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职称论文格式:香港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浅析
国民经济职称论文格式:香港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浅析
| 文章出自:论文格式范文网 | 编辑:论文格式范文网 | 点击: | 2013-04-08 21:59:44 |

香港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浅析

    一、从IMD的指标体系看香港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优势
  香港是高度发达的城市型经济,虽然自然资源匮乏,但近40年来其经济总体上保持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也因此不断提升。迄至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国际竞争力已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名列前茅。但近几年来,香港国际竞争力大幅滑落。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2000年4月公布的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报,在参评的47个各国和地区中,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从1999年第七位猛跌至第十二位,这是自香港世界排序在1995~1998年保持四年获得第三位历史最好名次以来连续两年大幅滑落。世界经济论坛(WEF)2000年9月公布的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对香港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显示同样类似的结果:香港世界排序由1999年的第三位跌至第八位。但与此同时,根据IMD对香港国际竞争力八个大类指标的评价体系,以及结合其他一些著名国际组织对香港的评价,不难发现,香港许多指标排序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有的甚至没有下降反而上升,显示出在全球范围内香港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政府作用。政府政策有益于增强竞争力的程度。1992年以来,该项指标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二,并与第一名得分十分接近。香港一直采取以积极不干预为特色的政策取向,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迫使企业改进经营效率。政府的管理模式运转高效廉洁,利于企业充分及时地把握市场机会,有效地经营企业资源。从IMD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报所列出政府行政效率的11项指标看,香港在政治体制如何适应当今经济挑战,政府政策获得支持等五个项目上世界排序第二,在政府干涉不妨碍商业发展环境,官僚主义不妨碍商业发展等四个项目上跃居世界第一。2001年3月亚洲讯息报告的一项调查,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4个代表性的国家(地区)中,香港公务员是“最不官僚”的一支队伍。香港特区政府从容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后推出盈富基金等措施无不体现出政府高效果敢的经济管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和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国际化程度。这是通常衡量国家(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参与程度的指标。作为高度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香港经济的运行一直与国际经济息息相关。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市场准入、汇兑自由等经济领域,香港均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而充裕的外汇储备,优良的税务制度和货币政策等也易于同国际市场接轨。《财富》杂志对全球最适宜营商城市的评价中,香港从1999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一位。其他诸如美国卡托研究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从各个方面对香港国际化给予极高的评价。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出版的2001年报告都显示,香港经济自由度连续多年世界夺冠,从一个侧面表明其国际化程度占有较大国际竞争的现实优势。
  3.金融环境。该项指标用来评价国家(地区)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和金融服务的质量。香港是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其发达和成熟的资本市场与良好而有信誉的金融服务相结合,不仅具有满足企业需求变化的足够弹性,而且是冒险企业家投资的理想场所。同时香港为外国公司提供进入当地资本市场最平等的途径。外商在香港的投资收益相当可观,有价证券投资收益流入大于流出的增幅,都对外商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引人注目的是,金融环境一直是香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优势最为显著的一项指标,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金融环境世界排序不降反升,体现了香港金融环境国际竞争力上的现实优势。
  4.企业管理。这是评价企业管理在创新,赢利和责任方面有效程度的指标。香港企业在生产率,经营效率上表现相当出色。企业运行的商业环境良好,企业内部的运作管理和经营战略渐趋于成熟,表明其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香港企业管理指标世界排序一直稳居前第二位至第四位(个别年份除外)。亚洲金融危机后,该项指标虽然世界排序有所下降,但其世界排位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5.基础设施。这是评价国家(地区)基础设施能力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程度的指标。1992年以来该项指标波动较大,迄至1997年世界排序降至第十九位,之后逐渐回稳,亚洲金融危机后也依然保持相对稳定。香港基础设施世界排序相对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与指标本身设计存在的问题有关。例如计算机使用总量,计算机总功率及可耕田面积等总量指标对香港城市型经济体而言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香港基础设施竞争力被严重低估。事实上,从比较角度看,香港在亚太地区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通信系统已成为当今香港企业越来越不可缺少的方面。香港被誉为亚太地区的通讯中心,迄今信息产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使用。香港又是世界上首个拥有全数码系统电讯网络的城市,人均图文传真及移动电话使用率居世界第二,人均国际电讯使用率及传呼机拥有量居世界第一。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加大对香港城市路网,环境保护,资讯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些无疑将对未来几年内香港基础设施竞争力产生正面效应。
  此外,香港国民素质指标的现实表现虽不理想,1996年世界排名第22位。但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国民素质竞争力排序呈上升趋势,它将成为香港国际竞争力的潜在优势。综观IMD及其他国际机构对香港的综合评价表明:过去两年来,虽然香港国际竞争力有所减弱,但其现实优势及潜力仍不可低估,香港国际竞争力的领先地位不会因此动摇。
    二、香港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影响因素
  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在IMD和WEF2000年报告中大幅滑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香港科技创新相对落后。为了反映知识经济的到来,IMD和WEF对2000年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作出重大的调整。WEF在测量国际经济竞争性的指标构成中,加大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比重,列入了一个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技术开发能力与创业难易程度的“经济创造力指标”。并将其放在金融环境指标和国际化程度指标同等重要的地位。按照这种调整后的指标,2000年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与1999年相比发生较大变动,那些在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方面有较好基础的国家(地区),其国际竞争排序有较大幅度上升,如美国取代连续八年保持国际竞争第一的新加坡,新加坡则屈居第二。香港则由1999年的第三位下降到第八位。由于香港国际竞争力体系指标中金融环境和国际化程度这两项重要指标都没有发生突发性改变,因此,香港国际竞争力排序大幅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创造力指标表现较差。经济创造力指标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科学技术指标,另一部分是反映新企业创新难易程度的创业指标。从IMD历年报告分析看到,科学技术指标在香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1992~2000年其世界排序徘徊在第二十二到二十五位之间。以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研究与开发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额的比重、技术开发人力、研究机构数量等指标表示的科技开发能力来衡量,香港远远低于所有OECD国家及亚洲其他三小龙水平。过低的科研开发投资是香港科学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香港缺乏科技基础设施和忽视科技政策,截至1997年,港府实际过去每年对科技投资额年均仅占本地生产总值的0.03%,大大低于韩国的1.84%和新加坡的1.27%。而且,香港的教育偏重人文科学,投入到工学系的教育经费低于人文系,科学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科技人才长期严重不足。据最近香港资讯科技网络工程人员协会的统计资料,目前香港每年实际缺乏的资讯科技人才超过1.3万人,其中半数一般是大学学历的操作人员。这显然难以提高香港本地技术创新能力。除科学技术指标以外,WEF报告所设立的反映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难易程度的创业指标,香港的世界排序均落后于亚洲其他三小龙,这反映香港缺乏对中小企业创业的有力的支持,及其科技创新在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缺陷。
  其次是香港本地经济实力状况恶化。本地经济实力是香港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形势最为严峻的一项指标。1992年该项指标世界排序曾居于第4位,1997年排序降至第九位,1998年降至十七位,1999年更降至第二十五位。本地经济实力状况低迷,实际上暴露出香港经济增长所掩盖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香港营商成本昂贵。过去港英政府奉行稳健保守的财政政策,地价楼价相当昂贵,而且地产由几家财团垄断,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造成长期以来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过度炒作现象。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楼价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挤出泡沫成分,但目前的房产价格或出租价格仍在世界大都市中居第三和第二,豪宅价格更居世界首位。楼价居高不下,迫使企业不得不提高营商成本,削弱其竞争力。二是劳动成本较高。香港的通货膨胀几乎一直高于经济增长率。过去港英当局把加薪与通胀挂钩。因此香港工资年均增长大约在7%~10%,增长幅度要快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1998年起香港特区政府虽然停止加薪措施,但目前香港工资水平仍高于亚洲其他三小龙,比东南亚国家高两倍多。由于数年来工资上涨过快,使得香港的劳动成本远较其他竞争国家(地区)来得高,影响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香港虽然在两次转型中成功地在调整过程中实现经济的增长,但同时转型始终未能解决经济结构,新支柱产业和增长机制等问题,对香港国际竞争力带来不利的长期趋向。
  第三,香港经济在世界开放竞争中面临邻近转型发展中国家及亚洲其他三小龙的严峻挑战。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加快,知识经济更促进世界各国(地区)加紧进行经济战略调整与转型。中国内地以及临近的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其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对香港世界开放竞争中的地位提出严峻的挑战。例如2000年国际竞争力的八个大类指标体系中,新加坡有六项指标已经领先于香港,反映其转型进展顺利,在经济国际化,科技创新及人力资源上所具有的优势逐步转化为现实竞争力。与此相比较,香港的转型缓慢对其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凸显。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反映外贸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香港整体出口贸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不仅失去价格竞争力,而且连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也失去了竞争优势。香港略占优势,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玩具等大宗传统产品,越来越遇到劳动成本低的国家(地区)强有力的竞争,即使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产品也受到亚洲其他三小龙激烈的竞争,不断侵蚀其在西方市场上的占有率。
    三、为提升香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环境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同时,根据香港经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制订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的战略,作为香港长远的发展方向,为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的环境。
  1.建立创新体系,使科技为经济转型服务。特区政府制定了既长远又全面的发展高科技目标和规划。政府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协助政府拟定具体建议。之后又相继建立多个公营机构,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科技运用。香港工业科技中心先后推出科技创业培育计划、科技转移计划、研究与发展和服务计划。政府支持联合交易所成立创业板,作为新科技公司筹措资金的途径。政府拨款给创新及技术基金50亿港元,以促进企业把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政府通过建立创新体系,重构知识的生产、传递和转移以及知识的应用。在政府积极扶植和推动下,处在调整中的香港传统产业意识到发展高科技的迫切性,纷纷以务实的态度,采取合资、独资或收购重组等不同策略介入高科技领域,开发具有科技概念的产品,加快产业的调整转型。迄今为止,不到两年的时间,香港建立新的科技公司已达到2000家,网络公司更是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网络经济及其相关产业脱颖而出,香港已开始形成以颇具国际竞争力优势的资讯科技产业为特征和动力的经济体系。
  2.提供更加完整的技术基础设施,改善企业经营的商业环境。最近两年来,特区政府对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增长迅速,特别是对信息设备加大支援力度。2000~2005年,政府计划用于电讯基础的投资额达130亿港元。最近推出的“数码21新纪元”网站,是加快电讯基础的又一重大步骤,将进一步改善香港的商业环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3.改革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开拓创新是香港银行业长期以来保持旺盛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自去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主的资讯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香港银行业抓住新的机遇,致力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应运而生,有效拓展银行的经营空间。同时,去年银行业建立起了世界上首个推行外汇交易同步交收服务的机构,通过美元兑港币在亚洲时区内的即时同步结算,避免外汇交易上的结算风险,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也于2001年年底开始接通。这种无纸化的即时支付系统,大大改善了风险管理并提高了效率。最近政府公布即将取消“利率规则”,加快银行同业间的收购,重组,进一步促进市场开放,提高金融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4.增加教育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本。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高度重视教育的革新,强调香港的教育方针应是职业培训、国民教育、创意思维。政策的重点是建立优良的基础教育,着眼于未来。1998年政府拨款6200万港元,推出“跃进学校计划”,以创建富于开创性的学校改革之路;2000年创办全亚洲首创的“香港科技创意小学”,作为利用资讯科技教学,开放式教育制度的新尝试。政府要求从小学起的各级学校都要设立计算机课程,1999~2003年计划用于各级师范院校教师用电脑培训费高达29.14亿港元。与此同时,政府重视职工的技能培训,大力吸引海外优秀专业人员。香港正采取全面的人力资本政策,旨在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工队伍,以适应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5.加强与两岸四地特别是与内地的合作,是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香港国际竞争力在90年代前半期的不断提升,得益于80年代以来香港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而这种转型和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加强同内地的合作分不开的。因此,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无疑是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的明智选择。从近期看,香港与两岸四地特别是与内地合作有以下值得注意的动向:
  (1)提高香港与澳门、深圳的合作层次。香港与澳门的经济金融合作目前已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高阶段。香港与深圳在近年做好深港衔接的基础上,探索共同开发两地的接壤区域,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衔接,实现两地城市功能的合理分工与布局,进一步提高香港基础设施的竞争力。(二)香港注重与内地的科技合作。迄今为止,“前店后厂”仍然是香港与内地合作的主要形式。但一两年来,香港公司越来越注重与内地建立高科技合资公司,不再局限于利用内地廉价劳动力、土地及市场捷径,而是注意利用内地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商品化,以促进香港制造业的转型。
  在刚过去的2001年里,香港经济从谷底中回升,经济增长率达到1.6%。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实行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也日渐见效。据有着55年国际竞争力评价经验的IMD最近完成的“2001国际竞争力年报”,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从2000年的第十二位提升到第八位。其根据是,香港的GDP较上年上升10.5%,列49个国家(地区)之首。其中本地区经济实力这项指标从上年的第二十五位上升至第四位,包括生产力,劳动力市场,经济要素市场及管理方法等因素在内的营商效率也大幅提升,均显示香港的不少竞争力指标较上年有较大改善。另据IMD刚刚完成的“2002国际竞争力年报”,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从2001年的第八位又升至第六位,其升势仍未减弱,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

事业的成功,看看这条信息吧,别再说了,莫再等了,赢在职称资讯快人一步上。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