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
关键词:城乡差距;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充分认识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意义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意义非常重大。
(一)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全国13亿人口,近60%生活在农村。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有4977万人,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在本世纪头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村”。
(二)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城市和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差距扩大已成为制约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为市场的制约和人力资源的制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使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挖掘不出来,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人口滞留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劳动者素质长期难以提高,经济发展中最急需的、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劳动者供给不足,不少城市都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增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人力成本。
(三)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的形成,归根到底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用更大力量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建立起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下,社会才能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和谐创业。
二、高度重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9~1985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推行,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缩小为1985年的1.8!1;1986~1994年,随着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城市居民收入明显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1994年上升到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95年以后由于农产品涨价,农民收入增多,城乡差距重新缩小,但1997年后城乡差距再次连年明显扩大,2001年为2.9!1,2002年为3.11!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3.23!1,2004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差距是更隐性、更深层次的城乡差距。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乡村人口的学历比城市人口低得多。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城镇和乡村分别是3.2%和0.07%。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城乡医疗差距。
200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为151亿元,仅占政府卫生事业投入总量的23%。也就是说,6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卫生资源。农村人口人均拥有医疗卫生资源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2003年,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3.67张,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则为42%。由于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导致农村的传染病出现了扩大蔓延趋势,曾经在我国已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在部分地区又死灰复燃。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城乡消费差距。
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比较缓慢。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由1978年的2.68!1扩大到2004年的3.29!1。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五)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4.52%,2003年下降到2.14%。财政资金的分配进一步向城市倾斜。2003年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粮、棉、油、肉等各项财政性补贴支出,就超过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2003年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50%。当然,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加强,国家利用国债对农田、水利、道路、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了明显加大。
三、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对农业征收高额税赋、低投资等办法,将农业剩余强制转为工业积累。同时,还以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村居民排斥在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之外,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国民经济被人为地分割成农村和城市两个封闭的系统。这种以城乡分割和向城市倾斜为特征的城乡关系,虽然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快速建立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使国民经济尤其是乡村的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农村基本局限于农业,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挤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农业的技术水平、商品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被人为抑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要素流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关系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依然整体向城市倾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依然是“多取”、“少予”;农村改革滞后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又产生和积压了一些新矛盾和问题,城乡结构总体上仍处于较为严重失衡的“不和谐”状态。四、积极缩小城乡差距,努力促进协调发展城乡差距过大,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一)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
科技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转变补贴方式,增加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要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适当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农产品安全、农民工素质培养等的投入力度。WTO《农业协议》规定,如果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不超过10%,就无需削减其国内支持。目前,我国补贴远低于10%,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努力减轻农民负担。本着公平税赋、让利于民、鼓励“三农”原则,加快落实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措施。四是建立规范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逐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真正实行免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抓紧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援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有病看不起的问题,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二)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为指导,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市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机制,壮大都市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用城市工商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搭建城乡共享的资源要素平台,加强城乡之间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三)为农民工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来,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令人担忧。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但劳动报酬普遍偏低,而且承受着被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同工不同酬和就业歧视等不平等待遇。关键是要为农民工进城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尽快打破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制定平等的行业进入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只要进城农民有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并且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可考虑拥有城市户口。要依法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应享受市民待遇,有权平等享用城市公共服务。坚决清理和尽快取缔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违法收费项目,对一些收费项目能取消的一定要取消,暂时取消不了的要坚决调减下来。
(四)深化土地、金融等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当务之急,要抓紧落实好惠及农民的各项土地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要全面清理和修订现有有关征地方面的法律条款,将土地征用权严格限定在公共用途和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防止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侵权行为。要严格制止农村基层干部借土地资源重新配置之机大量寻租,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各种行为。进一步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特别是应将处置权有条件地赋予农民。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也不失业。与此同时,要大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创新农村信用社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培养民间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小额贷款机构的发展。要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大力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改变长期存在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束语
城乡差距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世界各国也大都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不能因此而放松工作力度。尤其是现阶段城乡差距过大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抓住机遇,积极工作,逐步加以解决。否则,任其发展,不仅会越来越被动,也将造成更大的问题。目前,中国政府作出的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从机制、体制改革入手,加大公共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并落到实处,城乡差距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睦、城乡协调的新格局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