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 要: 作者结合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和网络学习的特点阐述培养学生自控能力的必要性,并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就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手段,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传递信息、充分利用信息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商界、家庭从互联网中获益之时,我国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教育工具的巨大潜力。然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新的教育工具的巨大潜力?我们对互联网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学习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少。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工具,在这种教育方式中自主学习将取代被动灌输学习而占据主导地位。
互联网作为教育工具的优势早已被国外一些专家们认识。Foman指出,像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能增强学生怎么学、何时学、在哪里学的自主权,而且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的学习资源。有报道指出,学生使用计算机学习会发现学习不再是沉闷的,而是更加迫切地参与和投入学习和讨论中,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我们的教育以育人为本,把所有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目的。有研究表明,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别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些发展上的个体差别大多是因为缺乏适合每个学生发展都需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互联网可以为师生提供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使因材施教变得切实可行,从而减少学生的个体差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推广,互联网将在我国教育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要求
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正是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使用网络课程学习时,无法回避互联网这一技术平台,然而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独有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他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诸多方便与乐趣的同时,身心也正受网络负面效应的影响。
网络学习崇尚学习者主体的自主学习,但在网络学习中,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生面对面地实时监控或权威辐射,学习变得没有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意识和自控力难以保持,对学生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往往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厌学情绪重,学习不是为了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混一张毕业文凭,且由于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均未成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极易被外部环境左右,更经不起外界的诱惑;网络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东西,如暴力、色情的内容,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不加控制和引导,不强化网络文明道德和自律的教育,学生的宝贵时光就会被网络暴力、色情、游戏、聊天等夺走。少数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歧途。这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极不愿意看到的。网络学习环境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较低,这将制约网络教学目标的实现,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自控能力、学习控制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
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无法回避这一事实。如何使学生用好互联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网络课程,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关键是根据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属于非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事例说明,许多人有事业成就,往往不是由于他们的智力超常,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除自控能力外,还包括理想、信念、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心理要素,它们是人的一个内在的、多功能的动力系统。如果这个动力系统是健全的、完善的,它就可以产生不断的内在的力量,促使智力充分发挥,并提高活动的积极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反之,如果这个动力系统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有障碍的,诸如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茫然无追求,害怕困难,缺乏攀登知识高峰的勇气,缺乏争取胜利的信心和毅力等不良的心理素质,就会使一个人的智力难以正常发挥,人格也得不到健全的发展。也可以说自控能力在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动力系统中,起着一种枢纽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这个动力系统的调节器和保险阀。自控能力,能够保证人的活动经常处于良性运行的轨道上,从而可以积极、持久、稳定、有序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尤其是培养自控能力,是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前提条件。
纵观国际或国内网络教学发展,基本上都趋于模拟实现课堂面授的功能,其中以教师功能的模拟再现为最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功能有三:①传授知识;②学习监控;③管理学生。人们往往看重第一个功能,忽略后两个微妙而重要的隐性功能,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监控。因此,我国网络教学在实施上往往将一个“一维”的教师搬上了网络,只看到教师传授知识的“知识体”形象。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注重知识内容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提供等方面,忘记了对学生施加必要的学习监控和采取动机保持措施,很少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尤其在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实现自主学习这方面工作做得还很欠缺。要保证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监控。
学习监控是指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质量、达到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
学习监控分为两种: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外部监控就是学生受到来自外部的对于自己学习的约束,表现为来自家庭、教师或者长辈的计划、要求、任务、期望、鼓励、批评、督促、关注等,与学习的外部动机相联系;内部监控也叫自我控制,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计划、要求、反思和调节的过程,与学习的内部动机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外部监控和自我监控,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它们的比重不同且相互制约。如果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在一个高外部监控的学习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监控就要求较低,对其发展必然有所制约;反之,在一个低外部监控的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要求将大大加强。一般来讲,对自我监控较高的学生不需要更多的外部监控。外部监控往往作为一种学习支持存在,自我监控是决定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校学习是典型的外部监控的学习,学习受到来自课程、集体、教师的有形、无形的外部控制。网络学习是典型的自我监控的学习,学习活动由学习者自己控制。网络环境相对自由松散,在这样低外部控制的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要求很高。
四、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体现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这里主要谈谈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的问题。
(一)强化对学生学习的外部监控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体现出外部学习监控,最好的途径是增加教师角色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作用。
1.在网络课程中应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进度表,安排每个章节的作业、练习和测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定时检查考查,适时给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和有意义的反馈,通过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事实把握和价值判断,从而考查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2.根据青少年渴望交往的心理特点,加强网络社区的建设,变“堵”为“疏”,让学生有交流、讨论的场所,架起师生、生生沟通的桥梁,及时排忧解难。除在由软硬件支撑的教学平台上及时提供辅导、答疑、讨论和作业评比等动态教学资源和信息外,还要提供远程学习咨询,以及由导航、内容浏览、查询、实时和非实时交互教学、网上的教务考务管理等构成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激发和保持学习动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既满足学生的交往要求,又防止他们游离出网络课程。 3.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重视对学生上网的正确引导,加强文明上网的教育,提供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站链接,供学生浏览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专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信息过滤,屏蔽各种不健康的、有害的信息,防止学生将网络课程学习用于聊天、游戏和观看电影等,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强化对学生的自我内部监控能力培养
网络课程设计应体现出对学生内部学习监控培养,注意“寓教于网络课程”之中,处处体现出“教书育人”的理念。
1.网络课程中应注意主页和导航的设计。主页设计要新颖、活泼、美观,防止形式刻板;导航设计要科学,力求充分、简洁,防止因导航不合理造成“迷航”,给学生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易于接受,容易操作。
2.课程内容要精心安排,内容的难度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对难度较大的又很少用到的内容,应适当删减;内容的表现应力求直观、形象、生动,富有“磁性”。在网络课程中应多设计交互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参加到课程的学习中。
3.网络课程设计不仅要以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内容,新颖别致的表现手法吸引学生,还应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增加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教育内容,如诚实、守信、守时、刻苦、理想、信心、恒心、耐心、毅力、意志、果敢等。精心选择谚语、名人名言、格言、人生信条、典故等设计成动画或广告画,巧妙地穿插在网络课程的网页中,使其成为学生的座右铭和良师益友,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从而实现由他控向自控的质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对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创新的能力,真伪优劣辨别能力及做出恰当的选择和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针对问题,选择、重组、运用信息,自主做出新的假设和预测,解决问题,增长才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信息的被动接收器和知识的灌输对象,以逐步培养在信息多元和个人独处时的道德选择能力和自控力。
5.抓住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如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影响学习,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学生迷上游戏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游戏自身具有的魅力,即游戏内容的挑战性和游戏场景强大的实时交互性。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这一特点,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网络课程设计时,将课程内容游戏化,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如在《工程力学》课程中,正确画出物体受力图是学好本门课的重要基础。学生在掌握画物体受力图时有一定的困难,影响到学习的兴趣。我在网络课程设计中,选用典型习题(如三铰结构),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成交互动画。在画面上提供被研究对象,作图所需的素材,如一组力矢(箭头)、力矢名称等,由学生自己确定研究对象(物系、分离体)、分析物体所受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选取力矢调整方位,画物体的受力图,如画的受力图正确给予表扬;如有错,提示哪些几个力画错,建议学生重做,直到全部表达正确为止。学生在画受力图过程中,如同做游戏一样,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受力图的画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另外,在网页中可以穿插一些益智游戏、音乐欣赏等,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总之,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扬长避短,把学习的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觉排除各种消极因素,自由自在地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并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络学习虽然是开放的、自主的,但对于我国而言,目前需要附有一定的约束机制、监控机制和管理机制。我期待网络教学走这样一条道路:从施加监控到慢慢减少监控,再到完全自主,循序渐进。有研究表明:真正高质量的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应该是逐步地从外部控制的学习过程向学生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转变。高明的老师不仅教人“学会”,而且教人“会学”,尤其是培养自控能力,不把被动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在这方面做出有益尝试,推动这种转变。
参考文献:
[1]蒋成凤,魏志慧,师书恩.网络学习障碍分析与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3,(6).
[2]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7).
[3]赵丕元.影响学生远程学习行为因素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9).
[4]刘宇文.信息高速公路与自我管理学习.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郑州教学站.
[5]吴峰.中学生上网行为的心理诠释与矫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10).
[6]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