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社会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价值观分析
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价值观分析
| 文章出自:好范文网 | 编辑:农学论文 | 点击: | 2014-12-24 15:04:17 |
摘 要:本文从价值观的角度对价值观的内涵、与心理危机的关系及其对心理危机的作用方式进行分析,说明了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往往与其价值观的偏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重视高职学生价值观培养、引导高职生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 成因 价值观 干预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其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高职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着特殊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状况。如:文化基础较差且学习动机不强,自觉性差;在就业方面渴望成为“白领”的心愿与现实就业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高职生大多比较自卑,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1]。因此在学习、择业、交友恋爱过程中,极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他们严重地或长期陷于这种状态而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或借助于他人疏导来恢复正常状态时,往往就会产生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稳定,因而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那么,引起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目前许多学者对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进行了论述,认为心理危机主要有两方面致因:一是主观方面,如自我认知发生偏差、个性缺陷以及受挫力差等;二是客观方面,如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就业压力增大等。从表面上看,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总是与他们成长的生活环境中所遭遇的困难、挫折和冲突有关,但这些事实并不会必然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当生活事件进入个体生活时,个体要对之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而判断所依据的准则或尺度则是价值观。可见,价值观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心理危机是社会冲突所导致对自我价值否定性的结果在心理上的反映。
        一、价值观的内涵分析
        价值是反映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具体地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事实和主体对这些事实的评价。价值观是指主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观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意见和行为,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构成要素上看,价值观内容包括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手段[2]。
        价值目标是个体追求的对其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它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是价值观的核心,它涉及“人的行动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价值评价涉及“人的行动有无意义和意义大小”等问题,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和价值意义大小做出的判断。价值评价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价值手段是个体为达到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它是实现价值目标的保证,并直接关系到个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去实现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在进行价值判断、确定价值目标时必然涉及到人的心理过程的诸多方面,包括认识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意志方面。认识方面即个体对事物价值属性的判断、理解和评价,伴随这一认识过程会相应地产生诸多感受和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淡、欢欣或忧虑、高兴或烦恼、赞赏或鄙视等,这就是价值观的情感方面。个体在追求价值目标采取价值手段时,常常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这就是价值观的意志方面,它涉及到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制约而构成了系统化了的相对稳定的价值选择心理结构体系,它是一个人心理正常运作的主要条件。
        二、价值观与心理危机的关系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生观的核心,它最能体现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主要是价值观)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各种认知是否相互协调,是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平衡。
        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多种文化观念价值的冲突和选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迷失自我,导致心理状态的不平衡。而心理的平衡则依赖于价值观的调节。奥尔波特曾指出:“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也曾说过:“一个人只要有了合情合理的哲学观,那么他就不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困扰了”[3]。高职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其价值意识的形成过程经过内化、整合、建构起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观念的发展中已经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当个体的兴趣、爱好和各种观念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相一致则会产生幸福感、安全感、自信感,如果不相一致则会产生种种内心冲突和困惑,甚至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心理体验,这使得高职生的价值观易处于一种矛盾和不稳定的状态,易引发种种心理冲突进而出现心理困扰和心理失衡,这种困扰和失衡的状态若长时间得不到消除,会最终导致心理危机。因此,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外界刺激强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每个社会主体的主观需要层次,以及对事物的感受、选择、判断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社会冲突所导致的对自我价值否定性的后果在心理上的反映。
        三、价值观对心理危机的作用方式
        价值观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但价值观是间接地通过态度、选择和意志等方式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知价值观在心理层面上包括认识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意志方面,其中认识方面是基础,它是对事物的感受、选择、判断。人们在感受、选择和判断时的标准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就不同,因此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当心理危机发生时,持有不同态度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感到做一名“白领”无望,甚至难以获得一份称心的工作,这样,一部分学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变得消极倦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从危机的处理中获得了新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可见,价值观左右着高职学生的态度,而态度导致了学生对事件的看法,从而影响心理危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
        个体在确定价值目标时需要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和价值意义大小做出价值评价,这其实是个体价值观的选择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追求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自觉地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外界事物、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而后决定取舍。每个人都在做着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因而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追求目标,决定了基本的社会和道德取向,从而也决定了心理危机的发展方向。
        个体在追求价值目标采取价值手段时涉及到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这就是价值观的意志方面。个体的意志影响着高职生对危机事件的承受能力,因此抵抗外在压力需要个人意志的能动作用。目前在校的高职生多是“80后”、“90后”,作为独生子女,他们意志薄弱,自立意识较差,缺少交往必需的包容心以及处理情绪的自控能力、信念和技巧,抗压受挫能力差。加上高职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且学习动机不强,自觉性差,比较自卑,自我评价较低,缺乏自信,缺少面对困难的动力、勇气和信心。因此,当高职生面对危机事件时,只有依靠自身的意志,且具备战胜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才能避免危机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
        四、高职学生价值观偏异表现
        价值观念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规定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活动的诸多方面。一旦个体的价值观发生偏异,则生活中的危机事件介入个体生活时易引发心理危机。当前高职生的价值观偏异有如下表现[4]:
        1.价值取向模糊
        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对价值追求、评价与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选择与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当那种面对价值选择处于混乱、无序且麻木的状态时,我们便称之为“价值取向模糊”。当前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生活、行为无目标,胸无大志,自己不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表现为见风使舵、无信仰、无理想等。 心理学类         2.价值评价偏差
        价值评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和价值意义大小做出的判断,价值评价偏差则是指个体的评价判断与真实情况大不相符或大不一致。许多高职学生存在“无助”感,他们过多地自我否定,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现实存在片面的认识。许多高职学生存在自卑、嫉妒、空虚等心理,这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评价的偏差上。
        3.价值认同失衡
        当今高职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在重构新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价值认知失衡,易导致自我封闭、盲目从众等心理。自我封闭的人极力维持已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拒绝接受变化了的现实,常常陷入怀旧、失衡、自怜的境地。他们思想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因而感到非常孤独。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潮文化,盲目从众的人则会刻意地追求时髦,对新的观念、思潮、娱乐方式、流行文化在未作理性分析与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就积极投入,盲目模仿,奔忙于各种流行之中。抱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易导致社会角色混乱,严重者还会形成妄想症或戏剧化人格。
        4.价值观念错位
        “价值观念错位”是指那种由不正确、不合理的价值认识概括形成并占主导地位的错误价值观念,是对合理观念的全面否定。在市场经济多元化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下,加上现实中的教育主体的离散,使得高职学生头脑中的许多观念发生错位,进而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享乐心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如果逆反心理超过一定的限度,则表现为“否定性放大心理”,进而形成病态心理。抱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对外界的一切往往不分正误、不问是非一概排斥,而对那些与主流文化不一致的负面文化却有浓厚的兴趣,甚至以此来抗拒学校的基本价值,从而造成更多的行为失范。抱有享乐心理的人常以享乐为生活目标,而将自身发展置于无足轻重的地步,但这种瞬间的快感并不能给他内心以安宁,随着满足感的逝去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沮丧与自责心理;抱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心理”的学生会以纯粹功利的观点看待一切,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满足个人私欲的一种手段,要达到目的就必须利用他人。
        五、心理危机的价值观干预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心理危机归根结底就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错构的价值体系与个体失衡的生存社会环境问题,因此,重视高职学生价值观培养、引导高职生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必然选择。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价值多元的现阶段,需要一个大家公认的主导价值观,它能够有效地制约其他非主导的社会价值的负面影响,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否则,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多元价值冲突将不可避免,人们会迷失方面,无所适从,整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因此高职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导、预防作用,多渠道渗透对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生的学习、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引得学生学会辨析、学会选择,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人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职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是由各种教育环境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产生影响的结果,因此,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三者有机结合的同时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效;家庭要注重家庭环境的创设,充分发挥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作用;社会要完善社会基础文明教育,强化刚性约束,以完善的法律规范来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高职学生与环境的互动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价值观的主动建构者。学校要改变以往对学生价值观的传授与灌输现状,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在体验中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和升华。只有加强与环境的互动,注重体验与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指导学生实际行动的隐性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光茂 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形成探析及干预模式创新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1.02下。
[2]张进辅 等 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王红时 范晓玲 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4。
[4]曾屹丹 价值观冲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