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生活结合
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我们在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就紧紧扣住生活这根弦,让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社会生活拨动语文学习的琴弦,奏出美丽动听的乐音。
学习《荷塘月色》,学生被课文诗一般的语言所吸引,为荷花、荷叶、荷波所倾倒,为荷香月色所陶醉。同时也有一位学生对课文中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产生疑问。我们就引导他走向月下的荷塘去寻找答案。这位学生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探幽,写下了一篇美丽的读书笔记:
蝉在月夜会鸣叫吗?这是朱自清的疏忽,还是我们对生活缺少留心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到我家附近的荷塘去寻找答案。当晚,在美丽的荷塘我享受了无边的荷香月色,深感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同时也着实听到了蝉的叫声。由此我联想到了辛弃疾的“清风半夜鸣蝉”、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等名句。深深感受大师们的阅历的丰富,治学的严谨,我们这些后生小辈的肤浅。
二、与课外阅读结合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中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的任务来抓。首先要用好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内学习起着一个范本的作用,教师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引导,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课内学习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教会学生自己阅读。学生只有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技巧迁移到课外,在课外也能自主阅读,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而名著作为整本的书,常常有着一般文章所没有的深厚内涵和复杂结构,需要学生调动各种阅读技能和知识积累,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思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独立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每20年增长一倍,从70年代起每5年增长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就增长一倍。这种知识、信息的快速更新,决定了方法对于人类的意义。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可以使人获取信息,汲取知识,而且可以给人带来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机会,还可以怡情养性,多一种丰富生活、享受生活的途径。“在人类的一切消遣活动中,阅读无疑是最高尚的”。(培根)西方的教育理念向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才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但知识不可能凭空得到,习惯也不能凭空养感,必须有所凭借,“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以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运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叶圣陶)从内容上来讲,课外读物一般比课内文章更丰富多彩,内容也更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而有了兴趣,才可能日积月累,养成一有闲暇就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课外阅读时教师一般只做简单的指点,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己摸索方法,总结规律,所以对学生个人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往这个方向走,读书笔记的撰写当然也要往这个方向引。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读书笔记中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丰富读书笔记的内容,滚动语文知识的雪球,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博,越来越深厚。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东周列国志》
就写出了这样的读书笔记:
课文中缪贤说:“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缪贤犯了什么罪呢?我在《东周列国志》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深得赵王宠爱的缪贤,有一天,见“一外客以白璧求售。缪贤爱其玉色光润无瑕,以五百金得之。以示玉工,玉工大惊曰:‘此真和氏璧也!楚相昭阳因宴会偶失此璧,疑张仪偷盗,捶之关死。张仪以此入秦。后昭阳悬赏千金,求购此璧。盗者不敢出献,竟不可得。今日无意落入君手。此乃无价之宝,须什袭珍藏,不可轻示于人。’缪贤曰:‘良玉何为无价?’玉工曰:‘此玉置暗处,自然有光。能却尘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若置之座间,冬日则暖,可以代炉;夏日则凉,百步之内,蚊蚋不入。由此数般奇异,他玉不及所以为至宝。’缪贤试之,果然。乃制为宝椟,藏于内笥。早有人报之赵王曰‘缪侍中得和氏璧。’赵王问缪贤取之。贤爱璧不即献。赵王怒。因出猎之便,突入其家搜其室。得宝椟,收之以去。缪贤恐赵王治罪诛之,欲出走。”原来缪贤所犯的是得玉隐藏不报之罪,想逃亡到燕国去。于是与蔺相如商量,蔺相如以精辟的分析,深刻的道理,阻止了缪贤的叛逃,成就了缪贤。缪贤因璧而识相如,赵王由璧而得贤臣。一段佳话,一篇佳文。
学习《守财奴》引导学生阅读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就能完整地把握老葛朗台“看到金子,占有金子”的执着狂性格,以及其吝啬、专制程度随着占有欲而与日俱增的发展过程,看到资产阶级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血淋淋的事实。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的联系了。”读书笔记与课外阅读结合,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提高了理性的思维能力。 三、与创新精神结合
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在语文学习中,要养成学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习惯,优化思维结构。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读书笔记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是语文学习的极致。
在学习朱光潜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就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写读书笔记。下面是一位学生的读书笔记:
摘:
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难。能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人的特点。一个人的生命的强弱,以能否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为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批注:
奋斗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神与形的有机结合,是生命的色彩与强音。船在与惊涛骇浪的搏斗中,扬起生命的风帆,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花在暴风雨的洗礼中,才显出婀娜多姿的风韵和色彩,使人赏心悦目;雄鹰在飞雪漫天的太空中翱翔,才展现那充满阳刚之气的英姿,阅尽人间万象。
奋斗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唯有奋斗才能成就美丽的人生。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同他的弟子有一段这样的对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孔子正是在“生无所息”的奋斗精神的激励下,奋斗不息,才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至圣”。
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他说:“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通过他的一生的不息奋斗,他给人类留下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伟大的文学巨著。他在《浮士德》中“要每日每时去开拓生活与自由,才配有享受生活与自由的权利”就是人生奋斗的宣言。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的一生,也是创造性的劳动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在康德看来,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奋斗是人最有意义的地方。
爱因斯坦的一生之所以能朝气蓬勃,光霁日月,就是因为他能在一生中不停地奋斗。爱因斯坦在逝世前不久还对友人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
孔子、歌德、康德、爱因斯坦的一生都是奋斗的一生。奋斗构筑生命的大厦,成就人生的辉煌,为人类树起人生的路标,使人端坐于生命的金字塔顶端。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一个不懈奋斗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充满活力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不懈奋斗的民族,从孔子到孙中山,从屈原到文天祥,从张衡到李四光,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之歌。让我们为了民族的复兴去努力奋斗吧!
举一反三,联类无穷。正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读书笔记的写作在此大有可为。
四、与写作、语言训练结合
写读书笔记,缘事而发,缘读而发。在学习课文以后,内心有所得,发而为声、为文。在学习《六国论》后,学生便从中学习写作方法。他们认为《六国论》是最典型的议论文,尤其在谋篇布局上令人拍案叫绝。文章开门见山立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后正面论证“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再驳异辨难“六国破灭,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接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首先以秦战、赂得地情况的比较,突出强弱胜负不在战矣。指出要害“以地赂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的分论点。然后分析未曾赂秦的齐、赵、燕灭亡的原因。齐国灭亡是“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赵则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而祸根在于韩、魏、楚不爱其地,养虎贻患,紧扣“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分论点。最后借古讽今,警告宋朝统治者,指出其贿赂辽和西夏的不当。“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振聋发聩,余音风烈。
学生还在读书笔记中学习古代具有生命力的语言。传统中华语文,在语言运用方面表现了独特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特色。温文尔雅,良恭谦让,柔中有刚,甚至绵里藏针,举重若轻。
例如,《左传·崤之战》郑国商人弦高在路途中巧遇秦国大军,得知秦军要攻打郑国的消息,他灵机应变,用自己的商品以国家之名犒劳秦军。让我们来看这段叙述:“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短短的三十多个字,其外交辞令之高超,真可惊退百万大军。弦高明明是在商旅途中巧遇东征秦军,他却随机应变,说是郑君派他来犒劳秦军。这就不能不使秦军想到郑国早已做好了对付侵犯的准备。接着又说,虽然敝国不富强,但是您的部下要在外面久居,所以我们愿意为您效劳。住一天,我们愿意供给你们一天的饮食用品;如果你们的军队要开拔,我们愿意在你们动身的前夕代你们守夜,保卫你们。谦恭的言词中,显示的是郑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委婉的语句中,透出的是逼人的锋芒。绵里藏针哪!无怪乎秦军枭帅孟明也因为“郑有备也,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只好“吾其还也”。如此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能不使人倾倒?
再如,《赤壁之战》,曹操给孙权下的战书更是一篇绝妙奇文。“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了了三十个字,概括了将要进行的一次上百万大军的决战。“奉辞伐罪”是出师之名,意即我奉皇帝意旨,讨伐罪臣,这是奉天讨逆;“旌麾南指,刘琮束手”,显军势之强大,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交代南征的大军人数;“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交代征讨的对象以及会战的时间、地点。这难道不是语言运用的典范?
以上读书笔记的实践,显示出了对学生提高语文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