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导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和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国内首批61所高校于2010年6月开始启动卓越计划,以达到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简称机制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安徽工程大学的优势专业,专业领域覆盖面广,实践工程性强。我国现行的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专业课程比较系统,但无法解决课程间的交叉、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其"科学化"的趋势越来越凸现,具体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
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来深化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机制专业为试点,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工程教育模式的总体构想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多方向、求个性"的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以道养德为根本,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我校属于教学科研型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要突出应用型,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培养从事工程和管理的工程师。
重构专门性培养方案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特征。特别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一是实验课,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通过整合实验课教学内容,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至80%以上;二是课程设计(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学生的基本工程技能;三是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生产一线的工程训练,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经历;四是毕业设计,通过结合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五是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及校园各种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
改革培养方式和途径第一,实行双导师制。即实行学校导师+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模式,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践和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中,发挥校内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共同对学生进行学业、课题研究、企业现场实践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参与企业工程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有机会提出、审查、选择为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工艺、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第二,基于项目的"研中学"、"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工程基础课程和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全面探索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安徽工程大学工程应用型"卓越机械师"培养模式采用"3+1"模式。培养方案采取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培养阶段要有累计1年的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培养计划中要求学生在三年级暑期开始到企业开展在岗实习,熟悉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培养工作经验、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实践环节(包含校内外实践)采用"项目驱动"的培养方式,即采用适当教学的典型工程项目。
专业领域的选择和人才培养层次的确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领域涵盖了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具备国家产业调整与振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选择机制专业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试点专业的依据如下:一是机制专业是本校的优势专业,而且在服务面向同类高校中具有竞争优势;二是本专业目前和未来都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三是本专业领域要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行业企业的参与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有条件好、态度积极的企业作为"卓越工程师"的共同培养单位,实施企业培养方案。
四是该专业具有满足"卓越计划"要求的教师队伍和其他用于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资源。
培养课程设置卓越计划的培养课程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训课程。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为三大模块,即通识类、工程基础类和工程专业类(校内培养为主)。通识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与人文素养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逻辑是为、数学运算、语言文字表达等基本能力及创新思维和综合人文素养。工程基础类课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重点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
特别注意:本站部分信息由网络收集整理.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