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察,这些资讯都是值得各位作者朋友参考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做研究了解,以便在职称的道路快速前行!
[摘 要] 本文论说了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及其发生的原因。[关键词] 参考文献;引文;引用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引用和参考过的有关文献。因为科学研究具有必然的继续性,后来者的研究需要竖立在先行者的研究功效之上,是以在文后标列出的参考文献,是论著自己的主要有机组成部门,它不只可以揭示科学成长的继续性和一连性,显示论著自己的学术内在和价钱,知足读者追溯查找文献的要求,为读者的进一步研究指引路子,而且也揭示了作者自身的学术素养,反映了作者在撰文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对比,社会科学研究更随意纰漏受社会、心理等多方面成分的影响,这在必然水平上也导致参考文献引用行为的复杂性,作者在选择行使文献信息时带有光鲜明显的主不雅观色彩,泛起了许多不良的引用行为。
1、挟名自重 仗势欺人
引用参考文献可以起到简化推理过程、供给论据、表征研究工作起点等浸染,凭借参考文献可以在必然水平上认识论著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正因如斯,一些作者就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拜倒在名人下,基本冷视论著主题,盲目地引用权威和名家的论著,处处从经典作品中追求依据,以此来抬高自己论著的地位。有时尽管某名人在相关论题上并没有专深研究,缺乏真知灼见,概念平平,甚至名人论说与作者论著的主题相差甚远,极不协调,但作者照样对其趋之若骛。这种拉年夜旗、扯虎皮、一味抱名人粗腿、以名人论说来证实自己的论点的引文,叫做崇引。就其本意来讲,作者是想行使名人的光环效应为自己脸上贴金,使自己的作品达到必然的条理,但因为它干扰了作者的正常表达,影响了作者的自力思虑手法,非但不能抬高论著的身价,反而在本色上降低了论著的品味。这种华而不实、颇具文革遗风的引用行为,在集体上给人一种俗气的感受。
2、王婆卖瓜 自我揄扬
研究发现,许多作者普及喜欢引用自己的论著。日常来说,从事某一学科专业研究的人员,若是其进行的研究具有持续性并络续有所打破,那么作者在揭橥新的研究功效时,或多或少要总结自己早期的论点,引用自己曩昔的论著。作者这种引用自己已揭橥论著的行为,在文献计量学上叫自引。自引最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把此刻的工作与先前的研究相联系,它显示了作者在某一专业研究上的轨迹与过程。因为引文具有评价作者功效与科研手法的浸染,在正常情形下,作品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就声名作者的科研手法越强、科研功效水平越高。许多作者就是行使了文献计量学上的这必然律,将自引酿成了自我揄扬、张扬的器械,致使许多自引行为变了味。一些作者经常将自己揭橥的、与其文章内容相干不年夜的作品全作为参考文献列出。更有些作者写文章纯粹是为了评职称,文章选题经常是东抓一把、西搔一下,文章之间基本不具备相关性,但作者照样将自己畴昔的文章悉数标出,唯恐他人不知道他还揭橥过一些文章。这种待遇炫耀自己学术功效、扩年夜自己学术影响的引用行为,其引文与著文并没有本色上的联系,它违反了设立参考文献的素质目的,是一种垃圾引文。
3、做贼心虚 引而不标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继续性,引用前人已有的研究功效,可以裁减许多不需要的频频劳动,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在更高的起点长进行,取得更新更高的成就。社科学术成长至今,已经不概略与先行者的研究完全脱钩,任何一种学术概念,都有对他人研究功效的借鉴,否则它就脱离了整个的学术成长轨道,生怕算不上真正的学术研究。是以,作者在撰文时,对于给自己的作品供给事实、数据等依据以及给自己带来主要启发、对自己有主要借鉴浸染的文献应该认当真真地列出。这样做不只钩勒了科学研究的成长脉络,揭示了科学的内在联系,更主要的是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他人劳动功效的认可与尊敬,也体出了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水平。
然而,经研究证实,有相当数目的作品光鲜明显地采纳了他人的论说、领受和行使了他人的研究功效,然则并没有将其作为参考文献列出。一些文献计量学家将这种引用他人文献而未列出的行为称为漏引,也有些学者称之为暗引。发生漏引的原因许多,首要有以下几种:其一,作者偶然中疏忽漏失落了某些参考文献;其二,作者在汇集有关素材时,没有标明作品出处,甚至在引用时无法剖断其根源而不能在引文中将其列出;其三,作者对引文不正视,为图轻易省事,简单随意列几篇;其四,一些概念、理论、概念、数据等已成为作者自身的常识贮备、融入了作者的常识系统,对作者来说已成为根柢根底常识和根底常识,作者感受没有需要再将其标出。除此之外,漏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该作品的首要内容纯属剽窃剽窃,作者不敢标出某一篇或某几篇文献。
这种引而不列、吃肉不吐骨头的作品多是以拙劣的手法简单照搬别人的论说,其文章是用铰剪加浆糊或用电脑复制、剪切、粘贴拼集而成,概略是他人概念的用分歧的修辞方式表述出来,想让人无法判明作品与他人功效的界限,误感受文中概念为自己的立异。一旦列出参考文献,害怕他人顺藤摸瓜,从而披露马脚,考证出作者“文抄公”的真面目。在此刻的社会科学界,经常会发现许多著者尽管作品满枝、功效累累,但其作品的独创性却极差,有相当多论说是将众多的引文经过过程隐藏的形式揉杂在一路,用分歧的方式罗列组合炮制而成,里面基本没有自己的器械。作者的这种不良引用行为,不只是文风题目问题,也是科学道德题目问题,而且它也违反了著作权法。作者这样做,看似高深,但实则无异于掩耳盗铃,明眼人一看便知,并对其嗤之以鼻。
4、脚踏两船 耍滑偷懒
正确性、直接性与完整性是引用参考文献的根底要求。然而我国的一些社科工作者在其论著中所标出的参考文献,却并不是来自原始论著,作者本人也并没有亲身翻阅研读过全文,而他是在其余文献中发现别人曾经引用过这些文献,就直接当做自己论著中的参考文献转列出来。我们将这种没有获取引文完整内容,而从其余引用了该篇引文的中介文献中转录该引文内容的行为,叫做转引或间接引用。之所以会发生转引现象,根底上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缺乏严正当真和踏踏实实的科学立场,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他人所引用的资料里面包含的信息充沛完整,即使转引他人也发现不了,因而没有需要再去根究原始文献;二是作者耍滑偷懒,不愿辛苦去猎取核查原文。有人感受,对转引行为不应诘责质问,因为著者究竟?结果对所引用的内容给予了关注和研究。但细心剖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分说站不住脚,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转引行为都邑带来许多不良功效。
我们可以从中介文献对原始文献的引用范例来出手研究这个题目问题。按照成家水平,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显性引用和隐性引用。显性引用是指作者所引用的资料(概念、数据等)是原文中的直接语句,日常将其用双引号括起。隐性引用也叫意引,是指论著中所引用的资料不是带引号的原句原段,并非正确引用原文,而是作者用自己的措辞撮其年夜意综合而成,甚至有时作者引用某一文献并不是吸取原作的本意,而是借题施展用以表达自己的概念。若是引用的参考文献在中介文献中是以显性引用形式泛起的,那么因为穷困上下文之间的彼此联系,转引者很概略会生搬硬套、对其作断章取义式的年夜白;其余,中介文献还概略因为印刷错误、粗心年夜意等原因泛起纰谬,转引时如不核对原文必然会耳食之言。有研究者曾发现被引用文献在中介文献中是以隐性形式泛起的,那么纰谬的概略性的机遇就更多一些。因为二道手的材料不止是改动原文,而且经常虚溢新事,是以它经常是对原文的歪曲反映,而且跟着转引次数的增多,其引用部门在寄义上与原始文献泛起的偏离就越年夜。由此可见,转引是一种风险很年夜的不良引用行为,它极年夜地影响了论著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5、转移视线 混水摸鱼
从常理上讲,社科论著后背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应该是作者在撰文过程中曾经参考引用过的资料,作者没有需要将其余一些没有参考过的著述作为参考文献列出来。然则,若是对一些作者的文章与其文的参考文献做一下相关性对比研究,就会发现一种新鲜的现象:涉及文章的首要内容未见有参考文献,而文章后而所列出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却并无可落实之处。这种论著与参考文献之间相关度极其低下的引文行为,可以叫做非相关引用。非相关引用行为的泛起,是因为一些作者的科研手法低下,其文章的首要内容靠从他人论著中东挖西剪、再经由罗列组合而制造出来的。作者没有胆子将自己曾经剽窃剽窃过的文章列出来,那就就是自揭老底、自暴其丑,而是费尽心计心情地列出一些论题相似的文章,妄图将水搅混,让人误感受自己的文章是参考文后所列出的文献。这种有意制造噪音、搅浑视听的行为有必然的拐骗性,而且给文献计量工作者进行引文剖析带来了很年夜干扰,应该为严正的社科作者所不齿。
6、虚张声势 装点门面
从必然意义上讲,参考文献的局限可以决意论著水平的高卑。若是论著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局限较广、文种较多、时限较短,根底上可以声名作者获守信息的手法较强,资料据有对照周全,其立论的根柢根底结壮,视野坦荡,起点高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前沿性。
限于各类原因,并不是全数的作者都能做到这样,一些作者的信息源枯竭,真正引用的参考文献若仅限于少数几种,局限狭小,视野狭隘,很难能对所研究的论题作周全的熟悉,作者本人又缺乏积极的寻找精神,不愿进行艰辛的文献信息收集工作。然而作者心又有所不甘,出于策略考虑,他们就从其他论著后背所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抄取一些自感受有用的条目插手自己的文后。于是就泛起了这样的现象;对外语全无所闻的作者竟然参考年夜量多语种文献,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作者引用了许多网上资料等等,这种引文现象可以称之为声势引文。在这里,参考文献已失?了其素质上的意义,并未显示出它的真正目的和浸染,而是沦为了点缀、包装作品的一种手法。作者试图经过过程这种不正当方式给出一种错觉,让人误感受自己宏儒硕学,外语与策画机水平高深,引用的参考文献范例全、档次高、概念新,从而得出水涨船高,竖立在这些参考文献上的文章质量也必然错不了的感受。
7、溜须拍马 曲意凑趣儿
参考文献是对作者、文章和刊物等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的一个主要成分,某一期刊载文的被引频次对于该刊物能否被选入焦点期刊有很年夜影响,而经过过程剖析某篇作品被引用次数若干也可根底权衡该文的学术价钱。恰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作者为了达到揭橥文章的目的,不是从提高文章的质量入手,而是挖空心思,从参考文献上下功夫,专门将所投期刊上揭橥的文章以及该刊物编纂所撰写的作品作为参考文献在文后列出,虽然他并没有真正参考引用过这些作品。他自作多情地感受,这样做可以博得编纂的好感,进而能够增年夜文章被揭橥的机遇。其实,编纂倒不必然年夜白作者的忧?,但有些作者照样痴心不改,一种刊物揭橥不了,改投其余刊物时,他会将参考文献作一下更改。这种引用行为,可以称之为媚引。
以上这些不良的引用行为,极年夜地废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风气,对此必需接纳多种设施进行提防,尤其是作为科学看门人的编纂,在审稿时,除要对文章质量进行把关外,还应该对参考文献进行相关性剖析检察。
[参考文献] [1]叶新明.引文中伪引和漏引的机制剖析[J].中国藏书楼学报,1998,(1):72-74 .[2]陈希南,孙天启.浅析参考文献的寄义及其著录范例化[J].情报资料工作,2001,(1):49-52. [3]刘 青,张海波.引用行为初探[J].情报杂志,1999,(5):64-66 .[4]李锡初.藏书楼学论文文末参考文献所存在的题目问题[J].藏书楼论坛,1999,(3):33-35 .[5]梁春阳.关于社会科学文献引文剖析理论的思虑[J].藏书楼理论与实践,1997,(3):46-49 .[6]刘献平易近.略论图书情报学论文中的“参考文献”[J].现代情报,2001,(2):9-10 [7]刘 君.学术论著中的参考引文与常识产权题目问题探析[J].藏书楼,1997,(4):37-41 [8]凌兴珍.关于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题目问题[J].四川年夜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2-89 .[9]刘君玉.引文剖析的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87-89. [10]林蓉辉.引文剖析质疑[J].情报科学,1991,12(4):32-36 .[11]李洪建.引文质量节制的理论思虑[J].年夜学藏书楼学报,1996,(1):13-14 .[12]梁春阳.社科文献中的回嘴引文研究[J].中国藏书楼学报,1997,(5) [13]宋通亮.我国藏书楼学引文相关性研究[J].藏书楼杂志,1993,12(3):9-11 .[14]陈益君.期刊上中引文相关性的受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5,(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