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法律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法学理论论文:试论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思考
试论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思考
| 文章出自:论文中心 | 编辑:工学论文 | 点击: | 2014-12-19 17:04:29 |

  论文摘要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身份定位不明确、工作无法展开问题。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修改完善,大学生“村官”身份问题正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但理论与实践、具体实施与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完全统一,“政府雇员”说与“荣誉村民”说的不适用,村官工作的不明确,让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依旧举步维艰。因而明确其身份定位,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所作为,人尽其才。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身份定位 村民自治

  大学生“村官”制度自1999年从海南启动开始,经历了十几个年头,然而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依旧存在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从学者的理论探讨到大学生的躬身实践,都没能完全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位置,也就使大学生“村官”无一个真正的落脚点去施展才能。

  一、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制度现状

  关于大学生“村官”普遍意义上的定义是:筛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支书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以上定义在学理上对其给予总结概括,在中央、地方文件和实践中对大学生“村官”身份也均有规定。
  (一)中央文件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有关选聘认知的规定指出: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鼓励担任村干部一项中也明确指出: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通过上述法律条文可知,中央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为村书记、村主任的助理,初到农村多从事的是辅助性工作。对有工作能力且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可以允许其竞选村委会“正职”工作。
  (二)地方性规定
  在中央之下,地方性文件对大学生“村官”身份也存在明确规定。如徐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打通上升渠道,对群众认可、工作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推荐到“两委”正职岗位。由此条文可知,中央和地方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存在一致性。即:出任村支书、村主任助理,有能力者可以出任村“两委”正职岗位。
  (三)地方实践
  中央与地方文件关于大学生“村官”身份给予规定的同时,现实中大量实践也充实着理论。在陕西榆林市沙石峁村现任村官丁大伟兼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政绩卓著,自2008年毕业经过两年努力,从助理走到村支书的职务。江西省2011年有1077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36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7人担任村委会主任。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担任正职正从文件到实践逐步得到体现。

  二、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存在的问题

  中央和地方文件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但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依然存在理论和实际不相符的问题。这也是大学生“村官”身份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无实际工作
  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按照文件精神应从事助理工作。然则没有明确赋予其实质工作内容。对其工作概括起来包括:打印复印、制作表格、整理资料、端茶倒水、跑腿宣传。这些无实际意义的工作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大学生也难发挥其知识水平较高的优势。正如陕西王家庙村的村官刘某所说:一个助理在村子中施展拳脚是不可能的,大企业的助理如此,农村的助理更是如此。而助理身份引发的另一更加严峻的问题就是“村官”在村的几年中均从事的是助理工作,自然无业绩可谈,进而让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更加不了解、不重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就变得愈加狭窄。
  (二)被乡镇政府借调
  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便是“村官”变“乡官”根据陕西省《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要自觉坚守工作岗位,原则上吃住在村”,但由于某些村庄位置偏僻、交通不变等原因的影响,“村官”被安排在乡镇吃住,这样就远离了农村,为乡镇借调提供了一个条件。且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并不用乡镇或者村支付,因而乡镇抱着免费“雇用”劳工的心理,让大学生“村官”在镇里从事闲杂工作,远离农村,这样的调用让“村官”的身份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三)农村自身环境
  我国农村现在实行村民自治,即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选举管理者。而每个自然村的形成多以几个大户家庭为主构成一个村落。因而也就村子所谓的“宗族势力”,这股势力往往会对村民选举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农村人思想相对保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过程中,在还未被熟悉的情况下,想要参加村换届选举中村“两委”正职的竞选,就会因为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进入。

  三、对两种学说的驳斥

  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理论探讨最主要的两种为“政府雇员”说和“荣誉村民”说。且二者均是针对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问题而提出,但二者均存在不足之处。
  (一)“政府雇员”说
  “政府雇员”说主张采用灵活契约、不占行政编制的方式,实行特别的薪酬,雇用政府需要的人才来从事有关公务活动的管理制度。该种制度是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没有实际内容,不能发挥其优势而提出。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首先:政府雇员能够提高政府雇员的工作效率的关键在于其高于普通公务员的薪金待遇。而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由组织部或人事局根据村官是由哪里选派就有哪里发放,工资较为固定且待遇较低。吉林省米沙子镇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仅为720元。这样的工资标准完全达不到刺激作用。其次,政府雇员,即政府雇佣大学生“村官”,就更容易产生政府借调村官的都到问题。根据我国《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指出: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不得借调使用。因此政府雇员,与法不符。
  (二)“荣誉村民”说
  “荣誉村民”说认为,赋予大学生“村官”以“荣誉村民”的身份,以此获得本村村民资格,从而参加本村的村民竞选。从其目的角度考虑,其设置是为了让大学生“村官”能够竞选村“两委”正职。但该学说已与我国法律不相适应。根据我国《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三条可知: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列入参选范围。从该条解读得知,对于村民委员会选举候选人范围,在2010年新修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已不限于本村村民,因而“荣誉村民”说也就不攻自破,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四、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思考

  明确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具体内容,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发展空间。根据《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岗位职责”一条规则可知,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担任助理,主要负责组织宣传、协助规划、整理资料等。第二层次,担任村两委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第三层次,结合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其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因此,根据文件精神应该从三个层面给与大学生“村官”身份以明确内容,从而让该制度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作为助理
  综合前文所指,大学生“村官”作为助理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无实质性工作内容。因而为保持“村官”工作积极性,让村民对“村官”有所了解角度考虑,应该让其在此阶段从事“铺垫性”工作。那么就应该从农村现状、存在问题、百姓关心的事项着手,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百姓需求,向上级反映,助其解决,起到桥梁链接作用,以此拉近与农民之间的距离,避免“村民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同时也让大学生“村官”管观念受到自身存在价值,保持工作积极性。
  (二)担任村“两委”正职
  村“两委”正职是使“村官”能够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担任村“两委”正职的村官,对于村事务便享有决策权和发言权。因而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年轻有积极性创造力的优势。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地方实践也有相关文件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相关支持。徐州市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公司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融资支持,每年重点扶持20个大学生村官项目。推行“村官+农户”“村官+基地”“村官+合作社”等新模式。因此在政策积极引导下,“村官”可以以此为依据,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与当地相关的产业,为当地产品联系销路的方式,促进经发展。同时在其他方面,进行农村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发挥其专业特长
  大学生“村官”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因而,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便是为促进农村发展服务,助理、主任、支书都是为此目的而设立。因而撇开其身份中的职称,大学生“村官”的本质身份是大学生,即受过专业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这其中与农村联系最密切的应属农业专业大学生,因而应充分结合其专业知识,将其运用到农业中去,“村官”可以以“农业技术员”的身份对农业问题进行指导,避免农民的盲目性,以解决农业问题,这对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其他专业学生,如经济、法律等均可结合其专业知识对农村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五、结语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⑥,大学生“村官”制度为解决农村问题发挥着独到的作用,然该制度虽实施了十几年仍存在诸多问题,依旧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去逐步探索并完善。明确其身份定位,促进该制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探路。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