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际热钱 流入渠道 经济影响 监管措施
国际热钱是一个在现代社会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历数发生过的几次重大金融危机,无不跟国际热钱的流动相关。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伊始,大规模热钱开始涌入中国。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热钱涌入中国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攀升,呈现出流入数量多、短期流动速度快、流动渠道多和进入领域广等特征。热钱的大量涌入以及它无法规避的投机性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忧,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风险。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际热钱呢,简单来说,国际热钱是以短期投机来实现保值、增值或纯粹追逐高额利润的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国际热钱流动性很强,表现为现金、活期和短期存款、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衍生产品、基金等形式。外汇、股票、房地产是国际热钱投资的主要对象。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重要商品价格变动等带来的高收益是国际热钱投机性移动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
(一)通过经常项目流入
第一,国际热钱通过国内的企业与国外的投资者虚报进出口价格、预收货款、延迟付汇、伪造供货合同等方式流入。第二,通过收益项下的职工报酬流入,例如珠三角地区的来料加工企业以发工资为名义,通过货柜车夹带港币进出粤港两地。第三,借道海外捐赠和侨汇等经常转移项目流入。
(二)通过资本项目流入
第一,国际热钱通过FDI的名义流入,FDI的外汇既可在银行开立现汇保留,也可通过银行卖出,通过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借助某些方式投资于股市及楼市。这些方式包括高报企业所需的资本金、改变资金用途或纯粹虚假投资、在项目审批时化整为零或利用增资扩股、境外并购等时机和方式逃避监管。第二,通过购买具有QFII资格的海外金融机构未使用的投资额度流入中国。
(三)通过地下钱庄流入
这是2008年以来国际热钱流入的新兴渠道。通常是先将外汇打入地下钱庄境外账户,地下钱庄再将等值人民币扣除费用后,打入境外投资者的中国境内账户,不需要外币形式上的实际流入。
(四)通过个人渠道流入
国际热钱还可以通过内地居民每人5万美元结汇额度、香港银行每天8万元人民币电汇限额、现金携入、亲友间直接兑换、香港兑换店兑换以及外籍人士一次性购房结汇等个人渠道流入国内。
二、国际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于国际热钱具有逐利性和投机性,所以必然会给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冲击。
(一)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吸引国际热钱流入的重要因素,而大规模的热钱流入,增加了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使人民币升值预期得到强化,形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套汇资金流入一外汇供给增加一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一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循环机制。
一旦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市场预期使套汇资金投机成功,将引发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贬值压力,使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股市不断创造新高,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1000点攀升至2000点,耗时近18个月,但从3000点到4000点,只用了32个交易日,从4000点到5000点也仅用了25个交易日,这一现象跟国际热钱的大举入市有很大的关系。
以投机为目的的国际热钱具有灵活和高超的投资技巧,数量巨大的国际热钱进出股市的速度非常迅速,如果一旦退出股市,必然引发大批资金跟风退出股市,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价非理性的下降,大大增加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
(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一线城市房价屡创新高,房地产业成为国际热钱投机的重点,这进一步滋生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
当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破裂时,首先将导致国民财富的缩水,这会严重影响社会消费和产出水平;其次会导致信贷紧缩,因为资产泡沫破裂所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会时银行从安全角度出发收缩信贷规模;第三,资产泡沫破灭通常伴随着货币替代和资本外逃,容易引发信心危机,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第四,热钱的大规模外逃对本国汇率、利率和资本市场会造成强烈冲击。
(四)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当中央银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市场利率时,国际热钱就会大量涌入,迫使我国被动增加货币投放,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反之亦然。
此外,当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时,中央银行的外汇冲销操作将直接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长,这会使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削弱中央银行的物价调控政策。
三、我国在国际热钱监管措施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外汇管理政策存在漏洞
首先,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进而导致管理出现漏洞。其次,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机构,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涉及到国家计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各部门之间基本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这一状况无法适应新的监管要求。
(二)监管技术不成熟
目前,尚未形成全面的国际热钱监测系统。各外汇业务系统重在对“点”的统计,而缺少“面”上的监测预警;各金融机构数据格式、类型没有统一的规定;个别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工作主动性不强、监测投入不大;国外先进的监测规则和软件很难掌握和获取;执行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制度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
(三)资本管理不全面
外汇监管部门对外资银行的直接境外融资不进行管理,却将其对境内机构发放的外汇贷款作为外债进行管理;缺乏对跨国公司内部资金往来行为的管理;对境外投资资金和利润汇入的监管松散,基本无跟踪监管;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特别是实物形态的资本缺乏管理,对其利润汇出或以境内利润进行的再投资,也没有纳入正常的管理范围。 四、完善国际热钱流入监管措施的对策
(一)对国际热钱流入渠道进行监管
1、经常项目下的流动渠道监管
针对进出口价格虚报,海关和物价部门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进出口价格作合理的修正,把虚报的部分要实际化;对于预收货款,主管部门要在合同规定的收货日期或期限内检查相当于货款的货物是否到境;对于延迟付汇,有关部门应做出与预收货款监管相反的检查和督促;虚假贸易合是最严重和最常见的热钱流入方式,对这一项的检查需要经济侦查部门作详细的追踪,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防范外贸差价漏洞
要重点审核关联公司的经营行为,严格审查外资公司的账目和合同履约情况,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对跨国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形成的扭曲交易行为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重新调整。
3、防止国际热钱通过直接投资渠道流入
在资金过境时加大审核力度,加强对资本进入我国结汇后的经营方向的监管,要求必须按约定的条款经营,对资本结汇和使用的目的和项目的真实性也要进行适当审核。
对于非货币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规定与之对等的资金额的合理的流出时间表,如果外资在进入后马上流出,则要严格规定与业务相关的的额度,并严格审查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实物状况。
(二)征收外国资本流入登记费
短期外国资本流入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外国投资者会随时将其短期资本撤出,征收登记费可以增加外国资本流入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际热钱的流入。
(三)逐步放宽对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的限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开放境内居民个人对外直接投资或者是间接投资,在国外投资的居民回调资本金时,往往只能混在经常项目下汇入,这为境外的一些投机资本以经常项目名义进入我国境内寻找投资机会找到了出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放宽对境内居民个人外汇投资的限制,在审核资金来源合法的基础上引导居民进行合理投资,并尽快完善居民个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法律法规。
(四)加强国际合作
从源头上控制热钱流入有待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积极参与制定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积极参加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工作,合理利用各项权利,与各国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共同建立一个有效、稳定、和谐的金融大市场,这有利于约束投机行为,使国际资本在我国境内的短期投资转化为长期的投资,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五)调节国际收支政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调节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由于经常项目的长期顺差和引进外资的战略,我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太多,客观上造成了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而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又是国际“热钱”大量进入的根源。
调节国际收支必须从调节国内国际经济结构失衡出发,采取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通过扩大内需,促进部分外贸向内转化,进而达到逐步缩小我国贸易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此外,还要鼓励国内资本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这要求外汇投资管理机构拓宽外汇投资渠道,实施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是消除或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从根本上遏制国际热钱的流入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明.当前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与渠道.Working Paper No.081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2008;6)
[2]李振宇,于文涛.国际热钱流入的影响分析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8;7
[3]赵哲,阐景阳.流入中国的热钱的现状揭示及其对应[J].经济纵横,2008;4
[4]陆前进.热钱流入中国的套利机制及其防范[J].上海金融,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