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计算机论文 > 网络技术论文
网络技术论文:浅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 文章出自:本站整理 | 编辑:艺术论文 | 点击: | 2015-01-07 19:26:12 |
  论文关键词:课程实践 多重能力 教学模式 
  论文摘 要:在阐述“课程实践”概念的内涵和“课程实践”对高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的作用之基础上,对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尝试应用强化“课程实践”的多重能力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即了解教学对象,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强化“课程实践”的多重能力教学模式,同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多的教师关注“课程实践”环节,尝试通过强化“课程实践”环节提升高职学生的多重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注重理论教学之外,还必须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高职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课程实践”是课程教学、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课程实践”,能够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的内容。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多重能力”[1]教学模式的应用来实现,我们按照“多重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采用“案例引路、理论探究、实践活动、成果汇报”等四个步骤来进行教学[2],技术类课程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对上述模式进行修正,重点突出和强调实践环节,同时以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作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为例,本人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以培养基本成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的小组安排,课堂激励措施的有效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恰当运用协作型教学策略,把“多重能力”教学模式整合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解决了课程教学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大大改善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1 策划 
  1.1 教学对象 
  笔者要面对的是一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本门课程完成以后他们将要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实习。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谈了解到,虽然对网络技术谈不上非常喜欢,但迫于目前就业的压力,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事其他有关IT的行业,他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大。 
  1.2 教学内容 
  学校安排的教材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这本教材整体结构还是比较科学的,相关知识点有比较详尽的介绍,但总体来说内容过于抽象和生涩。根据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我们觉得有必要就教学内容进行一些调整,于是提出了以教材作为参考,可以就书中所列科目在网上寻找相对应的比较浅显的内容,或者运用其他比较简单的教科书的内容,总之只要保持大体的框架不变就可以。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把当下比较热门的研究内容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如云计算、WebQuest、Blog等。 
   
  1.3 教学组织 
  考虑到教学对象和教材的一些特点,采用一贯理论授课方法肯定是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或者说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尝试应用 “案例引路→理论探究→实践活动→成果汇报”的“多重能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本课程范围内,初步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原理、方法、思路进行实际教学的能力,以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分析设计等能力。期望通过此类方式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把所学知识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为今后培养“一专多能”的高职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实施 
  2.1 案例引路 
  案例操作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现实案例为活动载体,以小组协作学习为教学组织形式,以案例的模拟操作为教学实践过程,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案例研究为学生后期进行理论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组成员根据案例需要分配和承担不同角色,以解决网络技术事件方法、步骤、环节为基本路径,围绕案例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展开一系列探寻、调查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方式在学生主动参与和小组成员相互合作的模拟操作中,共同配合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尝试解决、过程总结的全过程。这种以案例为先导的教学方式[3]克服理论课程教学的空洞性,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满足了高职学生希望在走上岗位后尽快熟悉工作环境的实际需要,对原有教学方式有所创新与发展,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特点和教学特殊性的内在要求。这一过程中适合采用的教学策略如下。 
  2.1.1 热身活动(Warm-up) 
  课前热身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前“热身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一步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就像英国心理学家Spolsky所说的,“激发动机使我们从烦躁走向专注,因此激发动机就如同汽车的引擎和方向盘一样”。在笔者看来,诸如看Flash搞笑动画、讲幽默故事、展示成功计算机作品这些活动必定会促使学生对后面的教学活动更加热情。因为成功的课前热身活动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和建立自信心的关键,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从“被迫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一旦学习动机被激发,整个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角色扮演是个人按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遵循角色期望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亚尼斯曾与金(1954,1956)共同开展了角色扮演方面的实验研究,他们认为角色扮演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大多数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网络知识时,对如何学习比较迷茫,对于相关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也因此造成教学过程推进存在一定的难度。采用角色扮演,一方面可以找寻回他们在求学初期迷失的自我,重新把他们拉回课堂。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使学生逐渐适应社会所赋予给他们的角色。 
  2.2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专题的研究、讨论和交流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这一教学过程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系统整合和认真讲授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知识和学科前沿问题,指导全班学生自愿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各小组围绕自主选定的专题,通过个人学习、小组研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等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和分析问题。进行理论探究时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班级授课相比,班级授课形式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受到严重忽视和限制,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易于充分发挥;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这一过程适合采用的教学策略如下。 
  2.2.1 模拟辩论(Simulant Debating) 
  模拟辩论,是将辩论作为一种比赛项目来进行的演练活动,它是专题辩论的模拟。笔者在教学设计课堂中开展了模拟辩论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综合锻炼学生的材料收集、分析、总结能力,发挥他们敏锐的思维,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最重要的是为即将到来的面试做好专业知识上的准备。我们设计的辨题主要有:学习环境决定学习效果VS个人主观能动性决定学习效果;多用现代网络媒体VS多用传统字质媒体。辩论的效果是出乎意外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辩论规则等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在组织辩论之前普及一下有关辩论常识。   2.2.2 讨论式学习(Seminar)[4] 
  在笔者的课堂中,主要就网络技术应用过程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讨论,如远程登录系统的构建、网络服务器的运行模式及改进、流媒体的网络运行架构等。在讨论活动中,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切忌做裁判。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可以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引导讨论不断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2.3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教学的关键步骤,主要强调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方面的内容非常多,如果只是让学生来死记这些内容是不会有任何教学效果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这些理论通过学生自己和小组的合作来初步掌握它,然后再通过自己讲解把理论真正用于教学实践,这样也有利于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 
  2.3.1 以教材为依据 
  每个小组的任务基本上还是按照教材的大体框 
  架来安排,小组成员可以在通读教材相关章节以后,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或者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来做教学准备。学生除了要掌握相关章节的基本内容以外,还有必要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结构,并且用课件形式表现出来。对于一些理论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来表现一方面可以降低讲课的难度,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制作课件的能力。 
  2.3.2 以网络为工具 
  学生除了可以翻阅其他与课程相关的书籍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对网络技术比较熟悉的优点,在网络中寻找一些比较新颖和流行的信息,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课堂中来。特别是对于一些非主讲的同学,因为所占时间比较少,不可能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因此可以只是介绍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网络知识。 
  2.3.3 “以自我为中心”[5] 
  “以自我为中心”意思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特色,发表自己的看法,结论对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希望学生能够敢于突破,敢于怀疑,特别是教材里面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发表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不论对错与否,我们都给予一定鼓励。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也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去检验自己看法和见解来最终辨别对错。另外,在使用教学媒体方面,也要强调个性特色,并不要求每个同学都使用计算机和投影机,粉笔字写的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甚至可以不用任何实物媒体[6]。 
  2.4 成果汇报 
  成果汇报是对前期教学的总结,成果形式不拘一格,每个学生都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一个网络应用服务系统,一个课程学习网站、一个多媒体课件作品,一篇网络技术研究论文,甚至只是一篇学习小结都可以,关键是要注重成果的原创性,以及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的紧密度。根据学习成果汇报的质量,我们需要采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评价。一方面,如果说分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话,那么对学生的鼓励则能保持这种兴趣和热情,如果没有适时鼓励来强化这种兴趣和热情,很明显学生一定会慢慢地转移注意力,因此在学生成果汇报时,教师要非常多地给予表扬和夸奖,特别是成果汇报初期的几个小组,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欣赏和关注,才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满足,并对其他小组产生示范作用[7]。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只是表扬和夸奖对于学生的进步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在成果汇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非常全面的分析,优点我们要提出来,缺点我们也要仔细分析,并且还要提醒其他同学要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分析错误的时候,语言要缓和,一方面要对存在的不足表示谅解, 
  另一方面提供一些有效解决的措施让学生去尝试改进,使学生能通过成果汇报在实践能力水平方面获得切实的提高。 
  3 教学总结 
  万事开头难,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以后,学生们逐渐适应“多重能力”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积极参与相关教学活动,使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和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动手能力、自省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了强化,从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技能、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达到了多层次的学习结果,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在理论课的学习中创作出相应的“学习作品”,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习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邹霞,江玲. 改革教育技术理论课教学,培养本科教育技术人才[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2):15. 
  [3] 乌美娜. 教学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 李龙. 教学过程设计[M].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 马宁,余胜泉,何克抗.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电化教育,2000,(10):23. 
  [6] 潘莉,来仁宏. 口语教学模拟辩论法之新探[J]. 国外外语教学,2001(2):37. 
  [7] Stephen D.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 讨论式教学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