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大班教学 课程改革
论文摘 要: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和实践着课程改革,尤其是理工科的课程改革,更是如荼如火。但是,对于很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改革,却鲜少人问津。本文对《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经济学基础》课在高职院校中,它是属于基础课程。很多老师在上这门课时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大部分的时间对课本中概念、特征、成因、规律等内容进行逐一的讲授,并通过作业练习、考试考查的方法迫使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通过讲授知识,控制课堂,把讲台当成自己表演的天地;而学生就在下面被迫的听讲,跟着老师的步骤学习,看着老师热情洋溢的表演,却无法融入,甚至在玩手机、讲话、睡觉等。这样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很多课本上的知识,但却使学生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完试就全都忘记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了问题,往往都是手足无措,无法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用",能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相对来说理论性比较强。我主要以案例法和讲授法为主,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和读书指导法为辅相结合运用。
经济学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常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的文章、新闻的图片和视频中选择选择适合我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比如讲到第五章成本分析中的机会成本时,我用了两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一是选用了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让大家分析追求爱情的机会成本;二是生活中的实例,假设你有10万元,你可以选择开精品店或超市、买股票来分析其中的机会成本。第九章市场失灵的内容中有个外部效应,我用我们学校为例进行分析是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垄断,刚好当时报纸上有电信企业垄断的新闻,于是我也把它引入到我的课程,作为我案例的素材。第十四章的宏观经济政策,恰逢开中央经济会议,我就以新闻视频作为我的素材来分析我们国家来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都直接采用案例教学法,我的授课经验而言,案例教学法和讲授法相结合效果也是非常好。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方法是最没有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这种。可他的一些特点也是其他任何教学法所无法媲美的优势,比如说它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信息准确而快速的传递给学生。所以我常用它来讲解一些明确的知识,如概念、规律、原则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单独使用的话效果都是不怎么好的,如果可以适当的搭配,取长补短的话就可以有意外的收获。我常把讲授法和练习法,讲完后给一些客观题进行练习,比如我讲到弹性系数这个内容时,我就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理解和应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讲完基本的知识后前后几个人小组讨论几分钟并得出结论,或者是以宿舍为组课后讨论,下节课分享结论;讲授法和谈话法,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搭配使用。期间并且多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找些图片、视频等一并使用。我们的学生都是90后的,他们的接触面广,信息量大,崇尚个性化。直接而单一的讲授法对他们而言是最枯燥的。我们可以花多点时间在PPT的制作上;或者是多用视频、动画结合;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使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细节:1、教师对本门课程要非常熟练,这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基本前提。但是同时我们要改变一个思想上的误区,我们是教学生这门课程的内容,而不是教学生这本书,每个作者编书时的角度不一样,内容也会有很多出入,可是,根本的课程内容是不会变的。案例教学法尽管与传统教学法存在差异,但同样重视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教师必须熟悉课程内容,才能够选择恰当的案例,并能够设计出讨论的框架,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探索、发现和应用知识。2、教师自己角色的定位,不是主角,只是引导者;3、不要想着如何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发言;4、多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过去“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现在“教师做导演,学生是演员”。由此可见,教改首先应该是教师思想上的改革,其次才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坚.余文森.徐友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基础教育课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