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级职称面试评审工作初探周丹军人才评价与选拔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面试是当今选拔性测评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内传统选人用人较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是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评定中极具决定性的环节。然而,由于面试机构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所采取的方法与形式不同,往往导致评价不一,结果相左,出现信度不够、效度不高等多种弊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面试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逐步完善的对策与建议供同道参考。
面试设计与形式缺陷晋升高级职称的面试考核主要是通过面谈形式让专家对晋升者进行一次能力与素质的分析。它要求被评审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内容和本人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进行较系统的描述和说明,由相关专业人士根据任职者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任职资格分析,借此鉴定被评审人员是否具备胜任新职务所应有的品德、知识、能力、经验、资历、创新、创造潜能、乃至团队合作精神,并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价。因此,面试结果是决定被评审者能否顺利晋升的关键。
然而,由于评审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设计与形式欠缺,导致评价不一而直接影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在专业职称评审中,多选择有一定年资的高级职称者承担主试工作,他们在某些专业领域是佼佼者,但在人才测评领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欠缺。一位合格的主试者不仅取决于他的学术职称和年资;取决于其本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阅历与实践经验;更取决于他能否熟练地掌握运用各种面试技巧;具备爱才、惜才、容才与发现人才的灼见;具有客观、公正、思辨的工作作风。同时,面试的结果还因面试的形式不同而各异,所选择的模式化面谈、问题式面谈、引导式面谈,还是压力式面谈形式所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面试的形式要相对规范,要力避主试者以审问者自居,所提问题也要力避随机性。既要防范提问符合应试者情况时出现越答越有信心,越答越流畅而越显自信的倾向,也要防范提出较生疏的问题时应试者出现慌题而答非所问的倾向,上述两种倾向越突出越难以真实地反映应试对象的实际水准。况且要在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面试时间内对一个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做出较客观的评价是十分困难的。只有面试的形式相对统一,程序相对规范,主试者才能在制度框架下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应试者,其评价标准与差异才不至于过分悬殊。
面试程序与内容缺陷面试的程序与内容力求根据被试者专业岗位任职必备条件制定相对统一的范本,不能局限于本人所提交论文的某些观点展开提问式答辩,最好能根据不同专业岗位特点设计相对规范的面试提纲、设置相对合理的面试时间,并尽量在有限的时间让被试者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在专业领域的建树与特点。主试者要在多倾听的前提下采用引导性提问,同时要意识到个人指导语、声调速度、面部表情对被试者都将产生某种暗示与影响;另外,面试时间不能安排太紧、面试地点不宜安排太远、面试环境一定要安静温馨,以减少应试者心理压力,主试者只有把握面试的内容并逐步引向深入,才能达到对应试者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又避免不必要的盘查。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经验与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而能力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快与慢、难与易、深与浅及巩固程度的根本。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能力考查应当列入面试主题之一,至于智能结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人格特质、职业倾向、发展潜力等则应列入必查选项。只有面试程序规范、内容涵盖面广,才能通过面试既大家谈32厦门科技 1/2006发现某些人才的综合素质,又能发现某些专才的特质,利于人才的发掘与脱颖。
面试评价工作的缺陷各地高评委多由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组成专家库,由于专家库成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在面试评价中难以克服专家从各自角色出发,按个人的专业兴趣、价值取向、思维定势表达自己的见解;较难做到因人制宜,因专业制宜,进行人才间与区域间的横向比较;难以克服在高评委与应试者之间因同地区、同专业、同岗位、同单位、同科室乃至个人亲疏好恶利害关系而发表不同意见;难以避免对某些有争议的人才未能展开充分的讨论而简单地采取加权平均分或票决制;同样也很难克服高评委成员存在附和主试者的心理,出现有些专家虽对评价意见持有不同看法,但又碍于面子而以弃权行使“公正”
论文发表,一定要选择评职要求的符合的期刊,如行业,级别等,以免做无用功!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