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承受越来越重的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生出现了还未毕业就已失业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不少大学生追逐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一度出现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热”的现象。文章从这一社会现象出发,探索资格考试管理的模式,以规范考试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与社会认同度,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和谐就业,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力军,也是实现富国强兵战略的中坚力量。自从21世纪初,全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在校生已达20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势必产生许多问题,其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最值得人们关注的话题。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最烫手的话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在校生纷纷追逐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不少大学生在毕业时,手头至少都拥有2本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各级各类院校学生,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的人数中已占到45%~60%,成为我国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主体。
如此庞大的考试队伍,不禁让人产生一些疑问,是不是拥有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就万事大吉了?找工作就不用愁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职业资格证书有多少含金量?勿庸讳言,职业资格证书是把双刃剑,拥有一本资格证书是通向求职大门的敲门砖,可以增加成功就业的机率。但是盲目的追逐职业资格证书,结果却适得其反。鉴于此,本文从大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热的现象出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种类、特点和社会接受程度,探索在职业资格考试中的管理模式,通过相应措施,来规范考试制度,最终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真正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大学毕业生开拓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实现和谐就业,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证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专门能力、知识和技能,并被社会承认和采纳的制度。它是以职业资格为核心,围绕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证书的颁发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统称。”
(二)特点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职业资格证书认定以来,取得各种证书的人数已超过4000万。职业资格证书覆盖面不断拓宽,目前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已达到企业劳动力的50%,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学生的70%。由此,可以看出大学在校生是职业资格考试的主体,这跟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有关,一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着实激烈;二是一部分大学生受各种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大肆宣传和渲染的影响;三是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从众心理和盲目性,对各种职业资格的认定及用途不了解。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存在的问题
1.缺乏权威性。许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试卷由地方自主出题,来自国家题库的试题很少。因而难免出现一些地方色彩的考试特点,有的甚至带有形式主义色彩,致使资格考试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从而也就导致资格证书缺乏含金量与权威性,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另外,地方自主命题的考试,其证书一般只能用于其本地,很难在其它地方通用,就像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样,地方的等级证书就只能用于本地,而只有国家的等级证书才能全国能用。
2.缺乏社会认同。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必须参加资格考试,而要通过考试,必须掌握相关的考试内容。目前,由于资格考试制度尚不健全,对一些职业资格考试的题库建设还不完善,许多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员,通常只要背几本指定的参考书,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证书。据了解,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也即100人参加考试,有90个人以上可以获得证书。
3.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机构,如考试速成班、冲刺班等等,参加培训的成员,只要花上一大笔钱,一般都能通过考试并获得证书,有的机构甚至作出考不过不收培训费的承诺,以此来吸引考生参加培训。 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管理
(一)加强题库建设,完善考试方式
由于考试标准不统一,考试难度不一,无法进行地区间的比较,使得职业资格证书也无法在地域间流通使用。为此,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题库,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由相关部门从题库中抽取考题,然后由相关专家对其进行审校,组合成多份试卷,最后再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最后的考题。在此期间,实行严格的管理,防止考题外泄。
(二)严格把关考试通过率
对于一些通过率极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给予相应的审核、把关,确立较为合理的限定标准和及格线的切法。探索标准分制,结合各部分题型的比分,设立相应标准,最后以综合分的形式,确立考试通过率。实践证明,在一些考试中实行标准分制,更能反映出考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如雅思、托福等考试。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作为衡量从业人员能力、知识与技术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更应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完善立法制度
我国《职业教育法》还不完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人为的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分割成两块。这与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方面发展的宗旨背道而驰。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将职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作为评价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一部分,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例如,在医学院校就可以实行职业技能考核,通过考核者可以发给相关等级证书,比如开展临床急救员资格考试、推拿保健员等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多一门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并应用其所学理论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作准备,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医学院校的学生都是“书呆子”的现象。
三、结语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
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各行各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化、专业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强职业教育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此,各院校必须将职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的人才。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管理,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努力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与社会认同度,让更多的社会成员能顺利就业,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从而构建和谐、繁荣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宋锐.从立法上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3).
[2]陈爽.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1,(4).
[3]单嵩麟.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研究[J].海外职业教育.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