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教材 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量比较大,每课都有十个左右的生字必须掌握,而学生的年龄较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如果教师一味地分析字形,只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而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厌烦,造成注意力涣散、识字效率低下,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更高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图解识字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教学生字时,可以依托图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如在教学课文《识字3》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象形字——汉字”的顺序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既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字形,也能使他们领略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样,有的字我们可以自己给它配上图画。如在教“雨”这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天空,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地上的一间房子,中间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再如教“子”这个生字时,我也是引导学生想象画图:上面的横钩是孩子的头和脖子,底下的竖钩是孩子的身体和脚,中间的一横就是孩子的两个胳膊。这样画完后,学生就很难再把“子”和“了”弄混了,因为没有了一横,这个孩子就不完整了;同时,学生在间架结构上也会注意,不会像以前那样把横写在横钩与竖钩的结合处,因为那儿是“脖子”的地方,“胳膊”怎么能长在“脖子”两边呢?
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这些字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二、编儿歌识字
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如:“土里埋,木帛棉,日月明。合手拿,分手掰。手遮目,看得清。人失足,跌下台。”学生读着琅琅上口,饶有趣味,记起来也就轻松多了。而课文《识字七》中出现的生字“从、众”、“林、森”,学生通过朗读“二人从,三人众”、“二木林,三木森”这两句口诀,就能对这几个字印象深刻。 通过儿歌来识记生字,可以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而且使用的范围也很广。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儿歌引导学生正确识记生字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编故事识字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这个方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同音字的辨析上,效果尤为突出。
例如,在课堂上,我先出示了两个错误的选词填空给学生看:
近 进
1.上课铃响了,我马上走(近)教室坐好。
2.小兔子生病了,我走(进)兔笼看它。
然后,我便开始讲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小马虎,每次做作业都很不认真。这天晚上,他做完了这两个选词填空,就上床睡觉了。梦里他背着书包去上学,突然上课铃响了起来,他赶紧走向教室,但是到了教室门口,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也进不去,没办法,他坐在教室门口听了一天的课。放学了,小马虎回到家,听说刚买的小兔子生病了,急忙走到兔笼边,想仔细看看,可是越靠近兔笼,他的身体就越小,最后,他直接走进笼子里了。小兔子看到了,露出两颗大门牙,向小马虎咬过来。就在这个时候,小马虎被惊醒了。他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作业本上的答案给改了过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个时候,学生也会积极地开动脑筋思考、讨论,我再告诉他们“近”是指“接近”,表示距离很短,而“进”是指“从外面到里面来”。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听得非常认真、仔细,掌握得也非常牢固。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多种渠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探索热情的热土。
参考文献
1.赵正江 低年级语文学科兴趣教学.《读写算》,2009年,四期,47页。
2.《语文教学大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