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企业研究院人力资源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研究院人力资源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文章出自:论文格式网 | 编辑:毕业论文 | 点击: | 2015-01-07 19:21:05 |

      摘要:激励运用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某研究院(文中简称:院)人力资源激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薪酬中固定部分的比例,完善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实行岗位能级制工资,明确员工发展通道”等五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研究院 人力资源激励 现状 对策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又关键是人才的精神状态、员工情绪的竞争。激励则是士气的强化剂,是鼓起高昂士气的妙药良方。影响一个人积极性的因素很复杂,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境遇和所处的环境等不同,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如何进行有效激励,进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绩效以及营造人才合理流动的氛围,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激励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激励是指激发人内在的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整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它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能力。具体体现在:一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个人及企业绩效。绩效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还取决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或努力程度。从史蒂芬.P.罗宾斯提出的绩效函数:P=f(M,A,C)( P,个人工作绩效;M,工作积极性;A,个人工作能力;C,个人所能把握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绩效水平在个人工作能力、个人所能把握的机会一定时,工作积极性就成为决定性因素,而激励正是使员工保持较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催化剂。二是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土的研究证明“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但如果他们受到充分的激励,就可发挥80%~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三是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才能吸收、留住有才能且企业需要的人才,淘汰不适宜企业工作的人员。
  
  二、院人力资源激励的现状
  院作为集团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承担着技术排头兵的使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科研工作的要求,持续、出色地完成使命,院在强化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个多元化激励体系已基本形成。
  一是不断完善制度激励。先后出台了员工业绩能力考核评定办法,骨干考核评定和奖励办法,年度杰出员工、金牌员工和首席研究员评选和奖励、科技奖励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不断优化并拓展物质激励。实行包括骨干津贴在内的各种津贴、相关科研成果配套奖、技术分成等奖励;适时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实用的实物;积极实行补充医疗保险、购买商业保险等。三是形成并不断充实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对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宣传等荣誉激励;利用职代会等让员工适当参与管理,建立多个俱乐部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实行尊重激励;对全体在职员工实行了年度定期健康体检,实行关怀激励;大力倡导员工承担课题、全面成长理念,在工作中给员工压担子,坚持以“天府英才”工程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领军人物和后备人才,实行价值激励。四是充分发挥以“学习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激励。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创钢铁钒钛专有技术,建一流企业研究院”的目标宣传;加强对“求实创新、团结攻关、追求一流”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科研精神的大力弘扬;加强对员工进行“建立学习创新型科技团队”的宣传与熏陶。
  通过实施以上多方面的激励措施,院在人力资源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1.人力资源结构得到较好的优化。与2006年12月在岗人员相比,研究生学历比例提高了11.7%,高中及以下学历比例下降了7.5%(详见表1);初中级职称比例分别提高了3.6%、4.4%,无职称人员比例降低了3.5%(详见表2)。
  表12010年与2006年在岗人员学历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人,%)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中专 高中及以下 合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10年12月 120 21.5 209 37.5 118 21.2 45 8.1 65 11.7 557 100
  2006年12月 54 9.8 216 39.2 126 22.9 49 8.9 106 19.2 551 100
  表22010年与2006年在岗人员职称分布对比情况(单位:人,%)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无职称 合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10年12月 141 25.3 176 31.6 104 18.7 136 24.4 557 100
  2006年12月 164 29.8 150 27.2 83 15.1 154 27.9 551 100
  2.科研项目和成果取得长足进展。2010年全年承担国际项目2项、国家课题10项、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和中长期项目34项;参加科技攻关队(工作队)8个,重点课题全年为公司降本增效超过2亿元。获得省级(含行业协会)及以上成果奖16项,其中在钢轨领域获得了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科技学术论文148篇,其中Ei、SCI等国际检索论文10篇、境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篇;提出专利申请157项,其中国外专利4项、发明专利133项;全年授权专利首次突破100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1项),位居国内同行业研究机构的前列。
  
  三、人力资源激励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激励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员工对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科研工作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但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该体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1.薪酬结构中固定与浮动部分比例欠佳。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薪酬中固定部分已无法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而浮动部分(包括奖金、各类骨干津贴及其它科研成果奖励等)是与个人和院绩效紧密相连的,具有高风险性和很强的不确定性。此外,员工薪酬收入整体水平较低,较大地影响了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急切需要合理确定薪酬中固定与浮动部分的比重及关系,提高薪酬并完善正常的增长机制。
  2.未建立系统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目前院未建立系统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绝大部分员工只能参加两年一次的骨干评选,评上则享受相应津贴。如此,员工看不到自己可能的职业发展路线图,对职业生涯设计较迷茫,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不利于稳定核心员工,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
  3.授权激励力度不够。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经费的使用、设备购置等方面权限受限,导致项目进展经常长时间受客观条件不足的限制,影响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人力资源激励问题形成的原因
  1.激励措施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人力资源激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具体做法应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实际情况和社会竞争环境的变化。院现有激励政策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经济快速发展、员工队伍以中高层次知识分子为主且日益年轻化的今天,原有激励措施逐渐失去了基础,不符合激励的适度、适时和因人而异的原则要求,激励效果日益减弱。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