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重新认识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被定义为操作技能课,这种认识是狭义的,与新时代培养学生获取、传输、使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社会、文化等问题,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责任感不符。
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主要指:认识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对信息有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辨别信息真伪,善于将信息联系学习、工作实际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互联网中,信息浩如烟海、良莠芜杂,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尤为重要。
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熟练地应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电子邮箱、博客等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重组再创造,把获取的信息为己所用,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人们在信息行为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社会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在网络环境下,存取、使用资源时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制造、传播黄色、暴力信息,不利用网络非法获利,自控、自律,共同维护互联网的使用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
与传统课堂相比,网络教学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传播媒介的交互性、信息的多媒体化等,决定了网络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共享性、创新性等特点。
鉴于以上网络教学环境的特点,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摒弃以往以老师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的传统教育方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要完成以下角色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包括: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指导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
2、建立新型的协作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建构主义理论尤其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网上论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思维碰撞互享,群体共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3、提供、设计开发资源,成为学生信息资源的咨询者、设计者。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为了使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提供可选资源,担当好咨询者的角色。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开发设计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网站等。
4、担当起学生使用网络的护航者。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指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教育。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娱乐资源给我们提供便利,也有不良网站、低级、暴力充斥其中,学生在接触网络时,往往把持不住自己而深陷其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信息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进而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三、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为主体、师为主导,采用“学案导学”、“任务驱动”或“主题式”等教学方法,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主动的认知活动,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在老师在指导下,逐步培养起主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表达交流信息的素养。
2、转变教学形式。开放网络环境下,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学习、小组分工协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在校园专题论坛上展开交流探讨;教师布置专题式任务,小组成员按特长分工完成,并通过网络合成并提交。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要由原先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网络,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建构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在校园网中建立专题网站,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在校园网中建立资讯、在线学习、网上课堂、学生论坛、校长信箱等专题,并定期开展网上征文、电子报刊制作评比、专题研讨等活动,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上网,浏览网页,下载教育资源,网上解决问题,学生在对大量信息浏览、筛选的同时,会实现对问题的多层理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作一个旁观者,也要对学生应用网络加强指导和监督,以保证学生有效、高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树立起应有的网络道德责任感。
网络教学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课题,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道路上迈出大步子、探出新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