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插话”现象 语言交流 师幼互动
插话也叫插嘴,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是在别人的谈话中插进去的语言。课堂中幼儿突然间冒出一句话,没有经过他人同意或者在不适当的场合随便插上几句,意为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插话”。对于课堂上幼儿的“插话”现象,教师随意判断学生的回答失误、无理取闹,就会无意中扼杀幼儿的个人见解,就会随着年龄增长丧失自信心、缺乏自主性。但是在课堂上不阻止这种现象,课堂教学就会受到干扰。
一、关于幼儿课堂“插话”现象的研究
幼教工作者在理性上也承认教育要以幼儿为主体,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受传统灌输教育的影响,往往把幼儿看成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忽视了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更多采用包办式、注入式、定型式等,使幼儿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消极状态,难以做到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的“对话”,在活动中幼儿得小心地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思考、表达,这主要源于师幼互动的不适宜。其互动往往表现为教师处于控制者地位、幼儿处于服从者地位,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的是维护规则、处理不适宜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教师控制过强,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成人化。一些教师因为缺少耐心和爱心,不懂得欣赏孩子,动辄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斥责为幼稚顽皮,轻则教训两句,重则大声喝斥,更有甚者还会体罚或变相体罚。二是物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无视幼儿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将幼儿看作是没有感情的泥塑木雕,即使有感情也是整齐划一的。三是奴化。一些教师要求幼儿绝对服从自己,对于教师的批评指责,不能有丝毫的不满和抗拒,常常武断地剥夺幼儿发表意见的权利。教师控制过强的教育势必造成幼儿主体性的缺失。
唐淑在对幼儿语言研究中也提出了有关课堂插话行为的内容,仅从对话角度要求幼儿“提出请求、回答、表达要求和见闻”等,在态度方面也只要求幼儿“愿意”、“有礼貌”,这是远远不够的。
幼儿必须学习更多的语用功能,如通过语言进行商量、提问、解释、赞美、安慰、邀请、拒绝、反对、评价、概括等,在态度上也应该是“积极和主动”。比如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老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教诗歌时,有的老师只是让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 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像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老师所规定的很小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只把幼儿当作教育的承受者,而不是参加者,即使幼儿参加,也只是根据教学要求作出反应,忽略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过于限制幼儿说话发言的权利,会遏制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因此,在语言教育中,我们要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训练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培养,让幼儿学得主动一些、活泼一些。
“儿童中心”就是要遵循自然,承认儿童的自然禀赋、兴趣、需要以及经验上的差异。“在学习中,学生现有的能力是开始阶段。”为了保证提高效率教育、教学的实现,教育者应把儿童视为教育的主体和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兴趣、态度和习惯,明确“教师所要做的事,是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使用他自己的力量”。笔者认为这句话就犹如教师对幼儿教学活动中插话现象的反应。
二、笔者进行的个案研究
笔者在对岫岩满族自治县某幼儿园中班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班上有一位幼儿叫轩轩,是个淘气的小孩,他的知识面比其他幼儿宽广,但是他的自制能力比较差。上课时,老师以表演魔术进入情境,说明红颜色与蓝颜色会变绿色,在展示红颜色水称红宝宝时,轩轩小朋友又插话了:“老师,那个红色宝宝是宝宝流出的红血呢。”说完神气地看了一下其他的幼儿,跟其他的幼儿开始有话题聊天了。轩轩迫不及待地争先回答,别的幼儿懂得规矩的举起手争取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才回答,轩轩可不行,他的想法跟别的幼儿不一样。当时老师脸色差点像火山爆发般,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马上叫全班幼儿安静,开始变魔术。课后教师看到那双稚嫩的眼神,想发火的心降了下来,耐心地对轩轩说以后在课堂中不要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轩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三、研究评论
笔者认为把幼儿课堂“插话”现象的行为理论放到课堂教学具体环境中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做出决策,是一种比较新的实践研究,同时也具有研究的创新价值。笔者进行的个案研究中可以看出“插话”现象的幼儿表现欲非常强,他的插话现象可以带动全班幼儿议论纷纷,甚至让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有所降低。但由于中班幼儿这个时候的好奇心特别强,制止会丧失他的表现欲,但是又不能让他处于我行我素状态。因此,对这种现象应正确看待,做出正确分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