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教馆与南通市教育局联合开发了“高中地理优质资源网络视频”,本人有幸参加了该视频的研发和录制。现就视频的整个开发和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研读课标,深领精髓
网络视频辅导课,既不能是新授课,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复习课;既不能是简单的复习讲座,又不能是纯粹的习题讲练课。它应该是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必修)兼顾照应的一种辅导课;是在新授课一个阶段时,针对学生某个板块或专题内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疑惑而进行适时(与专题或单元教学同步)辅导的课。辅导的定位不仅在知识层面,更追求能力(学科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在备课前重新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做到“以课标要点为准绳,锁定辅导重点;以考点问题为抓手,突破关键难点;以常见问题为切入,解析典型疑点”,设计网络视频辅导的总体思路。研读课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轻其所轻,重其所重。通过比较,注意哪些降低了要求,哪些淡化了要求,哪些提高了要求。
2、克服所有知识都想讲“透”的思想。地理知识有些是很明显的,不过分追求完美,能“混”的就“混”过去,只要学生能明白就可以了。何况有些知识我们老师也讲不清楚。
3、不随意增加内容,也不刻意一次到位。不在基础知识不到位的情况下而急于提高,不在能力没有达到时而急于求成,因为掌握知识要循序渐进。
4、加强集体备课。辅导课是对教材的再创造,要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再发现。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加强研究,对课标、教材、教辅再处理,灵活地用教材教,巧妙地编练习题。
5、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传统的双基终极目标是知识和技巧,而新课标下双基的终极目标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我们要通过辅导,使学生将课堂获得的双基转化为学生课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也要适当回归课本,注重通性通法,抓住基础,促成转化。
6、建立和谐、融洽、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和教师是平等意义上的“人”,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这就要求设计课案时要“胸有学生、情系学生”。如教学起点与问题预设,都要紧贴学情。教学语言设计,多以学生的口吻设问、发问,再模拟学生的视角和思维程度来思考、答问,最后以老师辅导的口吻表达较为规范的思路,辅导正确、智慧的方法,力促学生提升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这样的设计,形成了拍摄现场教师镜头前虽然没有学生,但学生观看“视频辅导课”时老师就在跟前的效果,觉得老师就是在与他们进行辅导交流。
二、借助媒体,设计课件
1、设计课件的脚本
一名出色的导演,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就无法拍摄出优秀的影片。同样,一个精美的课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脚本,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更不能拍摄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频,一个好的课件往往取决于其脚本制作的质量。因此,精心设计课件脚本则成为精彩视频的关键之一。
(1)设计课件脚本要做到三备。
①备教材:就是将一课时辅导内容备出,并二备、三备,集众家之所长,力争该教案中有很多的闪光点,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和地理学科的特点。
因为是新课后的辅导课,所以有可能将课的内容打乱重新整合,并且这一课时的容量大,大约比平时课堂教学多三分之二左右的内容。因此,写脚本时应在传统教学中做不到、做不好和做起来繁杂的地方下功夫。将教材中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用何种方式表现将是脚本制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风格和创意及对学习者认知过程的掌握。
②备学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是网络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是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网络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以培养和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及生存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因此,要充分地分析学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来备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因为课件是为学生自学服务的,要让学生能从课件中分析、探究、总结,获取地理知识。创设良好的交互性、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力争将学生的反应在设计脚本时考虑出来。比如,若你的学生比较聪颖、活泼,你设计的课件就应该具有探究性、发现性;若你的学生比较内向、稳重,你设计的课件就应该具有启发性、趣味性。也就是说必须始终做到胸中装着学生。
③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集多种教法于一体的,但也并不是什么方法都能应用。以地理课堂教学来说,比较适合于用“图导文法”、“图文结合法”、“影像展示”等方法。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多媒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件脚本的书写。
①课件脚本的书写尽量做到详细,因为制作课件是一项很繁琐、耗时很长的工作,在任务紧、压力大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一时的疏忽,你的美好设想就不能在课件中体现出来,而产生很大的遗憾。所以课件中适当加注提示,有利于授课的顺利进行。
②课件的脚本应该附带有说明,如果是自己制作,此处可以简略,若不是,应说明在课件中制作每一项的目的、要求、达到的效果、链接的素材等,力争让课件制作者一目了然,心领神会,这样会大大缩短制作时间和减轻彼此的工作量。 2、准备课件的素材
可以说一个好的课件如果选用的素材得当,教师和学生既可以通过课件中的素材达到互动,又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讨,主动获取知识。
(1)素材的种类。素材包括影音、动画、图片和相应的文字资料。特别是适当的运用图片和动画,不仅能增强课件的美感,还能使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习者接受和理解,从而丰富了地理教学,将教师从枯燥的讲解中解脱出来。
(2)素材的收集。素材的收集主要靠老师平时的点滴积累,也可用软件制作所需要的地理素材。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收集到各种素材,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
(3)素材的整理和加工。收集、制作的素材总是杂乱无章的,要充分利用,就要及时地整理加工。尽管平时收集的素材很多,但用的时候可能会为不能找到相关的材料而苦恼。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要养成收集、及时存储、做好标记、及时分类管理的习惯。把收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某些地图要进行图形处理,突出重点;某些图片要进行修改、整饰;某些声音、视频需要重新剪接、编辑等等。然后,把加工后的素材根据章节分类,把与某一章节有关的各种素材内容编辑在一起。在每一节里再把各种素材分为文字资料、地图、景观图、动画、视频、声音等目录。这样,一个实用的素材库就建立起来了,备课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
3、尝试课件的制作
课件最后合成工作是最关键的环节,有的老师由于没有胆量,或者是信心不足而不敢自己制作。其实这项工作并不难,只要你能大胆地尝试,你在脚本和素材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讲究一些技巧,就能够制作出比较另人满意的课件。
如设计文本字幕时,首先尽量选择丰满的字体;其次根据字幕字数的多少、选择的字号,设定合适的字间距和行间距;再次字幕的色彩要与背景形成对比。实践证明,在深度和中度背景色上用白色或黄色等浅色调的字,在浅色背景上用黑色或蓝色等深色调的字可以突出字幕的内容、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辅导的效果。
但在课件制作和应用过程中由于对课件理解的偏差,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
(1)备课误区。在制作课件之前没有仔细认真的研究教材,没有认真的准备素材,而是在制作过程中拼凑素材,在课件制作后,再根据课件来备课,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课件的制作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也就是必须脚本先行。
(2)制作误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件的宗旨是“课件是师生间知识联结的纽带,是师生互动的媒介”,而并不是教师展示课件制作水平的机会。课件制作精美固然使人赏心悦目,但不能刻意追求课件制作的精美而忽略了整体的课堂教学策略。
(3)应用误区。
①多媒体电脑是万能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达不达到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有些可以用传统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为用而用,这样反而有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之嫌。
②忽视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将知识的传授作为第一位,而将怎样操作课件放在了首位,在授课过程中头脑中始终想着课件的操作,这种为了课件而授课的现象会导致知识的传授误差,课件和授课往往不能同步进行,课件有画蛇添足之感,更会影响视频拍摄效果。
③授课老师充当放映员,无法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控,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要原因还是课件设计老套,重点放在教上,在学生如何学上调控不够,只适用于教不太适用于学。
三、知能互转,教研相长
“减负增效”的关键在于打造“高效课堂”。“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经过这次省“高中地理优质教学资源研发”活动,我们对建设高效课堂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我们觉得,课堂教学中在以下三方面有切实的转变和行动。
1、教学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
教学,尤其是辅导性的教学,以往常常是以知识的识记、再现、再认、模仿为主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辅导教学,应该与新课程理念接轨。辅导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获取与掌握。以“四基”为教师教学起点与落点的教学,就是能力立意的教学。
2、学习由勤奋学习转为智慧学习
学习是辛苦的,优良成绩的取得是需要刻苦精神的。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智慧学习”,以“智慧型的学习”来高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问题引领学习”就不失为智慧学习的一条途径,因为学会问问题,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3、师德由为人师表转为师生共进
传统师德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更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师生“整体联动,共同成长”。我们不仅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更应与学生共同发展。其实,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正是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石与引擎。所以,省“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资源”研发活动,就是一次师生共同前进的实践活动。研发创作团队的每位专家和老师,对此都获得了难忘的体验与个性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