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论文:怎样提高素描水平-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基础的东西解决了,就有了梯子,有了梯子只要你有激情就能爬到新的高度。
学生素描到一定阶段后,水平容易停留在一个位置,画不下去。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一、长期作业训练,使学生不得不深入下去
由于学生平时多做短期训练,如半天或者,3、4小时作画,形成了只注意找大的“区别”,而忽略了小的“区别”,或者小的 “区别”不够深入。他们的画通常整体效果可以,但是局部深入总是欠缺,乍一看,效果不错,大的黑、白、灰关系分明,但是细看之下,缺乏细节,画面犯“空”。由于长时间重复这个过程,难以提升。根据这种情况,我选择让学生进行长期作业,使得他们不得不分析深入,不然就会无事可做。使得他们习惯在统一色调中寻找出轻微的差异去不断充实局部的内容,这些局部再不断的以一定的比例或者层次关系组织起来充实着整体画面。
二、临摹一些刻画比较深入的大师作品,要临摹的“逼真”
要求学生画得深入精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我选择了一些刻画深入的范画,让学生进行临摹训练,具体做法是:
(一)对临
要求他们对照范画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临摹,临摹要逼真,不能差不多,临摹到一定阶段后,要提醒他们,启发灵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二)用“中心突破法”去临摹
面对范画庞杂的细节,有人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人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去临,临到中途,由于各种细节的干扰,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怎样排除干扰,寻找细节,我的教法是:用一张很大的报纸盖住范画,从中间撕开一个小洞。把这一部分临好,再把洞继续扩大,不断撕大,直到完成,有人说不能生搬硬套,其实画画的开始像唱歌一样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结果效果非常的不错,学生们懂得寻找细微的变化了 。素描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画小稿、“排队”
在深入刻画过程中,有的学生之注意局部深入。企求一次将细节画“绝”而忽略的整体,并使得做法速度变慢,做法顺序紊乱。画面出现了个个都一样,又有“灰”“花”中心不突出等毛病,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的做法是:
(一)画小稿
学生每做一个长期作业前,都要先凭第一印象快速的画一个小素描稿,形不要求细而只求大关系准。强调用大的色块找出大的黑、白、灰关系,或用铅笔尖侧涂,或者用海绵、软布、软纸涂抹,只求大的黑、白、灰、层次,和速度,明暗交界线等关键地方笔尖直立进行强调。在基本关系中略做深入刻画。我认为第一印象是最鲜明的,作画时间长了反应会迟钝。容易被动地抄调子而忽略了整体。小素描稿不但为大作业在构思、色调等方面探路,而且在深入刻画时对照小稿会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整体效果和中心焦点的突出。
(二)排队
排队时深入刻画精心塑造的号方法,一副素描的 黑、白、灰层次可以排个先后顺序。每个局部的虚实成都也可以分出个级差。哪最亮,哪最暗,哪最实,哪最虚,哪最方,哪最圆,哪最硬,哪最软等排个序列。第一是中心焦点,即视觉习惯形成的,结构中最有特征,又最能展示形体与空间部位的画幅前景接近中心部位。刻画时可从这开始,向四周波及,然后再回到这里,如此循环往复逐渐推进,画面就深入进去了。排队过程也是强迫学生比较地看,整体地看,有中心焦点地看的过程。我让学生习惯性把眼睛眯起来感受大关系,减弱处于暗部和亮部的细节,感受提炼过的黑、白、灰,并拉大大关系如物体与背景、物体亮部与暗部预防“灰”。缩小小关系如同处于亮部或者暗部中的小色调可以有区别,但接近一点,预防“灰”。对中心焦点偏心一点,着力刻画一下。学生按照我这个法子去做,深入刻画感到不难了。
四、在写生中引入数码教学
学生素描水平不能再提高,有的是观察捕捉能力不够强,对此我在写生中用数码相机拍下照片发给学生,或在多媒体播放,学生将自己的素描作品与实际照片相对比,一眼就看出了自己捕捉形象方面的问题。
五、强调明暗交界线
深入过程中,学生画面常会变“平”,这往往是明暗交界线缺少刻画,明暗交界线是形体本身的体面转折所形成的明与暗的交界,这种转折有过度面给予缓冲,转折平缓过渡面大些,转折陡峭过渡面小些。正是这个明暗过渡才更典型地体现着形体自身提及特征。表面体积的关节就在这条线上,他是形体唯一不受光的冲刷而阴影又无法吞没的部分,着重科幻这里对加强体积感往往事半功倍。
六、特殊光照下教会他们减“阴”强“影”
在处于正面顺光,逆光,或两面来光等特殊光照下,光影常把学生带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强调形体结构,学会触摸式素描,善于排除光影不必要的干扰,减薄太暗的“阴”或者加强不足的 影。
七、默画
提高素描水平,我认为写生后再默画一次是个号方法。一幅素描作品画出来,还不算是“果”,留在记忆里的东西才是“果”。要想检查一下收获多少,最好的是在默画一次,这个收获对今后的写生自觉不自觉的起到重要作用。假如写生过程是照抄毫无理解的过程,默画时势必无从下手。
六、复习,夯实基础
很多学生素描水平不见提高,除了面对写生物不能“动情”外。大多是基础没有夯实。如:观察方法,按部就班作画习惯,物体边缘线与背景关系及虚实处理,透视,比例,不同角度的面的表现等等,需要回过头来夯实一下。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基础的东西解决了,就有了梯子,有了梯子只要你有激情就能爬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