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各异
衰退原因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一些,中东欧各国甚至前苏联地区,若干国家经济体制中就陆续注入了市场机制,只是未从根本上大规模展开而已。这在南斯拉夫,后来还有匈牙利和波兰都是如此,甚至在前苏联存在的最后几年也这样做过。1989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点。转轨头10年中,一些国家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绩,例如,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波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前制度下已采取了带有市场特色的初步改革。其中,波兰在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所进行的改革,对后来的经济转轨具有重大意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尽管在90年代初进行改革时无论在政策方针上还是在具体执行上都犯过许多严重错误,波兰经济衰退延续的时间还是相对较短,同那些原先没有进行过类似改革的国家相比,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一些市场机制能够较为迅速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经过10年转轨,整个地区的GDP总值仅相当于1989年的72.5%。这就是说,转轨意味着经济大衰退。那么,产生转轨大衰退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中东欧国家转轨工作的普遍错误在于用体制改革来取代发展政策,错误地认为体制问题理顺了,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实际上,体制改革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改革来取代发展,也不能用发展来取代改革。首先,那种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应用于中东欧地区各国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遭到空前削弱,经济放任自流,导致付出高昂的代价;其次,经济转轨一开始,新当局把原来的体制描写得一团漆黑,否定以往的一切,并要大家都来鞭笞这个该诅咒的制度。波兰经济学家科沃德科教授在《全球化和后社会主义国家大预测》一书中文版导言中,这样谈到原来的社会主义时期:“实际上那也是一个经济增长时期,虽然那个时期越到后来增长速度越慢,到转轨开始前,有的国家基本停止增长,有的几乎处在衰退中”。那时,随着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同时,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显得缺乏竞争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国家的转轨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中东欧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经济转轨所依据的理论是所谓“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其中包括所谓“休克疗法”。它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若干专家根据南美洲若干国家为了克服结构性危机而设想出来的应急办法。这一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不适应从原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根本特点,硬性照搬来为这些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服务,于是使得这些国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有转轨国家的政府都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在结构改造工作中忽视长期发展政策这一面。转轨国家急于求成,脱离本国具体条件,企图一步到位,不幸地把这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作转轨实践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只要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本身就是取得成功的保障,而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经济自由化就是克服危机的‘灵丹妙药’,并且是带动经济增长的足够手段”。但是,实践中,每当采用这种简单的处方无法达到目的时,便进一步把责任推到了延误结构改革上。此外,由于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的限制而无法加速推进改革时,又找到了某种现成理由。
附图
第三,中东欧地区和前苏联地区各国制度剧变后,经济体制改造的重点是私有化。但是当私营经济成为转轨的主要得益者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却没有与之相应地增加。转轨国家的实际做法是,私营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后,它在生产领域和金融领域却对转轨之中出现的经济衰退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荒唐的现象:得益者是私营经济,承担亏损责任者却是国营经济。例如,当私营经济占压倒优势后,国库的税收来源依然是国营经济。这种情况的存在,恰恰妨碍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转轨国家的商业自由化、稳定宏观经济以及体制建设方面发生的重大错误,导致转轨大衰退。然而,总的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贸易自由化和放开资本市场本身造成的,而是经济政策的错误造成的。从经济学上讲,最能抓住一体化并利用机遇的是发达国家,它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能够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地区性开发银行为它们提供各种帮助。这些机构不仅给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而且还是最发达国家获取利益的重要工具。第三世界落后国家,以及刚刚走上市场经济的中东欧各国,就不具备这一优势。
四种发展类型
完成转轨工作,是为了使经济能够普遍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的国际条件下,部分国家肯定会获得成功,他们同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差距必将会逐渐缩小;另外一些国家,如果能够把结构改革同发展经济的政策出色地协调起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利用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其经济肯定也会得到迅速发展;还有一些国家,由于不利的客观条件,经济协调政策有误,地理位置也不十分有利,其发展速度甚至会低于这个地区各国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些国家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他们也实行市场经济,经济运行机制似乎大同小异,但是这些国家同前者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实行足够的开放政策,努力同世界经济接轨,大多数国家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差距才会逐渐缩小。
对中东欧各国今后几年经济增长情况的预测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转轨国家经济滑坡现象不久就会结束。2004年-2005年的GDP,应该不会再出现以往令人沮丧的负增长局面。在这一地区总共27个国家中,有11个国家(包括南斯拉夫以及波黑)的GDP总值将会超过1989年的水平。还有另外7个国家的GDP虽然不能超过1989年,但至少可以达到1989年3/4以上水平。
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有趣现象是,现行货币的市场比价和货币购买力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大。这在欧盟成员国和其他推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中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同样的人均GDP在这两类不同的国家里。购买力是不同的。不过,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种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可以预计,在实行经济转轨的国家中,货币实际购买力增值过程将维持一个较长时间,在加入欧盟,特别是加入欧洲货币联盟后,这一进程就将宣告结束。
波兰经济学家科沃德科对这些国家的长期性发展进行了预测,并把转轨各国今后的发展趋势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是“缩小差距”国家。列入这一组的国家有能力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这些国家的GDP增长速度比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至少可以快一倍。其增长速度,在今后10年中将超过欧盟各国2.5%的增长速度,达到并维持在年均5%左右。大多数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跟上步伐”国家。这一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可接近于目前欧盟的增长速度,但长期保持这个速度,将意味着同欧盟始终保持着原来的距离,或者只会发生很小的变化。但因在起点上就存在着巨大差距,两者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从绝对数值上考虑,今后的差距还将不断加大,而且它们同“缩小差距”一组国家之间也将拉开差距。属于这一组的国家有摩尔多瓦(3.2%)。
第三种是“落伍”国家。属于这一组的国家是那些无法对自己进行有利的经济转轨,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无法同欧盟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其经济增长率将长期无法超过2%,甚至更低。国民收入的增幅也不大。属于这一组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2.4%),白俄罗斯(-0.2%)
第四种是“首领”国家。属于这一组的国家是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能超过当前欧盟成员国的两倍,达到将近7.5%。它们将迅速接近欧盟国家发展水平。列入这一组的国家有:阿塞拜疆(8.3%),南斯拉夫(8.0%);阿尔巴尼亚(8.0%),波黑(7.3%),塔吉克斯坦(6.5%)。
从根本上讲,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所实行的政策和所选择的发展战略,关键是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1998年-2001年期间的波兰,由于经济政策上的错误导致增速滑坡,1997年以前平均6.4%的增长幅度,下滑到仅增长1%左右。但是根据预测,波兰在2004年加入欧盟后,经济增长率可以比欧盟高一倍,有望在25年-35年的时间内赶上欧盟,尽管目前波兰人均GDP仅相当于欧盟的42%。
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中,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其经济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8%,这就是说,在10年时间里,这些国家的经济将翻一番。有可能取得如此高速增长的首先是目前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其中匈牙利、波兰、捷克以及前苏联地区的爱沙尼亚,如果能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那么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至于这些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与西方国家相媲美。
经济转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而颁布新的立法和成立新的机构,这也与全球化紧密相连。现存的一系列制度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也同样是国际性和全球性体制秩序的组成部分,例如,在WTO范围内调节贸易自由化的措施,由联合国相应机构批准而实施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政策,以及为了防止传染病而由世界卫生组织贯彻执行的卫生标准。各种各样的地区性组织的一体化进程,不但是全球化进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球化在现时代的体现。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所采用的规章制度相似的成分越多,经济转轨、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就越容易,效果也越明显。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非政府间组织(NGO),在转轨和全球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是10几年前,转轨进程尚未开始之前难以想象的。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各国追赶经济发达国家的任务主要落在21世纪前50年中。可以肯定的是,转轨国家的发展模式再也不会像二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大家庭”时期的整齐划一。它们之间的差距,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拉大。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能够比其他转轨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
可以预计,大部分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年平均3%到5%的速度上。那些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国家,其邻国是巨大的销售市场,例如,爱沙尼亚(邻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捷克(临近德国)、保加利亚(临近土耳其),甚至吉尔吉斯斯坦(临近中国),它们拥有比较优越的地理条件来发展经济。那些目前正在努力争取加入欧盟的国家,条件更为优越。
如果转轨各国能够在最近50年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那么到2050年,人均GDP可以达到2.4万美元。但是,到那时,欧盟各国的人均GDP将大大超过5万美元。按照目前转轨国家的人均GDP水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这些国家目前的水平,将取决于各个不同国家目前的GDP水平如何。例如,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只需要增加一倍就够了,而最不发达国家塔吉克斯坦,要增加40倍才能达到最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当然这还要看该国今后的发展类型能够属于哪一组。实际上,这些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时间差别将会很大。须知,那些发达国家同样在发展中,所以目标是移动的,缩短差距和赶上它们是一个动态概念。以发达国家人均GDP3万美元计算,中东欧及前苏联各国达到这个水平的时间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见表1)。
表1 中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赶上发达国家的时间表
(按照不同的发展类别)
国别 2000年人均 达到人均3万美元的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1995年的美元购买力计算)
美元数 在“首领”组 在“缩小差距”组 在“落伍”组
阿尔巴尼亚 1569美元 2041年 2060年 2100年
亚美尼亚 3009 2032 2047 2078
阿塞拜疆 2101 2037 2055 2090
白俄罗斯 5238 2024 2036 2059
保加利亚 3930 2028 2042 2069
克罗地亚 8484 2017 2026 2042
捷克 9699 2016 2023 2038
爱沙尼亚 9606 2016 2023 2038
马其顿 3017 2032 2047 2077
格鲁吉亚 2099 2037 2055 2090
匈牙利 8525 2017 2026 2042
哈萨克斯坦 2576 2034 2050 2083
吉尔吉斯坦 2279 2036 2053 2087
拉脱维亚 6681 2021 2031 2051
立陶宛 3872 2028 2042 2069
摩尔多瓦 1805 2039 2058 2095
波兰 7575 2019 2028 2047
罗马尼亚 3124 2031 2046 2076
俄罗斯 4654 2026 2038 2063
斯洛伐克 8707 2017 2025 2041
斯洛文尼亚 1802 2010 2014 2024
塔吉克斯坦 770 2051 2075 2124
土库曼斯坦 3004 2032 2047 2078
乌克兰 2357 2035 2052 2086
乌兹别克斯坦 2681 2034 2048 2082
南斯拉夫 2108 2037 2055 2090
资料来源:(波兰)科沃德科教授的预测,2003年,《全球化和后社会主义国家大预测》,世界知识出版社。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弥补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有许多繁重的工作要做,因为这一差距是几百年积累起来的。最近10年的转轨时期,使这种差距又令人遗憾地进一步拉大。这是因为制度改造时缺乏宏观控制,实在太放任自流造成的。科沃德科教授悲观地认为,如果因政策错误而落入“落伍”国家行列,那么要弥补这种差距不是几十年,而是需要上百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