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小学教科研工作现状及成因
1.现状
(1)部分学校对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复杂性认识不足,或者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教研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开展活动会分散教师精力,影响学校班级教育质量的提高,或者认为这项工作不是学校的事,学校没有能力开展,把这项工作推给教研部门。一些开展了此项工作的学校,也由于校长忙于其他事务,平时很少过问,放任自流,使一些专题研究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2)教研只是在少数学校和少数班级中进行,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班级还没有行动起来。而且,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处于落后状况,其教学质量较低也就可想而知。
(3)相当部分学校条件有限,制约了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一是一些学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研活动无法开展或很少开展;二是学校教师教材教法关没有过,对教学研究工作力不从心,教研工作只停留在听课、评课等一般形式上;三是学校师资与财力紧张,无法拿出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
(4)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教学研究,但缺乏总体上的规划和组织领导,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各学校教研工作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缺乏横向的、有机的联系,这种形式只能是就事论事,对从根本上调整与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等。
2.原因
(1)普通基层学校缺乏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指导,造成各自为战的局面,无法跳出“框框”开展教研工作。
(2)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一是一些校长认为只要学校教学质量能上去,教学研究不搞也可以;二是现在的校长应付的事情很多,无法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学校教研工作。
(3)部分教师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高,加上平时不善于学习、积累,了解外界教研动态不够,无力承担起这项工作。
(4)缺乏通盘考虑安排,没有总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存在着“锣要敲才响,事要催才抓”的现象。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科研工作现状的方法与对策
1.教研工作要结合学校实际进行
就学校教研工作而言,其重点应放在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上。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效果最终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把教学设想转化为教学效果的桥梁。教学办法和学生学法是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第一虚实结合,以虚带实,即一手抓教学思想的转变,一手抓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前者落实到后者上。第二大小结合,以小为主,采取小范围的大改,大范围的小改”,从实际出发,致力于小改小革,积小胜为大胜,从量变到质变。第三“三管齐下,重点推广”。三管指:实验、移植和推广,特别是要善于总结、善于推广。第四单项改革与整体性改革并举,由单项逐步过渡到整体。
一方面要有整体改革的设计和思路,另一方面要发动和组织教师广泛开展单项改革或专项研究。通过试验、提炼、筛选,把有效的经验配套成龙,以形成学科性的整体改革和年段性的整体改革,再进而组成纵横配套、前后贯通、课内外结合的全校性或区域性整体改革。
2.教研工作要着眼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教研工作要最终落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事实证明,教研与教师的业务素质成正比。教师承担了教研课题后,就要多方搜集信息资料,四处找人探讨交流,然后形成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课题承担者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迫使他不断查阅资料,以至拜师求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研究任务后,还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论文或实验报告,以便推广使用。随着研究过程各个环节的反复思考,一个最佳的研究方案形成了,新的一轮研究又开始了,形成教研的良性循环。这样,不论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还是教师的教研意识、教研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反过来,由于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能自如地遵循教学规律,辩证施教,对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
3.要重视校长在教研工作中的作用
校长参加教研工作,一是能起表率作用,更好地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形成全员介入的良好氛围;二是能使校长更好地把握全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情况,取得第一手材料,做到熟悉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继而形成学校的教研风格;三是能直接从教研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课题、值得推广的经验或存在的工作问题,促使这项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另外,校长最好要有自己的实验课研究,或是要参与学校某一课(组)的研究工作,担任其中的部分研究任务,这样既可融洽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又能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更好地全面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