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论文网:加入WTO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国际贸易论文网:加入WTO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 文章出自:职称论文格式 | 编辑:格式网 | 点击: | 2013-04-03 21:19:20 |

加入WTO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5%,对外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5%。2001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为509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6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经过15年的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未来5~10年内,中国将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切实地改革外贸体制,促进贸易自由化。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大幅度拓展配置资源的范围。加入WTO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开放带来的竞争将促使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些因素都最终将推动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张,考虑贸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政策设计的重要部分。

  一般认为,贸易自由化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对环境造成影响(OECD,1994):

  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指由于贸易自由化导致的经济规模的变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通常看法认为,贸易自由化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它既可造成资源的加速使用和污染的过度排放,从而对环境造成更大压力;也会带来国民财富的增加,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改善环境的意识和努力程度增加。

  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指贸易自由化通过影响经济结构而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贸易自由化促进专业化分工,导致各国更依赖于自己的禀赋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从而推动各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它可加速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由污染严重的第一、二产业主导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主导转变,正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状况,对其环境带来巨大的改善;也会促使一个国家不恰当地利用其资源优势,过度地发展资源出口产业和依赖污染严重的产业,造成环境的恶化。例如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扩大其自然资源出口,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地,而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其环境成本。

  技术效应
  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各国间的技术流动。新技术往往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在同样的产出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投入和排放更少的污染。但贸易自由化同时也拓宽了过时、有害技术和工艺的转移渠道,这样的例子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中并不鲜见。

  产品效应
  与技术效应类似,贸易自由化也促进了各国间的产品流动。一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对环境更加友好的产品,也可以弥补自己的资源禀赋的不足。同样,贸易自由化也可能带来相反的产品。例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垃圾转移。

  规制效应
  规制效应是指由于贸易自由化对一国的环境政策、措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造成影响,从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贸易自由化可以推动一国改善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措施和提高环境标准,增强其改善环境的效果;同时,伴随贸易自由化的国际贸易规则也可能限制一国根据本国情况实施环境政策的自由和能力。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各国间会竞相降低其环境标准,从而陷入国家间制定环境标准的“囚徒困境”。

  以上的五种效应,既可能带来环境的改善,也可能造成环境的恶化,而决定其不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于是否存在完善的市场和恰当有效的管理。

  无疑,中国成为WTO的成员会对其经济和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最后承诺,全面地分析加入WTO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评价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研究将采用一个53部门、2地区的中国递归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建立在1997年的社会核算矩阵(SAM-Social  Accounting  Matrix)的基础上。

  二、中国的环境状况

  中国在经历了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增大。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我们必须改变其利用资源和对待环境的传统方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水污染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需水量也迅速增长。从1980到1993年,城市用水增加了3.5倍,而工业用水增加了7倍。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平均,南多北少,北方的大多数城市面临缺水的境地。由于工业的快速增长、人口和城市发展的多重压力,以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中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已有很大的下降。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一方面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对农业和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又加剧了缺水的困境。据估计中国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达到了当年GDP的1.5~3%,超过了洪灾和旱灾造成的损失(OECD,2001)。

  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另外在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行业,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

  研究表明,氨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而牲畜业的快速增长在带来肉类制品产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牲畜饲养场废物的大量排放,大量的动物粪便成为水体中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

表1  1995~2001年废水及COD排放量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公报》2001,2000,1999,1998,1997年。

  由上表可以看到,在工业污水排放下降的同时,生活污水的排放迅速增加,1999年,生活废水的排放量超过工业排放。而在2000年,生活废水的COD排放量也首次超过工业排放。按照目前的趋势,生活污水的控制和处理将越来越成为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但与70%左右的工业废水处理率相比,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还不到20%(《碧水蓝天》编写组,1997)。随着工业废水的减少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增加,废水和COD排放的总量都经历了一个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水污染排放的总体趋势不容乐观。

  (二)大气污染
  中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是一种煤烟型污染。与水的需求量一样,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中国是燃煤大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1980年煤炭消耗量是6亿吨,到1995年已达12.8亿吨,15年增加了1倍还多。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排放到大气的污染也在增加。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2~5倍,在中国,慢性及障碍性呼吸道疾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是死亡的首因,而大气污染是其主要根源之一(《碧水蓝天》编写组,1997)。199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370万吨,成为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硫最多的国家。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致使我国出现大面积的酸雨,其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0%左右。1995年我国由于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已接近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解振华,1998)。

  机动车已经成为主要城市的重要污染源,中国目前小汽车的人均拥有量(特别在大中城市)在迅速增加。交通堵塞和烟雾已经成为大城市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合理的措施,这种状况会更加恶化。

  工业用能约占中国终端使用能源的2/3,其中工业锅炉和窑炉约占中国煤炭消耗量的1/2。在各工业行业中,非金属材料制造业(水泥、砖瓦等)、金属冶炼(钢、铝和铜等)以及化学工业(化肥、纯碱等)三大行业占工业终端用煤总量的60%,电力行业约占中国煤耗的1/3,它们都是控制大气污染的关键部门。

表2  1995~2001年能源消费及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2年。

表3  1995-2001年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公报》2001,2000,1999,1998,1997年。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数据表明中国大气污染的排放近几年在不断降低。在排除了数据误差的原因后,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归结为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导致清洁能源的更多使用(见表2)、以及政府管理措施的加强(例如二氧化硫和酸雨“双控区”的设立和一系列相应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措施的实施)。但我们更为关心的是这种下降趋势是否会持续,或者大气污染的排放会稳定在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如上所述,能源消费与大气污染的排放有着显然的因果关系,大气污染未来的排放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能源消费的趋势。能源消费可以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而有所下降,但如果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的规模效应所导致的能源消耗的增加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主导因素。所以尽管这两年大气污染排放减少,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控制大气污染的压力依然很大,而在大中城市由于汽车使用的迅速增加就会使得这种压力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其产生的重金属、重金属化合物、苯酚及酚类产品、放射物品等都会通过与人体的皮肤、呼吸和污染食品等途径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固体废物污染的二次污染还包括降低地表水、地下水的质量,对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固体废物主要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矿业废渣(各种矿山开采时产生的废石)、冶炼废渣、煤灰渣、及各种工业垃圾。

  由上表可以看到,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最近几年略有上升,但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从1997到1999年连续两年经历了戏剧性的下降,1998年的排放量只是1997年的40%,而1999年的数值是1998年的55%。排除了数据的误差和考虑到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并没有显著下降

表4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危险废物排放量,垃圾清运量(万吨)


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中:1995年统计范围为近7万个县及县以上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单位,1996年统计范围为约6.3万个县及县以上有污染的工业企业。NA:数据无法获得。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公报》2001~1997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1999~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1~1997年。

后,我们只能把其归因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回收率的飞速上升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中的结构变化,即处理回收率高的县以上工业排放固体废物所占比例的迅速上升(1997年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549万吨,占总排放量的8.4%,而2000年县以上工业为1040万吨,占排放总量的32.7%)。

  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迅速下降的趋势正相反,伴随着城市化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年产生活垃圾以年增长率8~10%的速度高速增长。我国城市目前已增至660余个,城市人口约4亿。大量生活垃圾运到城郊裸露堆放,但1999年整体处理率只有63.5%,而无害化处理更是不足20%。历年城市生活垃圾堆放存量高达40多亿吨,侵占土地5亿多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陷入生活垃圾的包围之中,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巨大障碍(李四清等,2001;OECD,2001)。

  与众目所瞩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相比,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是人们关注中的盲点。相对于城市生活垃圾60%的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几乎是没有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尤其在那些城乡结合部但仍属农村的地区,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四)部门污染情况

表5  1997年各工业部门排放污染比例(%)


数据来源:1998年统计年鉴。

  表5为1997年中国各工业部门所排放污染所占工业各种污染排放的比例。由表中可以看到,各种污染排放并不在所有的行业平均分布。排放的污染物来源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等少数部门,例如电力煤气生产业、采掘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其中在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中,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该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占总工业排放的50%左右,工业废气排放占工业总排放的33%。而在固体废物的排放中,采掘行业占到63%,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在废水排放中,造纸、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四个行业,占据了总工业废水排放的60%。

  表6给出了中国的部门污染强度系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中国相应的污染排放数据的缺乏,表中数据主要来自OECD发展中贸易和环境项目所得的部门污染排放系数(Dessuset.al.,1994),它是在世界银行数据库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Martin  et.  al,  1991)。污染排放用一个含有14类污染指标的向量来表示,这14类污染分别是:排放到水中、空气中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1-TOXAIR,  2-TOXWAT,  3-TOXSOL);排放到水中、空气中和土壤中的生物累积的有毒金属物质(4-BIOAIR,  5-BIOWAT,  6-BIOSOL);大气污染物(7-SO2,8-NO2,9-CO,10-CO2,11-VOC挥发性有毒化合物);总悬浮颗粒(12-TSP);水污染(13-BOD生化耗氧量);总悬浮物(14-TSS)。

  综合表5和表6中可以看到,两者的污染强度分布是一致的。表6的53个部门中有13个是重污染部门(与表5的重污染部门基本一致),它们分别是: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钢铁冶炼压延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业、电力生产和蒸汽热水。例如公用部门(即电力生产和蒸汽热水)在空气污染排放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在SO?2的污染强度系数高达184,远高于其他部门。

表6  部门污染系数(千克/万元)


注:*千克/亿元;**千克/百元。?
资料来源:Dessus  et.  al.,  1994,  Martin  et.  al.  1991,作者所做的调整。

  三、基准情景和模拟方案设计

  中国加入WTO包括一整套关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改革的复杂方案。在本研究中,根据最后达成的协议内容,定量分析以下3个主要方面的影响:(1)工业品的关税削减和到2005年工业产品配额的取消;(2)农业贸易自由化,即农产品的关税削减和关税配额机制的引入;(3)在WTO有关服装和纺织品条款(ATC-  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规定下,分阶段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多纤维协定(MFA-  Multi-Fiber  Arrangement)配额。中国加入WTO后,在2005年以前,中国出口到北美和欧盟市场上的纺织品和服装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可以享受到配额加速增长的待遇,并且在2005年出口配额限制将最终取消。因此模型将分别分析上述情景。由于数据和建模技术的限制,模型的分析只是集中于商品贸易方面,没有包括与WTO成员地位相关的一些其他重要方面,例如服务贸易的开放、知识产权的保护、争端的协商解决等等。

  由于中国加入WTO的全部方案将在5~8年的过渡期内逐步实现,我们在此运用递推动态的模型来估计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动态模型刻画了中国未来10年产业结构、要素组成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模型首先建立一个在未来10年没有贸易和其他改革情况下的基准增长情景,它提供了与其他方案比较的参照系。基准情景假设中国在不加入WTO的情景下,中国将不作任何贸易自由化的改革,并保持粮食自给的政策不变,在2000~2010年期间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年均增长3%。然后我们考虑了4个与基准情景相对照的政策方案。

  第一个方案考虑中国为加入WTO而承诺的工业品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各部门关税削减幅度根据中美协议中2000~2008年的关税削减方案并用1997年一般贸易进口数据加权集结得出。汽车和石油加工部门的进口配额也将在2001~2005年间加速增长,并在2005年最终取消进口配额。第二个方案着重于农业部门的贸易自由化。在这一方案中,目前针对稻米、小麦、棉花、羊毛、植物油和糖的进口配额机制将被关税配额机制(TRQ  -tariff  rate  quota)所替代,而且其他农产品的关税也将逐步削减。第三个方案则分析“多纤维协定”配额取消的影响。在该方案中,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配额将加速增长,并在2005年取消对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数量限制。最后一个方案综合考虑以上提及的中国加入WTO的三方面内容,考察中国加入WTO的整体效果。下表是基准情景的基本假设和各种模拟情景的方案设计。

表7  模拟方案设计


  四、主要的模拟结果

  (一)对经济的影响

  模型的结果表明中国加入WTO将获得显著的效率收益。如果中国加入WTO并在2010年完全实现各项承诺,中国的实际GDP和以希克斯等价度量(EV)的社会福利将分别增加4009亿元和3656亿元(1997年价格),占到当年GDP的2.1%和1.9%。在GDP上获得的巨大收益主要源于根据比较优势而重新配置资源所导致的效率的提高,“多纤维协定”的废除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工业的竞争力,导致这些产品出口的扩张,从而促进了实际GDP的增长。如果进一步考虑由于贸易自由化所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效率收益将更大(见附表1)。

  但上述收益并不是在部门平均分配的。中国加入WTO将导致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调整。受到较高保护的农业部门和资本密集部门,如汽车、仪器仪表、棉花、小麦等,其产出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劳动密集型部门,如纺织和服装部门将是主要的受益者(见附表2)。

  (二)对环境的影响

  加入WTO后,国内生产结构的显著变化同样会导致污染排放结构和总量的变化。下表给出了14种污染物排放的主要结果。关税降低(E2)和农业贸易自由化(E3)情景下,几乎所有的污染排放增加,而“多纤维协定”取消(E4)将导致较低的污染排放。中国加入WTO的整体方案(E5)下,其环境效应几乎是中性的。6种污染排放增加(3种有毒排放物:NO2,VOC,BOD)而其余的污染排放减少。

  工业产品关税削减(E2)会降低国内能源产品的价格。模拟结果显示在此情景下,2010年煤炭、原油、石油产品的价格分别下降2.4%、2.5%和3.6%。能源价格的下降将导致更多的能源使用。此情景下大部分污染排放会增加,且变化幅度超过了实际产出的增加,表明了部门产出污染强度的增加。但是SO2、CO2、TSP和TSS的排放略有降低,这是因为石油价格的相对下降导致了其对煤炭的一定程度的替代所致。

  农业贸易自由化情景下(E3)亦导致了较高水平的污染排放,这是由于此情景下实际产出的增加和工业产出份额的相对增加。在此情景下,2010年所有的污染排放都比基准情景增加1~2%。而取消“多纤维协定”情景(E4)下,所有的污染排放都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此情景下,纺织、服装和化纤部门的产出份额增加,而污染强度较重的工业的产出份额减少。整个经济转向了更为清洁的产业结构。


表8  中国加入WTO后的污染排放(2010)(相对基准情形变化的百分比)?


下面具体分析各种污染物变化的情况:

  1.水污染排放的变化

  描述水污染的有3个指标,TOXWAT(排放到水中的有毒物质)、BIOWAT(排放到水中的生物积累的有毒金属物质)和BOD(生化耗氧量)。

  由表8可以看到,与基准情景相比,在加入WTO的综合因素的作用下(E5),TOXWAT(排放到水中的有毒物质)略微增加(0.5%),BIOWAT(排放到水中的生物积累的有毒金属物质)略有下降(0.98%),而BOD(生化耗氧量)则上升0.47%。

  如前所述,造成中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加入WTO后,由于结构效应,将导致一批废水污染较重的工业行业萎缩:其中煤炭采选业产出下降0.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出下降3.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出下降3.8%、化学工业产出下降2.6%、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产出下降4.8%、有色金属冶加工炼业产出下降4%。而个别废水污染重的工业行业略有上升: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产出上升0.2%、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产出上升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出上升0.3%。

  总体而言,加入WTO将会导致工业废水的排放更加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在近年已是连续下降,WTO的加入会加快下降的速度。由于BIOWAT这个指标更多的是与工业生产的污染排放相关,所以随着污染严重工业的萎缩,此种污染排放比基准情景有所下降。

  与重污染工业相比,加入WTO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随着农业中稻、小麦、林业、羊毛产出的下降,农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大量下降。当然棉花、畜牧业产出的上升将会减缓这种下降的程度。

  工业和农业排放废水的减少并未阻止TOXWAT和BOD指标的略微上升,说明废水排放中的生活废水排放的大量增加。生活废水的处理将占据废水污染防治中主导地位。

  综合而言,加入WTO后,水污染的情况与基准的情景相比变化不大,工业和农业的废水排放都将比基准情景减少,但排放快速增加的生活废水将成为废水污染防治中的重点,水污染的总体压力并没有随着WTO的加入而有所减缓。

  2.大气污染排放的变化

  有关大气污染的指标和加入WTO对其产生的影响为:

  TOXAIR(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物质)上升0.76%、BIOAIR(排放到空气中的生物积累的有毒金属物质)下降1.89%、SO2(二氧化硫)下降0.25%、NO2(二氧化氮)上升2.57%、CO(一氧化碳)下降0.13%、CO2(二氧化碳)下降0.31%、VOC(挥发性有毒化合物)上升0.43%、TSP(总悬浮微粒)下降0.49%、TSS(总悬浮物)下降0.96%。

  中国大气的污染状况是与其能源消费密切相关的。与基准情景相比,加入WTO后中

[1] [2] 下一页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