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物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创造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属于核心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思维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中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这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时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应当肩负的任务之一.物理学是研究宇宙物质存在的各种基本形式的性质、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规律以及内部结构的学科.物理学产生、发展的过程,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发明,本身就是创新思维典型生动的范例.中学物理教学对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起着关键作用,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
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能力恩格斯认为:思维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科学家们正由于长期艰苦的观察学习和思维,才有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运用数学知识,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牛顿又从开普勒三定律的"引力"概念中,通过多年的观察、学习和思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物理学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处处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使学生养成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留出思维空间,追踪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德国戈·海纳特曾说:"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者解决方法都会阻碍学生努力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阐述不要轻率地直接给出结论,应留出思维空间,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猜测、论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加强问题的解决过程训练,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研究图示的小球要从斜轨的多高处静止滑下,才能使小球通过圆环的最高点使之作圆周运动时,我并没有马上给解答,而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猜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学生联想到机械能守恒,马上脱口而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行不行",我们用实验来检验.实验结果与学生猜想相差甚远.学生看到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时,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愿望,他们要求老师再次实验.他们经过仔细观察、思考,联想到前面学的圆周运动的有关知识,明白了小球若要通过圆环最高点,必须要有一个最小速度.这种留出思维空间,让学生猜想、思考、实验验证,比由老师直接讲虽然费时多一点,但学生好奇心大增,思维活跃,暴露了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不为传统的观念、传统思想所束缚,他们能够从事物的反面、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许多科学家往往在逆向思维中敲开了发明创造的大门.例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奥斯特的电产生磁现象中得到启发,从反向思维思考,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不能生电呢?经过十年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理论.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如习题"子弹垂直穿过三块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的厚度相同的木板,并刚好能穿透第三块,设子弹在三块木板中受到的阻力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用的时间比应等于多少"?这道题我们既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思维,也可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把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看作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用相同位移内的时间比解之.这样,不仅化难为易,也训练了学生应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可以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执果索因.在学生实验时鼓励他们探索新的实验途径,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索、发现.
结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物理教材涉及到几十位物理学家,他们取得伟大成就时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构思的精妙绝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教育方法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素材.例如,经典物理学家的奠基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论断的批判,法拉第潜心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精神,卢瑟福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用实验方法否定老师的原子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学说等等.通过介绍科学家可贵的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对人类贡献的事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劳动,只有老师创造性的教学,才能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小编提示,此条信息值得各位公考朋友参考,所以希望朋友们多了解关注,在职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自己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