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
产业集群理论其实并不是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曾经对这种现象做出过相当精彩的论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在《经济学原理》(1920,第三版)中从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作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labor force pooling)、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马歇尔的用词是新思想和新主意的传播,后人总结为技术外溢)。后人在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时,总是要把马歇尔的三要素学说当做经典的论述。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聚集现象作出解释后,阿尔弗雷德·韦伯又从工业区位论角度对产业聚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概念。韦伯在《工业区位论》(1929)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聚集经济的形成、分类及其生产优势作了详尽的分析。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之后,产业集群理论却有相当长的时间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之外,这其间似乎只有经济地理学的文章在研究与产业集群有关的问题,这段时间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波特,1998)。这种情形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
1990年和1991年有两篇重要的文献刊出,改变了产业集群理论在经济学界处于边缘的状态,并渐渐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第一篇重要文献是迈克尔·波特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该论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同年波特以同样的题目出版了一本很厚的专著。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看,也许波特的这篇文献还不能算是纯经济理论文章,但他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是有开创性的,如聚集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所以,在其后10多年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无论是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地理方面的比较研究,很多学者都把波特的这篇文献以及他的后来的文献当做重要的引用成果(艾力森和格莱赛,1997;马丁,1998等)。
保罗·克鲁格曼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政治经济学期刊》1991年第3期)是一篇更有影响和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在这篇论文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简明而有效的(他自己本人称是简单的)关于中心-外围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克鲁格曼力图说明区域或地理在要素配置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core)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periphery)是农业地区,这种模型的形成及其效率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的聚集程度。可以说,克鲁格曼是继马歇尔之后第一位主流经济学家开始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常年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对产业聚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能够导致收益递增。由于克鲁格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加之他的这篇论文完全符合经济学的研究规范,所以,克鲁格曼和他的这篇论文大体上成了最近十来年产业集群研究引用最多的人物和成果。同年,克鲁格曼还出版了一本研究聚集经济的著作——《地理与贸易》,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也成了产业集群研究引用最多的学术文献之一。
1991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为自己树立了新经济地理学、新国际贸易理论和聚集经济学说代表人物的地位。除了这篇论文和精炼的专著外,克鲁格曼1990年代以来还发表了几部重要著作,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5年,克鲁格曼发表了《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一书,该书既是他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又是对他的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尤其是建立了关于聚集经济(可应用于产业集群)的新的模型。1999年,克鲁格曼和另外两位学者合作,发表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相当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因素,并完全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产业的集群和经济的聚集这些现象,这部著作在美国经济学界有较高的地位,在重要学术期刊上能见到该书的书评。
目前,研究产业集群的学术文献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理论性的文献,研究内容包括产业集群的概念、产生原因、决定性因素、集群的度量以及产业集群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均衡等;第二类是实证性或案例性的文献,主要是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产业聚集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既定对象是否存在集群现象,集群的程度有多高,以及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确定产业产业集群的原因。当然,这种分类只是一种大致的分类,有相当多的文献既有理论上的假设和模型,又有实证的详尽分析或比较研究。研究的方法基本上是纯经济学的方法,如用均衡、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的方法,有关产业集群或聚集经济的文章频繁刊登于一些最挑剔的经济学期刊上,如《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期刊》、《经济学季刊》、《城市经济学期刊》等。作为一个谁都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产业集群理论又回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了,并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度量
几乎每一位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群时,都要首先对这个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因为这个名词毕竟不同于价格、供给、需求这些大家熟知多年的字眼。主要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所谓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集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而组成。这些企业包括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生产配件的企业,生产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产业内服务的企业,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够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institutions),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波特,1998;高登和麦坎恩,1999)。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活动可以是前向的关联(forward linkage),也可以是后向的关联(backward linkage),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集群也是一种产业组织演变和发展的现象。经济学家发现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地存在于许多地区,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着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克鲁格曼,1991;艾立森和格莱塞,1997;费瑟,2001),而且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产业现象(伍得沃德,2000;亨得森,2001)。另外,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而言,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也更容易用经济学的语言和工具(计量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界主要是研究制造业或工业的集群现象。
和产业集群紧密相连的还有一个重要概念——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过去十多年中,在美国经济学界,直接以此为命题的研究文献似乎更多。根据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笔者发现在确定的研究对象上,产业集群与聚集经济在概念上并无多大的区别。实际上,在研究聚集经济的文献中,多数是以产业集群为具体研究内容的。两者的差异在于,聚集经济概念更加一般和抽象,产业集群则是聚集经济的一种形式或现象,或是聚集经济的一种新说法(西尔和布瑞诺,2000)。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聚集经济与研究产业集群基本上用的是相同的方法,应用的理论也是相同的,所以,在经济学家眼中,集群和聚集在经济意义上是一回事。
美国经济学家用较多的篇幅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度量问题,即如何测定某个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经济学文献中过去常见的度量方法是采用空间基尼系数(spatial Gini coefficient),即比较某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以及该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情况。其公式为:G=∑[,i](χ[,i]-S[,i])2,其中,G为基尼系数,χ[,i]是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i]是该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该方法的价值在于简便直观(可以很方便地把基尼系数转化成非常直观的图形),系数越高(最大值为1),表明集群值越大,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克鲁格曼、费尔曼等人就用这种方法测算美国制造业的集群程度(克鲁格曼1991;费尔曼,1996)。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不满足于这种简便但有缺陷的方法,正如艾尔森和格莱赛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中的一篇文章(1997)中所指出的,基尼系数大于零并不一定表明有集群现象存在,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差异。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存在着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可能就会造成该地区在该产业上有较高的吉尼系数,但实际上并无明显的集群现象出现,而只是产业组织的问题。换言之,基尼系数只能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情况,在应用领域有一定的缺陷,尽管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是集群的主要形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艾尔森和格莱赛(1997)提出了新的集群指数(the index of concentration),把产业组织的差异情况考虑了进去。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即存在大量中小企业时,这个指数和吉尼系数是完全一致的,在有垄断即大企业存在的情况下,这个指数则要求用(1-∑iχi2)去除吉尼系数,以消除企业规模过大使吉尼系数失真的结果。艾尔森和格莱赛的方法比克鲁格曼等人的方法有了改进和完善,目前,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使用艾尔森和格莱赛指数来测定产业的集群程度(罗森沃和斯壮基,2001;伍得沃得,1999)。
三、形成机理与竞争优势
研究产业集群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最关注的还是集群形成的原因及其内在机理,这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占了多数。马歇尔的三要素分析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贡献,现在仍有相当多的文献以这种分析为基础。克鲁格曼也认同马歇尔的三要素分析框架,但他对技术外溢这一多数人认为是最重要的集群形成原因却有些不以为然。他的观点是,技术外溢主要产生于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但美国历史上和当代产业集群的主体并不是高技术产业,而是一般制造业。另外,技术外溢一旦形成,其作用就不限于某个地区,而是会扩散到全国乃至世界(克鲁格曼,1986)。在克鲁格曼的眼光中,技术外溢很难模型化,计量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分析上更多地是一种假设、理论推断和案例研究。因此,他承认技术外溢存在,但不认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克鲁格曼,1991;1994)。与众人不同,历史事件(accidents of history)在克鲁格曼看来却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某个地区形成产业的集群,常常由于先有一个企业发展得很好,然后逐渐聚集起一批企业,至于为什么会有第一个企业则很可能是偶然的一个历史事情所决定的(克鲁格曼,1991;1999)。
不少学者并不同意克鲁格曼的这种分析。英国的两位学者宾治和亨瑞1998年发表文章,以英国的运动赛车产业集群为例,评析克鲁格曼关于产业集群和经济地理学的观点。他们通过对英国运动赛车产业集群的研究,认为“历史事件的说法”只是一种未深入到里层的分析,如果对像英国运动赛车产业这样的集群进行深入研究的话,一定会发现有复杂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宾治和亨瑞,1998)。概括而言,当代的主流理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集群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1.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不少产业在靠近自然资源的地方聚集。另外,企业总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这里面当然包括运输成本这一重要的成本因素,所以,同类企业比较容易在一个靠近市场、运输成本较为低廉的地方聚集。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基本上都属于自然的因素,与产业组织和竞争基本无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种自然性的因素在现在的产业集群中起的作用已经是相对次要的了。
2.规模经济与外部性。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和外部性(extermality)是经济学家讨论最多的关键性因素。相同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个地方,很大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在起作用。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即使是新加入的企业,也能得到各种技能的劳动力供给,而且,价格一定是最便宜的。外部性的分析更具有学理性,也更精炼和准确,其结果和规模经济分析是差不多的。先进入某个地区的企业在生产中会产生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如果这个企业规模很大的话,产生的外部性就更大,如为后进入的企业创造了生产和生活用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的获得渠道,甚至是生产地点的知名度,后来的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正面的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从而使自己无需经过市场交换就获得利益。所以,充分的外部性就足以使后来的企业聚集在原有的企业周围,产业集群就形成了。
3.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使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得到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延伸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技术服务业、专业销售公司、商业性印刷出版业、展览业、信息咨询业。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和案例的研究证明了大学、研究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对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波特,1998;高登和菲力普,2000;西尔和布瑞那,2001)。在这些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中,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专业服务市场,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出现。至于相关延伸产业的大量集中,则是和集群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追随客户使相关延伸产业被吸引到集群中来,二者是同时发展的。
4.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总是倾向于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的外国企业对后来的企业具有示范性,加上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有鼓励性政策,因此,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方先后出现了不同产业的集群。葡萄牙、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群的主要案例(波特,1990,1998;高登和菲力普,2000;劳尔,2001)。
5.企业家精神、制度与政府政策。企业家精神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兴趣点。为什么在几乎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有的地区却没有,仅用自然的、运输的、规模经济的因素已不足以说明,这时候企业家精神就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最先进入这个地区或在这个地区产业内的企业,领导人具备的企业家精神是吸引其他产业内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在周围的决定性因素,这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群时,都对这种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产业的集群提高了本地区产业与其他地区产业相比的竞争力。波特等人还把这种竞争力的提高应用到国家范围,认为产业集群是国家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波特,1990,1998;克鲁格曼,1991;雷科,1999;西尔和布瑞那,2000)。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driver of economy),是一种路径依赖(西尔和布瑞那,2000)。产业集群提高地区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竞争力,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是规模经济的长远效应;在产业集群中,企业能够保持收益递增,而在集群外的企业却没有这种优势(克鲁格曼,1991);二是加快技术创新,由于产业的聚集产生技术外溢,有利于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和改进。
有必要提到,也有的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的评价并不高,认为这些新理论并没有超越马歇尔和佩罗索的学说,称之为新瓶中的陈酒(哈里森,1991)。还有的经济学家不认同波特所建立的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认为竞争力的提高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兰西等,2001)。
四、几点简要评析和启示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业集群理论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经济学界迅速繁荣,应该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过去二三十年是产业集群急速发展的时期,使经济学界不得不关注这种现象。美国已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似乎已经超过了工业集中发展的时期,但据克鲁格曼测算(1991),区位基尼系数超过0.30的产业就有49个,其中最大的产业是再生橡胶产业,吉尼系数是0.50。按照克鲁格曼的研究,美国传统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高于高技术产业,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之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新兴工业化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更是有产业集群的特征。第二个原因是主流经济学界和经济地理学最近十几年呈现出交叉发展的迹象,尤其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区域和城市问题的研究很有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经常登在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的学术期刊上,这种学科的交融推进了相关的研究。第三个原因是克鲁格曼和波特这样知名经济学家或战略研究专家的特殊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引起了更多人的研究兴趣。
在学术理论上,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使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借鉴经济地理学或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同时又成功地把规模经济、外部性、竞争与垄断、产业关联这些经济概念应用到区域研究中。在实际应用上,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产业内的企业有意识地加强前向关联或后向关联以及提高产业的组织程度很有益处,有助于政府改善和调整产业政策,促进本地区或本国的产业提高效率。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在中国有规模的工业化早期,产业的发展完全没有尊重规模经济的规律,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外部性这样一种自然存在的经济利益,本来可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发展被完全计划式的产业布局所替代,其结果是产业效率的丧失和竞争力的低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浙江、广东和江苏的南部,通过市场的力量,逐渐出现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并表现出较高的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竞争能力。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采用模式研究的方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或其他什么模式等,这种模式性的研究往往容易陷于一种非经济学领域的政治性争论,而忽视产业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缺少对产业在地区聚集的内在规律的研究。如果说要研究属于经济学命题的制度问题的话,现在更应当研究制度因素在中国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企业家精神、乡土商业文化、家族制度、政府作用等。
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出路并不完全在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应当形成更多的专业化产业地区,并加快使现在的一些较为低级的产业集群过渡发展到组织化程度高的创新性的产业集群,这对于市场外向度越来越高的中国产业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① D.B.Audretsch & P.M.Feldman(1996),"R&D Spillover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ER,86(3):630-640.
② G.Ellison & E.L.Glaeser(1997),"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JPE,105(5):889-927.
③ B.Harrison,(1991)"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Regional Studies,26(5):469-483.
④ E.W.Hill(2000),"A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the Drivers Industrial Clusters: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4(1):65-96.
⑤ P.Krugman(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PE,99(3):483-499.
⑥ Krugman,P.et al.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99).
⑦ Paula et al.(2001)"Industry Clusters in Ireland:An Application of&nbs
[1] [2] 下一页
特别申明:本站的提供的论文数以万计,种类齐全,供朋友们作论文范文使用,请结合自己的的实际进行更好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