的城市形象成为西安市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1、西安城市形象的优势
(1)丰富的人文资源。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西安构建城市形象的基础。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目前,西安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0余座,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同时,很多耳熟能详的文化典故和文化艺术也都起源和发展于西安。
(2)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西安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关中平原中部,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市区总面积3582平方公里,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43.7%,秦岭山地与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周边分布着渭河、泾河、浐河、沣河、灞河、河、河、涝河等河流。
(3)人才众多,高等教育比较发达。西安现有各类高等院校近百所,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余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万名,两院院士46名。位于市内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30多万名毕业生,为西安城市形象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4)相关新闻报道与影视作品的数量较多。新闻报道往往直接介绍西安城市形象以及与城市形象有关的城市景观、人文居住环境等等,而影视作品通常以西安城市为背景进行拍摄,同时,大型纪录片《法门寺》、《大明宫》在全球发行。
2、西安城市形象的劣势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西安市2009年GDP全国城市排名第30位,与国际大都市的定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总量偏小,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对外开放力度不够;传统制造业仍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区域资源仍在不断整合,较难迅速形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西咸核心。
(2)关于西安的刻板错觉。很多没有来过西安的人都会对西安存在一定的负面的刻板印象,例如漫天黄沙、缺水、缺少绿色植物、经济落后、治安较差等。这些刻板印象绝大多数来自于大众传媒公开传播的、以旧时西安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致使现代人对西安产生了陈旧刻板错觉。
(3)大多数人文资源未被广泛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兵马俑、华清池等文化价值相近的曲江池遗址、法门寺、大唐西市等文化遗址,尽管也拥有渊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却长期得不到国内外大众较高的认知度与关注度。
(4)缺少复合型人才。随着现代传媒、数字视听、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影视、网络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缺少既懂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文化,又懂城市形象传播的复合型传播人才。同时,优秀的复合型城市形象设计人才外流。
3、西安城市形象的机会
(1)国际大都市的定位。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国际化大都市”概念,而后国际上的学者和城市规划专家普遍认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所在地、金融中心、人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枢纽、有独特城市文化的地方。西安市借助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会得到更多的国家和陕西省的政策倾斜和产业支持,并汇聚海内外人才。
(2)西部大开发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国家对西安实施了相关的政策支持、税收优惠、专项补贴等多项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措施,西安的经济翻了两番。同时,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1.02亿元,较上年增长?18.5%。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形象呈正相关,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得越好,越容易构建城市形象。
(3)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浐灞生态区举办。承办世园会既可以使参观、参展人员亲身领略西安的城市形象,又通过全世界媒体对世园会的报道,西安的城市形象被全世界更多的群众了解和认知,同时,世园会举办单位浐灞生态区的景观与人文生态理念以及西安市的其他景观也会被广泛传播。
4、西安城市形象的威胁
(1)人文资源的不合理保护与开发。西安市文化遗址和文物较多,怎样合理保护与开发是目前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城市出现了一些不成功的做法,即围绕新发现的文物或者文化遗址,在周边简单开发出一些与之相关的旅游项目或者博物馆,完全以盈利为目的,没有注意到只有深入地挖掘文化内涵、科学地扩展文化外延才能使人文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开发,粗糙的场馆或景点设计在无形中加重了参观游览者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印象。
(2)旅游行业的激烈竞争。旅游是西安大众认知城市形象的直接途径之一。西安的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是拥有众多的人文旅游景点,但国人更愿意游览自然景观,例如丽江、九寨沟等,因此对西安城市形象的认知并不深刻。在人文旅游竞争方面,很多城市也都领先一步推出配套服务,例如白天参观名胜古迹,晚上提供歌舞表演等娱乐服务。
(3)大众传播构建负面的拟态环境。关于西安的新闻报道或者影视剧都会出现“破坏”西安城市形象的现象。以法治节目为例,常常播放西安发生的偷盗案件,为观众构建了西安的城市治安存在隐患的拟态环境,而一些影视剧也为观众构建了陕西环境差、经济落后、地域封闭的拟态环境,这些都促使大众形成西安城市形象的负面印象。
二、西安城市形象设计
根据上述的SWOT分析,结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总体定位,提出如下西安城市形象设计:
1、人文西安的城市形象
西安市的城市定位“盛唐风格的国际化大都市”凸显了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因此构建人文城市形象是西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人文城市形象是传统人文城市形象与现代人文城市形象的混合体。对于西安这样一座古都而言,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是其传统人文城市形象的表现,而科技园区、高校等是其现代人文城市形象的表现。目前,西安市充分整合了传统人文资源和现代人文资源,同时注入了生态、低碳、绿色等大环境理念,构建了“培育三大街区、建设四大园区(基地)、打造五大特色产业带、培育六大重点行业”的新格局,打造人文西安的城市形象。
2、绿色生态西安的城市形象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西安的城市形象被塑造成为环保程度较低的形象,例如漫天黄沙、缺少绿色植物等,以至于尽管西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人们因其城市的刻板印象而不愿意前往。针对这种情况,西安通过市政改造和发展文化产业来塑造绿色城市形象。以浐灞生态区为例,开发前,浐河、灞河是西安东部区域的污水汇集地,沿浐、灞河岸有10余处河段垃圾成山,垃圾堆放量近500立方米。开发后,生态区累计形成水域湿地面积594公顷,河流湿地覆盖率达到9.8%,新增绿化面积418公顷,累计形成林地近1964公顷,林地覆盖率达15.1%,区内生态用地比率达到22%,清理垃圾120万方,铺设截污管道23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万吨,年中水回用量900万吨。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并成功举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浐灞已从原来的生态重灾区转变为西安市的新亮点、新名片,是绿色西安城市形象的代表。
3、和谐西安的城市形象
结合西安市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和西安市民的需求,西安市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GCP(Gross Culture Product国民文化总值)”,旨在提高西安市民的幸福指数和构建和谐西安的城市形象。GCP,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主要包含三个体系——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贡献、公益文化活动的价值贡献和文化产业的价值贡献。以曲江新区为例,其修建的遗址公园大多对外免费开放,为市民们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公共空间和休闲娱乐场所,包括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园林式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开放式的唐文化艺术长廊唐城墙遗址公园;借鉴传统北方、皇家园林和佛教寺庙建筑风格的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通过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和改善了城市文化空间,使得西安市民拥有较高的城市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既使城市发展实现了最本质的发展初衷,又促使西安构建了和谐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