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语言学 英语教学 应用
论文摘要:英语语言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分析英语语言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专业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促进英语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语言学的学习和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都有关联,并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分析语言学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各方面的应用。
英语语言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定为: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把已有的语言知识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将语言学课程开设在高年级的大三的某学期,学时也多为36课时。而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低年级阶段的语音,基础英语,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等课程学习,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将语言学的课程看成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理论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出现畏难情绪,而其实英语语言学课程对于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来说都有积极的作用,能巩固且提高学生的综合的系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高校英语语言学课程多选用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为教材。本文以此书为例,分析语言学的学习和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语言学教程》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共分为12个章节,分别为引言,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言与认知,语言文化和社会,语用学,语言和文学,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流派。既包括了语言学的核心基本理论--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又能从宏观的角度涉及到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文学,文化,计算机,外语教学,流派等。教材试图以浅近、通俗、趣味为主,并尽量反映出近十余年来在语言学领域中的新的进展。
语言学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语言以及语言的特点。在高校的高年级阶段会进入第二外语的学习阶段,学生总会在选择何种外语时,提出各种疑问,最常见的就是“这种二外是不是比那种简单?”之类的问题。而通过语言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语言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从任意性,二重性,移位性,创造性,文化传播性等角度来看,每一种语言都具有相同的这些区别特征,所以其实不存在哪种语言更简单或者更难的现象。
从语音的角度来说,虽然在大一阶段就设置有语音课,但是教师的教学通常只注重学生的跟读,而没有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英语语音的正确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学生更多的知识通过听力识别教师的语音,并采取老师读一遍学生复述一遍的方式,这样部分学生其实根本没有真正掌握语音的正确发音,甚至因为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还带有浓重的口音,这样不仅达不到语音课的目的,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听力、口语等能力的培养。通过语言学课程的语音章节的系统全面的学习,学生能通过熟记发音器官的名称及其作用,对英语语音的发音部位、方式、特点进行描述,并对其进行分类,从而纠正自己的发音。
从语义上来看,语义学这个章节重点讲到“意义”的七种意义。学生在记忆单词的词义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一词多义或者同形异义的词往往只记得第一个义项,而通过这一章节的归类—-- 连锁型或者发射型,能使学生更好地记忆词义,也是从另一个侧面扩大了学生的单词量。
就句法学来说,了解英语的主要句型、句法特点、句子的生成与转换规则等,对于深入了解英语的结构特性、提高句子组织的能力、理清繁杂的句子结构都有巨大的帮助。
从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来看。在英语专业的高年级阶段会有英美文学类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存在阅读量不够的问题,或者即使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但却不懂得如何分析作品。而语言学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分类别讲解了散文,诗歌,小说,喜剧等类别的赏析技巧。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的文学作品,能让学生有更浓厚的文学知识学习兴趣。
而语言学最后所涉及到的语言和流派等知识,体现出西方语言学研究中的许多新成果,如有关功能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体学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的研究成果。因为受学时的限制,部分章节采用学生课后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这样既加强了基础训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课外阅读、思考、研究和写作实践的综合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
综上所述,英语语言学课程并不是一门孤立的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而是和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的课程。将语言学相关知识运用到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中去,就一定能从中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