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介绍了新时期高平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提出了新形势下搞好农建工作的主要对策。
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治水、改土、增绿”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共建设各类农建工程2 400余处,累计投资2. 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 4万hmZ,改造中低产田0. 6万hm`,复垦整理土地433. 33 hmZ,荒山造林0. 37万hmZ,基本解决了全市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特别是2003年投资1. 14亿元的西部供水网络工程、投资1 5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00余万元的生态园区建设、投资500余万元的机械化保护耕作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理清农建思路,明确主攻方向
“煤多水少,人多地少,路好树少”是高平市的基本市情,水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高平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从市情出发,确立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以“两改”(改水、改土)为内涵,以“三山、三区、三线”为主战场,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根据这一思路,高平市在农建工作中实行了“三个集中”,做到了“四个结合”。“三个集中”是农建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向交通干线、丹河沿线集中;向市区和小城镇周边集中;向养殖小区、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集中。“四个结合”就是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同调整产业结构的“六大基地”建设和骨干项目相结合;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生活、生产、投资环境相结合;同创建一流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相结合。
2突出农建重点,创精品,出效益
几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规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突出改水。近年来,天脊化工集团投资17亿元的“4060”工程、晋丰集团投资10亿元的“3652”工程、三甲焦化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大型白煤炼焦项目等一批重量级的调产项目陆续在高平落户,对水资源的供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2003年高平市及时启动了投资1. 14亿元的西部供水网络工程,工程完成后,年可增加供水能力1 786万m3,并可在确保0. 21万h mZ农田灌溉的同时,满足西部工业园区三个工业项目一期工程的用水需求。此外,高平市还大力实施节水灌溉、煤矿废水利用、饮水解困等工程。几年来,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 4万hmZ,解决了150个村8万余人的饮水困难。
二是突出改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致使有限的耕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耕地资源占补平衡,高平市委、市政府把集中改土作为农建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来抓,近几年共开发复垦土地433. 33 hmZ,新增水地266. 67 hmZ,完成机械化保护性耕地0. 2万hmZ,中低产田改造0. 6万hmZ,基本实现了耕地资源的占补平衡,大大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突出“增绿”。增加植被,保持水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近几年来,高平市集中力量在“三山”(羊头山、七佛山、西山)、“三线”(长晋二级路、207国道、曲坪线)、“三区”(西部工业园区、规模养殖小区和以市区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区)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完成通道绿化100 km,太行山绿化造林0. 33万hmZ,旅游景区绿化200 hmZo
四是突出“增收”。增加农民收人是深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落脚点。为此,高平市委、市政府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建成了原村、河西、寺庄、府底等高效农业园区和寺庄、唐庄、陈区、米山、永录等优质生猪基地,拟通过规模养殖小区和农业园区的建设,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3创新投入机制,增加农建投入
在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农民义务工和积累工逐步取消的形势下,为增加农建投人,高平市逐步摸索出“抢抓机遇,用好政策;转变观念,市场运作;依托大户,激活主体;广开渠道,多元投人”的融资模式,逐渐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市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投人格局。一是争取上级投资,近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5 000余万元。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人,2004年高平市财政对农业生产投人达3 000万元。三是激化投入主体,主要采取了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评先奖能等措施,用政府资金激活民营资金,先后通过1 000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调动了1. 1亿元的公路建设资金;通过1 000万元的小额贷款贴息,调动了乡村农民和金融部门投人上亿元建设规模养猪小区;通过300万元的农建奖补资金,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培育农建大户,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扶持农建大户,出现了民间资金向农业产业化转移的新趋势,投入资金达4 000余万元。五是股份制合作办水。为了拓宽投资渠道,高平市把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引人农建,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激发了农田水利经营管理活力。高平市的西部供水网络工程就是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受益主体参与投资,公司化规范运营模式,一次性筹集资金4 800万元,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问题。六是以工补农。根据重工强农、双轮驱动的思路,高平市积极鼓励和引导乡村煤炭企业以工补农、以工补水、以工补粮、以工补菜、以工补绿,解决了农建资金投人不足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工农互动、互补、良性发展的效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