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地方经济论文
地方经济论文:提高南阳市科技创新能力问题研究
提高南阳市科技创新能力问题研究
| 文章出自:论文中心 | 编辑:农学论文 | 点击: | 2015-03-04 14:33:31 |
     摘要:通过科技创新不仅能够转变南阳市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南阳市核心竞争能力、而且还能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针对南阳市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优化科技投入机制,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等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南阳市;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近代的科技创新往往是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通过官、产、学、研相结合下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它是包括科技、教育、生产、商业、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1提高南阳市科技创新能力
    的意义提高南阳市科技创新能力就是指有效利用创新资源,协调区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南阳市创新资源(人才、知识、经费)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南阳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普及与推广,提升南阳市的竞争优势。具体具有以下意义:1.1转变南阳市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南阳市许多企业还处于“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的状态,不仅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使企业自身在缺乏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下竞争力不足。只有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才能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
    1.2提高南阳市核心竞争能力
    在提高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南阳市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带,不仅使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理空间量的扩张,而且也使南阳市经济产生了质的飞跃。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产业配套水平,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科技要素的积聚和溢出效应。“十一五”以来南阳市累计实施科技创新项目3 000多项,共获得省以上科技成果35项,市级科技成果778项。目前,南阳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47家。有33家工业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了国家及行业标准近300项,成为引领行业向前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全市与美国、日本、英国、瑞典、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技术交流与合作,共邀请1 000多位专家学者来访,选派近千名科技工作者出国研修考察,带动了产业技术的新提升,放大了科技创新效应,提高了南阳市核心竞争能力。
    1.3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科技创新具有渗透性,它针对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与科技创新过程相伴随的是传统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以及产品结构的更新。科技创新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按照“调优、调高、调新”的原则,光电、生物、多晶硅光伏、超硬材料、先进制造、石油化工、电力、医药等12个优势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针对南阳市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这一实际,用科技创新改造提升纺织、冶金建材、油碱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促其优化升级,实现产品从低端向中高端的战略转变。
    2南阳市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南阳市科技创新的现状
为了提高南阳市科技创新能力,市委、市政府以“创新推动”为主战略,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等10多个科技政策性法规、文件,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政策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制度保证。
    2.1.1科技创新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南阳市有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中原工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这为南阳市科技创新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通过“院士南阳行”等系列活动,市政府与中科院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共聘请了24位院士、专家为南阳大专院校、企业的经济技术顾问或兼职教授,中光集团等6家企业与院士们达成了16个科技合作协议和议向。
    2.1.2特色产业群初具雏形
    2007年以来,南阳市委、市政府优先把拥有核心技术的光学引擎、多晶硅、超硬材料、纤维乙醇、数码印版等高新技术项目列入工业“发动机”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左右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并在用地上优先保障;市及各县市区建设50多个产业集聚园区,优先选择光电、光伏、生物能源、生物化工和先进制造等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入驻。
    2.1.3搭建了投融资平台
    南阳市、县两级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法,撬动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境外上市融资。“十一五”以来,一批骨干企业通过承担国家863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示范工程等项目和省科技研究、科技攻关、高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项目410个,聚集创新高端人才,掌握核心技术。
    2.2南阳市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2.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人员和技术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渴求领军人物。领军人物能够带领科研团队攀登制高点,并善于将科研成果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力;领军人物能够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另一方面是资金投入的不足,虽然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但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够高。     2.2.2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不少企业目光短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战略位置难以正确把握和认识,重当前,轻长远的观念普遍存在,特别是短期行为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思想,影响着企业经管者的战略思维,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水平还不高。有些企业在年度预算中不重视研究开发费用的预留。
    有些企业在搞产学研项目时,指望政府拨款。
    2.2.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十一五”以来,南阳市企业申请专利962件,授权专利501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639件和349件。但是,这些专利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数目却很少。
    3提高南阳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
3.1优化科技投入机制
不断探索科技投入的发展规律,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形成良性的科技投入机制。
    3.1.1完善人才投入机制
    政府应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在研发投入方面,要形成政府投入机制和科技投入逐步增长的体制,对从事应用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财政要有相应的稳定的支持机制。
    对高校的投入,政府要承担起投入的职责,建立稳定增长的机制,为南阳市经济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3.1.2建设好企业的融资平台
    科技创新需要企业高投入,而企业自身资金的匮乏是约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之一。政府应建立为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提供政府补助的机制。
    尽快建立政府担保机制。通过政府担保,政府可以运用杠杆原理,用少量的资金投入,带动大量的银行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风险企业。
    3.1.3建立吸引外资参与技术创新的机制
吸引外资不但能带来资金,而且能带来国际市场的信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所以应鼓励企业积极与外商合作,共同进行科技创新。
    3.2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具有了科技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南阳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3.2.1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或行业自主创新的基地。它为企业研发和技术革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形成集体学习机制,促进企业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政府要把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条件,同时,支持社会资金投入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和研发活动。
    3.2.2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与财政政策支持
科技经费要加强统筹,突出重点,增强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应予以税收抵扣。支持企业探索更加灵活的薪酬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股权和期权等激励政策,使为企业技术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获得与其相适应的报酬。
    3.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3.3.1加大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
对于经认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提高作为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投资组建公司制企业中所占比例。鼓励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可根据不同转化方式对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予以奖励。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对非南阳市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实施转化的,可享受南阳市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3.3.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应在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下,建立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需求和发展提供技术、人才、资金、政策、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通过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收集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筛选后发布,通过建立海量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数据库,向技术的供需双方提供相关信息。组织科技成果资源供应单位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科技成果交流、对接;实现高新技术成果常年轮换展示;促成企业与大学院所的长期合作。建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随时做好网上、网下的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技术产权交易等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方旋.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2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
3杨铁星,颜廷标.河北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与对策[J].河北学刊,2008(7)
4陈震.经济转型期区域技术创新及评价设计[J].武汉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