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特殊场所,自其产生以来,一直都是知识传播以及各种文化、思想、理念汇集、交流、碰撞、融合、创新的重要场所。而各种学术的或非学术的报告会则是各种思想、理论、观念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许多高校举办各种报告会数量很多,但总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培育和繁荣高校报告文化,以增强报告效果、提高师生科学人文素养以及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高校;报告文化;培育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各种文化的聚集地,是社会的“思潮码头”,是各种创新的发源地,也是各种前沿思想、理论、观念交流的平台。而高校进行这些思想、观念交流的形式之一就是举办各种报告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告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报告文化繁荣与否,会直接影响报告所取得的效果。目前各高校举办报告会数量很多,但总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这种状况,试图在分析高校报告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发展高校报告文化,增强报告效果,提高师生科技素养和人文内涵,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高校报告及其作用
高校的报告会数量很多,类别也很多,本文按报告的主题,大致将高校报告分为以下几种:学术报告、形势报告、思想政治报告、健康教育报告、文学艺术报告等。学术报告主要是以各学科领域内的前沿问题、最新成果、发展趋势或者新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好的研究方法为主题所作的学术讲座。它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科研、学科和人才培养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各种学术报告既可以使师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研究,又可以给师生带来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大量的信息,以激发师生创新思维能力,拓宽研究领域。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高。形势报告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态势所作的分析或预测的报告。形势报告可以使师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新情况,提高对政治、经济的敏锐度,重新定位,找准自己发展的立足点。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成人和成才并重为原则,因此,思想政治报告、健康教育报告和文学艺术报告也是培养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此类报告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报告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都已充分认识到了“报告”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每年都会举办不少报告会,并且举办报告会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那些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的高校,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报告文化氛围,报告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没有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听报告者方面看,许多教师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专业空间,并未真正认识到学术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把听报告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紧张工作之余休息的过程,更不注重在报告会上和专家互动交流。
(2)从部分报告组织者方面看,组织报告带有任务观点的思想态度。有些高校给各二级单位下达指标,要求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必须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报告。有些二级单位领导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把报告的组织工作任务化、简单化,随意请来所谓的专家组织几场报告,这种报告自然是无质量可言的。
(3)从报告人角度讲,有些专家只善于闭门研究,可以把自己的学问做得很好,在某个学科领域有声望、有权威,但缺乏演讲表达的能力或不懂报告的艺术。所作的报告或者是“阳春白雪”型,或者是“空洞乏味”型。这种报告自然也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4)缺乏有力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任何事情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条件,专家的聘请和报告会所需的场地、设备以及学校对校内专家举行报告的理解和支持等都需要学校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一般来讲,学校比较重视外聘专家主讲的大型的报告会,而对于一些小型的、二级单位主办的或由本校专家学者主讲的报告会则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经济政策支持。这样既会影响报告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科研人员作报告的积极性。
(5)报告内容不够丰富。从对部分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高校所作报告主要以学术性报告居多,其他类型的报告相对较少。应该说高校对于学术报告的定位本是无可厚非的,这是由高校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笔者认为,学术报告固然重要,而其他报告在营造报告文化氛围和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大力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的同时也要进一步重视形势报告、思想政治报告、文化艺术报告等其它类型的报告。
三、培育良好的高校报告文化,提高师生科技素养和人文内涵
为了切实增强报告效果,更好地发挥高校报告活动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应该把培育良好的报告文化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目前在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办学者存在着相对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习俗文化等“软件”建设的倾向。[1]而高校报告文化恰恰也是人们的观念、制度以及习俗等文化的集中体现。下面笔者就就如何发展高校报告文化加以探讨。
首先笔者对什么叫“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即耕种土地,由此被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首先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提出来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此后,各种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目前已达两百余种,本文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教学科研中形成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氛围。因此本文将高校报告文化定义为在高校里自觉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进行碰撞交流,不断产生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浓厚氛围。
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报告已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繁荣与否,将直接反映一个高校学术生态、大众理念改善和更新的速度,反映高校综合发展的步伐,也反映高校对新观念新理念的接收融合和创新发展的程度。培育良好的报告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好的报告氛围,即在高校里,人们既有强烈的听报告的欲望,又有许多能满足这种欲望的高质量的报告,同时专家也有愿意与人交流,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展示给他人。笔者认为,培育和发展高校报告文化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1.以“宁缺毋滥”为原则,认真组织好每一场报告,形成报告的品牌效应
报告的质量高低是能否吸引听众的前提条件。只有认真组织好每一场报告会,把好每一场报告的质量关,才能在报告和听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逐渐使报告产生品牌效应。正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阅江论坛”和“金针讲堂”,凭借一次次高质量的精彩报告,就已逐渐产生了这种效果:举办一场报告会只需在网站和公告栏发出报告信息,师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会、听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请人做报告易,找人听报告难”的尴尬状况。
其次,好主题要配上好专家,也就是要找对报告人。前面笔者提到有些专家虽然学问做得很好,但不一定能做好报告,因此在选择报告专家的时候同样必须要调查研究、充分了解,聘请国内外既德高望重,又善于表达、善于交流的专家来作报告。因为只有那种既具有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见解又有艺术家般风趣幽默的演讲口才又平易近人的专家才会对听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报告才会取得好效果。找准了主题和报告人了,报告会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第三是要选取最佳报告形式。采用好的报告形式无疑会对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报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要有好的报告形式,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上说下听的模式,可以根据报告内容,灵活采取有效的形式。如果报告内容适合所有师生,则可组织大型报告会;如果报告的专业性很强,则可在小范围内进行,或者采取座谈的形式。而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报告会,都一定要重视互动交流环节。因为这种交流往往会使人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智慧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的。新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也可能是在这种偶得的灵感中形成的。一般报告会虽然也会安排互动环节,但这个环节往往是被匆匆安排在主讲人结束讲话之后的极短的时间内,主讲人和听众往往还没有真正进入交流状态,主持人就宣布因为时间关系报告会到此结束了。这样就使得重要的互动环节流于形式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报告效果,同时也会扼杀听众的积极性。
2.培养和保护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要培养师生听报告或作报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认为组织高质量的报告会是首要条件,此外还要采取一些其它措施。
(1)实行报告制度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万事总有个开始,有好的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虽然有好的报告,但如果不去听,就不会感受到报告带来的巨大好处。因此,在师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听报告或作报告的习惯之前,制定相关的报告制度和激励措施是有必要的。
学校可以对校科研机构、各院系部门、学术带头人等都作出相关规定:要求在一个学年内必须组织一定数量的报告会,并作为年终工作量考核的一项内容。对广大普通教师和学生则既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示给他人。对于受学校资助去参加学术会议的师生则要实行报告制度,即必须把参会后获得的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学术热点或个人感悟等以报告会的形式向校内师生及时传递。当然,举办这些活动时,学校要给予场地、设备乃至资金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对于在组织报告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如果一个学校从上到下、从单位到个人都参与了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则无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会促使人们对各种报告会的接受和认可。有利于逐步形成浓厚的报告文化氛围。
(2)推广采用学术交流新模式——学术月,增强学术氛围。学术交流在高校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术报告在高校各类报告中占着主导地位,因此通过增强学术交流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师生对报告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增强学校学术氛围的一种有效形式就是采用“学术月”的学术交流模式。[2]近年来,地区性、专门性的学术月活动已在一些地区和高校出现,在高校范围内对学术月的探索和实行,上海财经大学是起步较早,也是效果较好的一个先例。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月”活动的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学习推广。其具体做法是:校科研机构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构建全校性的学术交流平台,统筹全校的学术交流活动,把一年中的某一个月确定为学术交流月。在“学术月”里,主题就是学术交流,内容就是集中地、大量地举办各种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各院系必须提前向校科研机构报送“学术月”活动计划,然后由校科研机构负责对所有活动计划进行统筹管理、安排和宣传,各院系要广泛动员、积极参与,要确保所有教学科研人员和广大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术月”的各种学术活动中来。同时也要把“学术月”工作情况作为评估、考核院系及学术带头人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术月”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学术理论的交流与创新,又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从而极大地推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发展。
(3)坚持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双百”方针落到实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1956年4月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当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1956年5月26日,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强调:“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经提出,就在科学文化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也浓厚了。
这个方针的提出,虽然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但仍然是当今社会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须坚持的。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是在吸取和总结我国各历史阶段的科学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外国的科学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规律并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针,是一个确实能够繁荣我国科学和文化艺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方针。毛泽东在1957年 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在1957年 3月12日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方针。”“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因此,大到整个国家,小到各个学校和研究机构都必须要切切实实地坚持好这个方针。
当前有许多高校确实很好地贯彻了这个双百方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辟的“双百亭”,东北师范大学推出的“双百论坛”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既开阔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交流的氛围。但是还有许多高校虽然也喊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却并没有把这个方针贯彻落到实处,集中体现为学校没有为广大师生搭建出一个真正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一个学校如果不采取具体的措施,不开辟一些实际的论坛,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成为一种空话,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高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发展,还必须要创造条件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总结
当好的高校报告会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的时候,高校的报告文化也就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而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繁荣,也必将迎来高校报告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