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高教论文
高教论文:浅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浅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文章出自:范文中心 | 编辑:学位论文 | 点击: | 2015-01-03 16:00:56 |

 论文摘要: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顺利就业。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工作全面走向市场,形成了“不包分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接受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随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随之而来的是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数量也相应迅速增加,形成了当前庞大的待就业群体。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人,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6%。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4%,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1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往年未就业的,又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是高校,政府、用人单位、中介组织还未形成相互协作的新机制,人力资源市场尚不完善,信息渠道不通畅,高校毕业生掌握的就业信息有限,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因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难以提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由于户籍等方面的政策壁垒,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不平等,造成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
  (二)学校原因
  在我国,由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许多工作尚处于浅层次的摸索阶段,加上对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着就业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缺失、教育质量不高的现象。
  1.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各高校已设立了专门的就业工作管理机构,但办公条件简陋,人员不足,经费缺乏,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是从事学生管理或行政管理的兼职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实际经验,由于忙于行政管理等事务性工作,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效果不佳。
  2.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实效性不强。当前,虽然各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总体而言,其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在就业指导内容上,多数高校只是传达国家政策、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传授毕业生择业技巧等;在就业指导形式上,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及组织人才招聘会、组织报告会、校友介绍成功求职经验等,社会实践较少,模拟训练等几乎没有,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专业指导,缺乏市场开拓意识,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就业指导缺乏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专业领域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而专业教学中,任课教师又只局限于对专业知识的技能的传授,对专业知识在职业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说明较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了解不清楚,专业知识和职业规划不能有机融合。
  (三)学生自身原因
  1.就业观念保守。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热衷于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谋职业,不愿意到中小城市、更不愿意到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部分毕业生在谋求职业时,受名利的驱动,更多看重的是所从事职业的所有制形式、福利待遇等,目光盯住的是公检法、财政金融等政府部门或出国机会多、能赚大钱的单位,而对一般的事业、企业单位不感兴趣。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大量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的就业后,总认为自己价值高、贡献大、待遇低,接二连三地调换单位和工作,有的甚至长期闲在家中。同时靠家庭找工作的保守观念仍然普遍存在于毕业生当中,就业主动性不强。
  2.创业意识欠佳。国家相继出台大学生在创业时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毕业生中也不乏有创业的热情和冲动,但真正具有创业意识,并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是少之又少。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对策与建议

  (一)社会方面
  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稳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小企业承接着80%左右的新增就业人口,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财税、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鼓励企业设立新的岗位,为充分就业提供保障,从而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政府要当好“顾问”,为求职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一方面应积极为就业者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服务,开展个人职业素质测评等,帮助就业者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另一方面应通过现场发布、互联网发布和组织招聘会等方式,加强就业信息的公布,进一步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让高校毕业生了解更多就业信息。
  (二)学校方面
  1.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高校要坚持以学生成才、成长为本,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评估高校办学水平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不高将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招生规模。因此,各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首先建立和健全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或就业指导教研室;其次按照毕业生总数1:500规定配齐工作人员,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再次提供充足的经费,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必要的测试经费、科研经费、调查经费等;最后要提供必要办公场所和设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涉及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需要有一批专业化、职业化教师专注于就业指导工作,才能保证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在学校中选拔一批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人员组成专业队伍,其次从企业中聘请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顾问,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和培训,鼓励他们取得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水平。
  3.开展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特点实行分类、个性化指导,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及早确立择业方向,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就业素质培养和训练。培养大学生对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尊重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权,引导学生在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始终。对于大一学生应结合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环境认知,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学习该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以及该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定位,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二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校友到校做报告,帮助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及职业的认知,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对于大三的学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拓宽知识面,考取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求职技能,为择业做好准备,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竞争力。为大四的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并加强择业能力和技巧的训练等,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面对面的咨询交流、电话沟通、网络答疑、手机短信及科学的测评等手段,帮助学生分析个人发展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职业选择、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创业等方面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4.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向广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请进来,走出去”,积极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及生源较多的省市企业联系,积极筹办毕业生人才供需见面会;与政府和社会等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最大限度拓宽就业领域;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人力资源供需情况,便于双向选择。
  5.结合专业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就业指导效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就业指导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并广泛建立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查找自身的不足,从而有效地完善自我,以适应职业需求。
  (三)个人方面
  1.树立自主择业观念。高校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社会需求主动选择职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和家长的安排,高校毕业生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就业政策并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推介自己。
  2.树立创业就是就业的观念。所谓创业就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创业是一个复杂、艰辛的历程,大学生在校时就应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创业素质,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进而享受创业和创新所带来的无穷乐趣。高校毕业生要树立创业就是就业的观念,第一,创业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它并不是名人名家的专利,所创的业虽有大小之分,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问题在于我们敢不敢去创;第二,创业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不是前人把所有的创业机会都占去了,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创业之路,关键是能否具备发现机会的慧眼和把握机会的能力;第三,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创业能力是在书本上学不会的,它只有通过实际去做,才能真正构成自我素质的组成部分。世上没有一个人学会了创业的全部知识再去创业,或者理论成熟了就能获取辉煌的成就。
  3.树立理性的择业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客观存在的,国家的支持与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个人的努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理性的择业观,首先要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国家需要第一的观念;树立报效祖国,责无旁贷,从基层做起,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最终在社会的舞台上有所作为。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