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物资经济 运行质量 考核体系 经营管理
目前,石油企业已经多年沿用现行的物资管理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必须加以补充和修订那些对于不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不适应企业改革和上市后运行机制的要求。
一、现行的物资
供应管理考核指标及其弊端现行的物资供应管理,主要经济指标有:上缴废钢铁、上缴废油管、处理积压、周转、修旧利废、平均库存、入库质检率、入库质量合格率、出入库物资计量率、等九项指标。其主要弊端有:第一点,滞后管理是现行的物资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所体现出来的;第二点,管理幅度比较狭窄,没有办法反映全面的综合性的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内容;第三点,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在九项指标中没有一项指标能体现出来。因此,现行的物资供应管理经济考核指标既无法适应上市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不能客观、真实、综合地反映现代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必须探索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我们所说的保供保什么?就是保及时齐备,保质量优良,保价格最低。这就要求油田公司抓紧保证体系建设以及物资质量监督,对关系安全的重要、加强监控关键物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安全要通过制度和体系来完成。
二、对现代物资
探讨供应管理水平新指标考核体系,现代物资供应管理的考核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可操作性要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要体现出来;体现物资供应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等全过程的预警和监控,因此,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指标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在新机制下,所反映的油田经济运行质量的物资供应管理考核指标,应包含以下八个指标:(1)物资计划上报率。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物资计划的管理,比较便于招议标订货、集中采购及推行电子商务。(2)出入库率。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物资计划的管理,储备资金占用也可以减少,防止新积压物资的产生。企业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指标反映出来,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经济指标。(3)供应费用率。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物资供应成本费用的管理,以及降低供应费用的支出。物资供应部门的成本可以比较客观地通过“供应费用率”指标反映出来。(4)物资储备合理率。主要考核是否根据历年物资消耗情况制定了各种物资的储备定额是否坚持先利库后采购,保持储备物资的合理;库存物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供应好、周转快、费用少。(5)储备资金周转天数。主要考核是物资储备资金管理制度的制订,并将储备资金的管理落实到岗位、仓库、品种大类;是否建立了严格的采购资金审核审批制度,是否做到努力降低费用支出,加快资金周转。(6)计算机应用率。主要考核各单位应用计算机进行供应管理的应用效率和普及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物资供应现代化管理水平。(7)“零库存”物资占有率。主要考核“零库存”物资的物资配送情况及管理情况,对油田来讲,主要应是代储代销物资的实施情况。(8)物资储备定额。主要在报告期初核定各单位物资储备的限额,并且不能超额,这样可以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这一项指标可以促使各单位推广零库存管理和代储代销。
以上八项指标,再加上现行的上缴废钢铁、修旧利废等两项指标,共同组成现代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10项经济指标考核体系(见下表)。该体系充分体现了油田物资经济运行的质量,重点突出了现代物资供应管理的特点,既涵盖了现代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又同时体现了管理水平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
三、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好比是经济运行质量的“晴雨表”。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资金占用量。加强完善物资供应网络和计划管理,通过资金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实现了资金全面集中管理。
应严格市场准入管理,规范招投标管理,严把投标资格关,严把招标项目关,严把招标管理程序,严格规范招标方案、招标文件、评标程序和中标签约四个重点,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经济活动分析的强化,让经济效益成为“定盘星”。本公司在经济分析中将“1+1”分析和“模板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1+1”分析,就是指在“模板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单位针对管理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分析,改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对经营情况出现重大变化的单位,及时明确它的预算政策,从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责成主管部门来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
四、生产经营管理
面对多变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那么企业则难以在发展中取胜,更谈不上创造最佳的效益。为此,华北油田公司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让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要素和环节得以激活,让每一个生产经营者的内在动力得以激发,全面拓展和延伸精细管理内涵和外延,让企业经营能够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创新力和生命力,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更高的效益以及更强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摸索出适合油田物资公司快速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今后的新增管理体系中可以添加,能在较长时间基本不变的管理体系,确保在管理过程中的长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并为减轻机关、基层的负担和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了体系管理,不断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Altobach,Philp G:Why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a Global Commdity,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1,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