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行政论文 > 行政理论
行政理论: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困境分析
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困境分析
| 文章出自:职称论文网 | 编辑:历史论文 | 点击: | 2014-12-21 21:02:16 |

 摘要: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案例教学发展相对滞后的今天,仍然在案例的选取和对案例教学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对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行政管理 案例教学 实践课程 教学模式
  
  行政管理不仅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也是一个广阔的实践领域。学科专业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该学科专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对实践高度依赖性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行政管理学科教学要从实际问题出发,科学运用理论,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解决。鉴于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行政管理学的授课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主张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法,尤其是将案例教学方法引进课堂,甚至专门开设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科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弥补传统灌输教学模式的缺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因此,结合教学实践深刻分析其问题所在,对于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一、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第一,对课程的定位不清晰。基于案例教学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案例分析课程的重要性,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只是将其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甚至在培养方案中完全没有体现,仅靠专业授课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之余作为课堂的补充或者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培养方案的设置缺失将会严重影响授课教师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一方面,他们认为专业选修课程不似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那般受上级领导重视,备课较为随意;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认为专业选修课程不那么重要,可听可不听,期末考核时认真准备一篇论文即可应付了事,甚至是“皆大欢喜”;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由自己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科学分析的信心不足。事实证明,一次成熟的案例分析课程,无论是备课、授课还是听课,都较之传统的理论授课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付出更多的努力,从中收获的幸福感也较之任何一次传统教学来得更真切。
  第二,对新的教学关系概念模糊。在行政管理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只需根据不同的案例类型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引导和控制好课堂的讨论方向,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讨论结束后对学生中的一些代表性的看法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使一些观点得到升华,以总结或完善案例的教学分析。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常常出现由于学生和教师对新的教学关系认识不清而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的现象。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在介绍案例分析课程性质和教师与学生的新职责时,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笔者告诉学生,案例分析是一门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转换角色,教师由“演讲者”变为“引导者”,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生则认为,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就是教授知识,让学生担任课程的主体角色,是教师不务正业的表现。当然,也有授课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常常在案例教学中不善于担当“引导者”的角色,甚至“情不自禁”地回归“演讲者”角色,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案例的选取困难重重
  首先,既有案例数量有限。有资料显示,哈佛大学两年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生要接受800个案例的分析与训练,案例教学法培养了众多商界精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则搜集了1300多个教学案例,供学生在学习期间使用。可见,“教学案例已发展为有效地主流指导工具”1。相对而言,目前国内可以找到的公共行政案例教材并不是很多,案例数量也极其有限,这就给案例分析课程教师增加了授课的难度。众所周知,对于一次案例分析课来说,选取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国家和各个高校都应该加大对行政管理案例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出版更多更好的高质量案例教材,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要尽快建立一个可实现资源共享的行政管理案例信息库。
  其次,既有案例质量不高,来源单一。小劳伦斯·E·列恩说:“为高度专业化的主题或为一个特殊国家或地区及特殊主题寻求案例是非常困难的。”2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要求教师选取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等特征。而现有的教学案例很难同时满足以上特征,往往呈现出“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单一型案例多,复合型案例少”的现象。较早的案例和过多的二手资料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不真实的生疏感,难有置身其中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分析行政案例时比较容易产生心理拒绝意识;单一型案例适合用于讲授理论课程,或前置或后置于理论知识,起到引导或强化知识点的作用,而对于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独立的案例分析课程是不完全适用的。此外,现有的教学案例多数来源于报纸、刊物、书籍、特殊档案、网络、电台、电视台的节目等二手文字材料,来源相对单一,通过访问、座谈等形式调查得来的一手材料则少之又少。而当前作为案例原材料的新闻报道等常常是虚假不实的,有偿新闻、有偿报道大行其道,这就可能导致作为行政案例主要来源的新闻报道“失真”,进而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用。
  最后,几对突出矛盾亟待解决。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行政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应当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然而笔者经过长期教学与分析发现,现有的部分行政案例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学对象对课程的期望值或预期的教学效果矛盾突出,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有待于尽快解决。从案例的选取上,主要存在着如下几对矛盾:
  (1)热点还是经典。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群体,对实践性较强的行政案例分析课程的期望值很高,对即将接触的案例期望值更高,往往带着很强的好奇心翻开案例分析教材,然而现有的教材通常会让他们大失所望,因为案例教材中选取的案例往往是国内外较早发生的“经典”的案例。笔者针对教材在课前对教学对象做了一个小调查:在对91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有4%的学生表示对案例分析教材非常满意,7%的学生表示满意,11%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78%的学生则表示不满意。笔者继续对表示不满意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有34%的学生对教材中包含基础知识太少表示不满意,有55%的学生对教材中不含案例分析方法表示不满意,而对教材中所选案例年代较早表示不满意的学生则占到87%。此次调查充分表明教学对象对热点问题分析的期望值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经典案例。于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采用社会热点问题为分析对象,既能督促学生养成对社会热点问题持续关注的习惯,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热点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此举一经作出,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不仅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后面是否附带问题。陈瑞莲教授说:“行政案例的编写格式由标题、说明、正文、附件及分析思考题诸要素组成。”3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说明和附件等要素不一定会出现在每一个案例中,需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决定,而一个标准的案例最起码要包含标题、正文和分析思考题三个组成部分。分析思考题的设置,既可以保证案例的完整性,又可以增强分析的针对性。恰恰是这针对性的要求使笔者在实践教学中遭遇了尴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若干给定思考题已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引导员”和“指示牌”,这些问题很容易将学生引向一个思考方向,而使学生自动过滤了从其他角度分析的可能;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以回答好思考题为终极目标,这与案例分析课程以锻炼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首先,传统文化与教育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既不能在教科书中找到,也难以获得人人赞同的正确答案。而案例分析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情境,训练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靠批判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依赖课本、依赖教师的习惯,认为任何问题都有唯一标准答案;此外,在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被认为是和谐、礼貌、纪律、尊敬长者、忠诚、秩序等等,在公众场合对另一人的观点提出怀疑与批判性的质疑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在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熏陶下,多数学生对案例分析课程的参与度并不高,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敢或不愿对别人的观点说“不”。
  其次,小班上课的愿景与现有高校扩招政策产生冲突。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的案例分析课程,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克服惰性,积极参与组织课堂教学,最好先从小班上课做起,十几二十人组成的教学对象成为案例教学的理想愿景。然而,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在持续大幅扩招近十年后,200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放缓扩招步伐,2009年扩招幅度不会超过4%,2010年不超过3%。在扩招政策的背景下,在传统大班上课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如果高校不能充分重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则很难实现小班上课的愿景,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配套设施不健全。在案例教学中,教学场地的选择和教学设施的准备、布置非常重要。如前所述,目前开设案例分析课程的高校对案例教学的投资力度还远远不够,实验室、会议室建设没有纳入议事日程,多数学校在大班开课的前提下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教学,其效果差强人意。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场地要选择面积足够大的房间,最好是多媒体教室,其中要有书写和放置资料的位置,教师要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材料、教具和其他器材;为了便于学生发言,便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学场地的布局要尽可能地科学,使教师能够不受限制地走到每个学生面前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与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很便利地离开座位走到讲台前或其他学生面前,进行面向全班同学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当然,除了场地之外,还需要一些其他教学设施,主要包括电脑、投影仪、屏幕、电子教鞭、录像机、音响系统、写字板、记号笔、活动性图示和三角架等。此外,开发和使用案例教学系统软件对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和师生间的案例教学评估的可操作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缺乏对教师的培训。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起步较晚,行政管理案例教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仅有少数高校将案例分析课程纳入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这种现状使得能够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教师资源比较稀缺。现有教师在受教育阶段几乎都没有参与过案例教学,也缺少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更有甚者,在部分高校,案例分析课程几乎成为一块“烫手山芋”,无人敢接。作为一名案例教师,如果没有实践经验就没有信誉可言。对教师培训的缺失将严重阻碍案例教学的发展。因此,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尽快提高其案例教学的基本技能,一方面,可组织相关教师到其他高校参与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观摩活动,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也可安排一些行政管理专业相关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或参与政府的一些科研课题,弥补缺失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3]许吉.新公共管理范式下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张宗坪、宋敏.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4).
  [5]褚添有.简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8,(12).
  [6]张志胜.高校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