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机影响相对有限,经济前景依然光明
海合会成员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低油价将会对其造成一定影响。但海湾六国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大量石油收入和巨额财政盈余,因而能确保其从容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阿联酋工业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即使石油价格下降到每桶略低于40美元,海湾国家也不会面临金融困境。而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海湾国家2009年和2010年的经济增长约为4%和5.2%,远高于全球0.9%和3%的平均增长率。
从金融体系运行态势来看,海合会国家的国内资本和债券市场仍大致保持稳定。根据世界金融分析和预测公司Global Insigrit对全球33个新兴经济体的银行业稳定性评估,海湾国家的银行系统普遍保持稳健,金融监管有所加强,它们与美欧等发达国家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直接联系有限,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小。
从国际油价的走势来看,目前国际油价的下跌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从而导致全球主要经济体石油消费需求下降。因此,对于海湾等石油生产国来说,会努力将国际油价保持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08至2015年期间,国际原油均价将升至每桶100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200美元。全球低油价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海湾国家的经济前景依然光明。
尽管如此,海湾各国依然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挑战。除了联手大力救市、缓解金融危机外,还积极加快以海合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地区经济体综合实力和长期抗风险能力。2008年12月,除阿曼外的海合会国家首脑在马斯喀特峰会上正式批准实行货币统一、发行海合会国家统一货币的决议,这意味着海湾国家向经济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此举将增加成员国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并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中国逆差显著扩大
近年来,受惠于各自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贸关系的良性成长,中国与海合会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23.11亿美元,同比增长59.16%,与2004年的双边贸易总额相比,增幅达到2.7倍之多。从贸易差额情况看,2008年当年中国进口537.26亿美元,出口385.85亿美元,逆差达到151.4亿美元,几乎是2007年的六倍,也是近年来双边贸易当中呈现出的最大逆差。
(一)海合会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油进口来源
中国和海合会地区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经济上互补性强,双方互有需要。由于海湾国家长期依赖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其他轻重工业均不发达,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工业设备、农用机械、建筑材料等都需要进口。与之相比,中国在长期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各种制造业都有很大发展,因而对外部市场和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也为海合会国家的石油及石化等产品提供了无限的出口商机。近年来,中国出口至海合会的商品基本是以机电、音像设备、钢铁等贱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和杂项制品为主;而从海合会进口的商品则主要是原油、液化气及石化产品。
目前,海合会国家已成为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1.79亿吨,同比增长9.6%,在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国中,沙特、阿曼、科威特和阿联酋等海合会国家均列前十位。其中仅从沙特一国进口原油就达3636.84万吨,占同期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20.33%。同时,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的数量也占到其供应总量的五分之一,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沙特的第三大原油买家。
中国自沙特等海合会国家进口石油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恰逢国际原油价格飞速上涨;而中国对海合会国家的出口并未与进口获得同步增长,这是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二)逆差反映出我国石油储备能力的滞后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出急剧上涨又迅速下跌的“冰火两重天”局面。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油价直线攀升,到2008年7月一度达到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但在这一阶段,中国原油进口量依然高速增长。由于进口原油一般有两三个月的滞后期,我们把高油价进口的时间段延长至10月份来分析。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1-10月份,中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为772.4美元/吨,同比上涨66%;进口量达15115.27万吨,价值1167.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和83.6%;月均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达1511.5万吨和116.7亿美元;特别是在10月份,原油进口总量达2000万吨,同比增长28.1%,创当年最高水平和最大增幅。自沙特进口原油也呈现出类型的情况,1-10月自沙特进口原油2899.2万吨,同比增长33.7%。这种高油价下大量进口局面的形成,既有当时“油荒”和“保奥运”的需求,也反映出中国石油企业的“追涨”心理。
而从2008年8月开始,在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跳水,并在12月底出现386美元/吨的低价后,由于前期进口较多、国内成品油储备能力弱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成品油消费疲软等原因,国内石化企业并未抓紧机会大量进口原油,反而有所减少。2008年11和12月份,中国分别进口原油1336和1437万吨,远低于前十个月的平均数量。尽管11和12月分别从沙特进口原油383,6和354万吨,高于前十个月的平均水平,但总体来说,依然暴露出中国石油储备能力的滞后。 三、经贸往来日趋活跃,能源合作初显成效
受益于几年来持续上涨的石油价格,海合会各国政府的财政盈余大幅增长,普遍制订了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领域是交通、电信、能源、水资源和房地产。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势下,这些国家进一步推出庞大财政预算,投入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内需,保证经济持续发展。这一庞大的市场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一)工程承包和双边投资发展迅速
海合会国家普遍缺乏劳动力,特别是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严重短缺,需要输入劳务和承包工程以促进其经济建设和发展。而中国的工程建设企业则拥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充沛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因此,近年来双边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进展非常快。仍以沙特为例,2004年底,中国在沙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额累计为8.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仅3.1亿美元。经过不到五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10月底,中国在沙特累计签订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额就达到93.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0.4亿美元,增速惊人。
目前在沙特开展承包工程业务的中资企业主要有中材国际、中石化、中国港湾、中铁十八局等,分布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化工程建设、市政基础建设、工业和民用建筑、路桥等各个领域。其中,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沙特港务局2008年1月签署的扎瓦尔角海港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总金额高达5.87亿美元。这是中资企业自1997年进入沙特工程承包市场以来获得的合同额最高的项目。此外,该公司还承接了吉达港集装箱码头、扎瓦尔港口项目、伊斯兰港红海门码头扩建项目、沙特阿拉伯延布海滨工程等项目,合计金额达11.2亿美元。
在双边投资方面,中沙两国企业的相互投资项目虽然不是很多,金额也不是很大,但是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沙特对中国投资方面,2004年底,沙特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项目有45个,实际投资额累计仅为6800万美元;而截至2008年9月底,沙特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就达105个,实际直接投资金额4亿美元。中国对沙特的直接投资额也取得了高速增长,从2004年底的676万美元攀升至2008年9月的4亿美元,增长潜力巨大。
(二)能源合作势头良好
近年来,中国和海合会国家在石油相关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在原油贸易不断增长、承包石油工程项目日趋活跃的同时,中国企业还以合作勘探与开发新油田、合资兴办炼油和石化企业等方式积极寻求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
沙特是中国石油合作的重要伙伴,中国在沙特的石油相关工程建设上,首先是石油上游的服务贸易,包括钻井和勘探等。过去这些服务都是西方一统天下,中国企业很难进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中石化和中石油等九家企业已打进这个市场。
在合资兴办企业方面,从2005年开始,中国企业开始在沙特涉足石油工程建设、炼厂和石化联合体的建设,目前在建的项目接近50亿美元,成为中国石化企业在沙特的一个亮点。海湾国家在中国的能源合作项目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总投资超50亿美元,由福建炼化、埃克森一美孚中国石油化工公司、沙特阿美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出资共同设立的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已成功运营一年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纳税近4亿元。目前该公司正在经营一个具有400万吨/年炼油能力的炼厂,同时投资建设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2008年2月,中石化股份公司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京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天津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各持股50%,开发年产100万吨的石化下游生产线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17亿美元,生产线计划于2009年9月竣工。此外,中石化正在与沙特阿美公司进行合资合作的谈判,拟出让青岛千万吨大炼油项目25%的股份;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期间,沙特投资海南大型能源基地项目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事实说明,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危机之中孕育新机遇。双边经贸合作将更富成效
(一)危机使双方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
对中国而言,金融危机下美日欧等传统出口市场的萎缩和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不稳,使得中国必须寻找新的商品出口市场和可靠的能源供给来源。海合会拥有3570万人口和1.05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巨大市场,还拥有面向周边诸多国家和地区的转口市场和充沛的石油供给。对海合会国家来说,由于此次危机起源于美国,并使日、欧等发达国家受到重创,因此,未来海合会将加强与其他大的经济体,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往来,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对海湾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获得一个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地和石油石化产品的可靠销售市场。
正是基于这种“双赢”理念,2009年新年伊始,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阿卜杜拉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沙特,这是此次胡主席亚非五国之行的第一站和唯一的阿拉伯国家,也是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沙后第二次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中沙战略友好合作关系的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在沙特会谈期间指出,要加强中沙合作,要“发挥各自资源和市场优势,发展全方位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继续扩大双向投资”。胡锦涛在访沙期间,两国还签署了在石油、天然气、矿产领域议定书的补充谅解备忘录,沙方也承诺任何时候都会保证对中国的原油供应。
(二)海合会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为我国企业的进入提供了良机
在经济危机的情势下,海合会各国纷纷推出庞大预算,用于大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内需,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在这些经济刺激计划中,基础建设占核心地位,而根据惯例,海湾国家的项目往往以承包形式进行,而这恰恰是中国大型基建企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领域。
(三)中国一海合会自贸区谈判或能取得突破
自2004年7月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宣布启动自贸区谈判以来,双方已经举行了四轮谈判,在货物贸易的大多数领域双方已经达成了共识,并启动了服务贸易谈判。相比之下,海合会与欧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进程则缓慢得多。
欧盟是海合会国家的主要市场,又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商品供应者,海湾地区三分之一的进口产品来自欧盟。但海合会和欧盟1988年签署关于建立自贸区的框架协议后,到2008年已经过二十多轮谈判,双方仍在开放投资、知识产权、政府采购、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分歧。2008年12月,海合会秘书长阿提亚宣布搁置与欧盟旷日持久的自由贸易谈判,并不排除彻底取消谈判的可能。海合会国家与日、美的自贸区建设方面,前者与海合会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刚刚启动;而后者则只同意与海合会各成员国单独谈判,拒绝与海合会整体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迄今为止,同美国签署自贸区协议的海合会国家只有巴林和阿曼两个小国。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之际,海合会国家迫切希望继续推动自由贸易谈判,多方位拓展国际经济联系。2008年12月15日,在经过不到一年的谈判之后,新加坡与海合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这是海合会与中东地区以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FTA协定。海合会希望以此来推动与其他组织和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既然与欧盟的相关谈判已经搁置,与美日等国近期达成协定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作为其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在其自贸协定谈判进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中国方面达成双边自贸协定的意愿也十分强烈。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会见海合会秘书长阿提亚时也指出:“中国同海湾合作委员会建立自由贸易区符合双方根本和长远利益,对于双方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方对此高度重视并将积极推动,争取尽快签署有关协议。”
总之,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中国与海合会深化关系都是互利双赢之举,并且符合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可以预见,不久之后,中国一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谈判将在双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