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绿色产业结构”新概念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值得重视的几点趋势
需求导向型的结构变动趋势将长期持续。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逐步推进中,消费需求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需求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日益凸显。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市场资源配置基础地位的不断强化,一般加工产品基本上将不再短缺,由此判断,需求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将长期持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对结构变动的约束功能日益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着眼于资源产出总量的增加,也应着眼于资源消耗量的减少,还要照顾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方面。概言之,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正转向全面覆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强化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的有机体的运转。
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功能增强。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既表现在其已有的实践上,也表现在其强劲的发展潜力方面。首先,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一些曲折,但总体上看,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深沪两市共有1229家公司上市,资本市场在以上市公司净资产方式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还提供了政府税收、企业的社会捐赠、消费者剩余等回报。其次,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成长较快,产业组织优化效果明显。我国一大批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形成或强化了品牌,迅速壮大了规模和提高了市场的地位,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组织的完善得到优化。再次,我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化率水平较低,即证券市场资本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仍然较低,资本市场继续扩大规模的空间可观,随着资本市场监管及其运作的不断完善,随着GDP总规模的增加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资源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功能会进一步增强。
信息产业成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最大的产业。虽然,以不同的产业划分标准计算出来的中国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不同,但从绝对值判断,信息产业增长超过所有其他产业的增长,是增长最快的产业,这是近年来产业结构变动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而且,随着生产和生活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产业会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与以往某种产业快速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增长的方式有所不同,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其他产业间数量结构的变动,还将对各个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生深刻影响,即可能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某种质的变化。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原则
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紧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追求经济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到追求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产业结构调整也应与时俱进。第一,继续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全方位结构调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吸收新成长劳动力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领域,无论是传统第三产业还是新兴的第三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二元经济的国情,我国城乡第三产业的开拓方式应有所不同,城市应以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为发展重点,农村则应因地制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情况,发展商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适应农民需求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这一要求意味着,一方面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另一方面,要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整个产业结构进行改造,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第四,强化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对限制性产业的企业提出明确的生态环境标准要求,对鼓励性产业的上市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按照国际惯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全球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产业结构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变得更为复杂。一方面,我国对特定产业实行的差别性保护和扶持将纳入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另一方面,按照国际惯例,以往一些垄断性和限制性产业,要逐步允许外资介入。这要求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把握全球与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发展的大势,在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充分利用参与国际分工的历史机遇,从中获得比较利益,提高我国产业的综合实力。
按照绿色产业结构基准调整产业结构。绿色产业结构,是以产业的社会福祉水平为基准评价的产业结构状况。主要包括下述内容:产业的绿色GDP水平,产业结构自我调整能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机功能等。按照这一基准调整产业结构的努力方向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节约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选择上,鼓励能够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废弃物产业的发展,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对产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第二,注重发展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稳定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关联作用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如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增加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亲和力,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建设与治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工作,并逐步减少和淘汰对生态和社会福祉呈现负效应的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要进一步强化市场需求导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问题较为明显,我国曾以解决上述问题为重点制定过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这些以解决产业供给能力不足、平衡产业比例关系为主要目标的结构调整措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成长,推进了对外经济和技术交流,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面对产业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有了较大改观,“瓶颈”产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得到较大缓解的新环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题,应强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产业政策也应由扶持和开发产业供给能力,转向促进市场开拓和培育市场需求上来
特别申明:本站的提供的论文数以万计,种类齐全,供朋友们作论文范文使用,请结合自己的的实际进行更好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