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农村教学的语文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看到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形式教育。一些语文老师仅仅是走一下过场,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总结了一些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方法:
一、朗读的时间不足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二、朗读的对象不广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而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老师由于怕耽误上课时间更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呢?
三、朗读指导拘于形式、方式单调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
四、朗读的目的不明确
全班读了分组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指挥着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以上是我在平时教学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个人看法。
我个人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保证学生朗读时间,精讲多读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40分钟,学生多读了,教师的讲就必然少了。时间少了就只能精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二、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诵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位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新台阶。
三、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一夜的工作》的结尾部分:“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那么的劳苦和简朴。”在朗读时要把作者对周总理崇敬敬佩的心情和自己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从而突出周总理的伟大形象。
四、朗读形式要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声势,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效果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当然,朗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仅就个人的见解发表了一些看法。我相信,只要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组织指导学生每一次朗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及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