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行刑社会化作为现代社会的热门问题,倍受海表里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存眷。在 我国,行刑社会化的理念也被接受并成为一项重要的行刑原则。行刑社会化中的罪犯是 被判处一定法定期间刑罚的犯法人;行刑社会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其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刑罚人道化理论、教育刑理论、复归理论、刑事政策学、行刑经济化等理论见解 的深刻影响;行刑社会化不同于行刑改革、犯法人的社会化。
【关 键 词】行刑社会化/刑罚人道化/教育刑论/复归理论/行刑经济化
行刑社会化是当今世界行刑制度发展的趋势,甚至成为衡量一国先进和文明程度的重 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犯法学界、尤其是监狱法学界对此给予了热切的存眷 。但与国外的理论及实践比较起来,我国仍显得非常薄弱,很有必要加大研究的力度。 笔者不揣浅薄,就行刑社会化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加以探究,以抛砖引玉。
一、行刑社会化的概念
(一)关于行刑社会化概念的不同认识
目前关于行刑社会化的概念,无论海表里的立法还是学术界,都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海内学者对行刑社会化的定义也有各种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1.行刑社会化指的是自由刑的执行中注重社会因素在改正工作中的作用,放宽对罪犯 自由的限定,加强罪犯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之易于复归社会。[1]
2.行刑社会化指的是在刑罚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放宽罪犯的自由、拓宽罪犯和社会之 间的联系,促使罪犯掌握生活技能和有关的社会知识,塑造罪犯符合社会的正常的信仰 和品德,最终促成罪犯复归社会。[2]
3.行刑社会化指的是监狱在刑罚的执行过程中,为最大程度的减少自由刑的负面效应 ,将监狱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的联合起来,教育转化罪犯的思想,促使他们最终适应社 会而采取的行刑措施。[3]
4.行刑社会化指的是在刑罚的执行过程中,为避免自由刑的不良后果,通过放宽监狱 与社会的隔离程度,拓宽罪犯与社会的联系,促使罪犯掌握生活技能与相干的社会知识 ,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和品德,最终促成罪犯复归社会,而采取简直保罪 犯与社会生活相靠近的行刑措施。[4]
5.行刑社会化指的是不把监狱单看作国家的机关,而把它看作社会事业的一种,社会 有干涉的权利,并有帮忙的责任,社会团体替监狱分担一部分行刑事务的现象。[5]
从上述对行刑社会化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它们都揭示出行刑社会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包罗:(1)行刑社会化发生在行刑过程中,这说明行刑社会化的工作是在对犯法执行 刑罚的过程中进行的,其对象就是被执行刑罚的犯法人;(2)反对传统的“封闭式监狱 管理模式”将罪犯完全隔离起来的做法,强调罪犯与社会外界的交流和联系,将社会资 源充分地利用到监狱的教育改革罪犯工作中;(3)行刑社会化最终的目标是促使犯法人 能够顺利复归社会,成为守法的社会公民;(4)基本上都以社会正常的信念、见解为标 准来衡量犯法人,将这些见解灌输给罪犯,使之能够接受。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
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和分歧,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行刑社会化的定性上, 第三、四种概念以为行刑社会化是一种刑罚执行措施,而其他几种概念基本上都以为行 刑社会化是一种活动大概现象;(2)在行刑社会化的执行主体方面,这几种概念都没有 明确,前四种见解倾向和强调监狱本身的作用,而第五种见解比较重视社会参与力量的 作用;(3)在行刑社会化的范围上,是限于自由刑、监禁刑还是其他,意见不一。
(二)行刑社会化概念的界定
我们以为,对行刑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行刑社会化的主体、行刑社会化的适用范围、 行刑社会化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揭示。
1.行刑社会化的主体
行刑社会化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大概社会现象,其展开要依赖于一定的主体采用得当的 措施。而关于主体,一般以为监狱是行刑社会化的主体,争论主要在于社会组织可否成 为其主体。从我国的社会实践来看,假释、缓刑是由公安机关来执行的,而且都是在监 狱之外进行的。即使是监狱犯人,监狱外的学校也会进入监狱帮忙进行社会罪犯的文化 教育、技能教育等等,并不是完全依赖监狱来完成这样的工作。就外国的实践来看,社 会团体、公司企业很早就介入到了监狱的工作中,出狱人在社会团体的照顾之下渐渐地 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公司、企业到监狱中招收技能上合格的工作人员,有些犯法比较 轻而刑罚也很轻缓的人在社区中有关人员的监督之下进行社会服务,接受社区改正。有 些国家里还实行监狱罪犯自治的制度。海表里的实践都已经明确地说明,行刑社会化的 主体不但仅是监狱,而且包罗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
在这里有必要对行刑社会化中的“社会化”进行正确的理解。社会化,是社会学上的 一个概念,从严格的角度说,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 长为社会人,并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 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6]。社会化的基本意义在于:人 与社会总是处于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过程之中,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双向的适应 和改革的关系。因此,社会化反映了社会与作为个体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化 过程中,显性的主体是具体的自然的人,而隐性的主体则是社会。二者并不能明确的区 分主体与客体。但是就行刑社会化而言,则并非如此。行刑社会化讲求行刑方法的社会 化,因而行刑是社会化的客体和作用对象。即,一定的主体改变行刑本身,在行刑的内 容中增加社会因素。因此,行刑社会化中的“社会化”并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 而是一种人们通俗和惯常的说法,是指将行刑活动推入社会,从而使之具有广泛的社会 意义。
既然如此,行刑活动就会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方面监狱向社会开放,就接受社会 因素的介入,另一方面社会也成为某些行刑活动的场合。就监狱而言,工作的内容中就 有了接受社会团体进入监狱、改变行刑方法的内容,而社会外界也就有了采取各种罪犯 并对之进行教育的任务。从当前海表里的行刑社会化实践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瑞典、 丹麦都很重视监狱犯人的休假制度,后者在1971年的刑法改革中专门作了规定。美国一 直以来实践社区改正制度,努力使犯法人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改革。法国、德国实行“监 外走廊”,答应罪犯受雇于监狱之外的公司企业。别的,很多国家也努力推行犯人分类 制度、中心监狱制度、建立犯法人的自治制度、观护制度等等。罪犯的改革不再仅仅是 监狱的工作,也是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的部分。不但如此,出狱人的保护问题也一直是 行刑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行刑社会化并不是某一种大概某几种具体的刑罚执行方 式的变革,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行刑变革的见解。
有学者以为,行刑社会化是从三个方面动手的:行刑场合的社会化、行刑主体的社会 化以及行刑内容的社会化。[7]这比较全面地归纳综合了行刑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以为 ,审视行刑社会化的概念就要从这几个角度出发。事实上,行刑场合的变更一定要引起 行刑主体、行刑内容的变化。由于行刑社会化强调罪犯与社会外界的交流,强调社会( 团体)参与对罪犯的改革活动,一定会让犯法人从监狱中走出,走向社会,因此行刑社 会化就要求执行刑罚的场合并不但仅限于监狱(大概其他的封闭机构),即场合必须可以 是社会的开放性大概公共性的场合。场合的变更就会涉及执行主体的变化问题,由于: (1)监狱的工作人员到监狱之外对罪犯进行工作,实践中难以实现,监狱工作人员本来 已经担负大量的在监狱里面的任务,人员数量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本来行刑社会化的目 的之一就是减轻监狱的压力,假如再派监狱工作人员监外工作的话,会进一步加大监狱 的工作压力。(2)有些工作,监狱一般来说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本领负担,比方,出狱人 的保护问题,监狱本身在社会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工作机会、技能培训本领上远远 不如有关的社会组织,罪犯大概出狱人到了社会后这些问题假如再由监狱来解决,与没 有实行社会化一样不会减轻监狱的压力。监狱本身并不是一个兼顾学校、家庭、企业的 万能的社会单位,其社会功能也是很单一的,很有限的。既如此,就应当利用其他的社 会单位来加以补充。(3)从经济资源上讲,监狱在经费方面往往谋面对“僧多粥少”的 困境,这样的耗费不但用在罪犯的身上,而且要支付工作人员的相应耗费,和一般的社 会单位相比较,并没有相应的减轻压力的功能负担者。而社会组织一般可以利用“积少 成多”的优势,动员社会力量的总体存眷,借助社会一般成员对社会稳定、安全感的看 重而集聚社会的力量。(4)从良好环境的创造上,社会组织本身有一种监狱难以比及的 优点,具有一般性的社会亲协力,能够理解罪犯在受到法律否定评价的情形下的实际需 要,而罪犯在被以社会化方法执行刑罚时,往往处于社会组织的“控制”之下,给社会 组织以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显然有利于社会组织本身发挥积极性,真正地配合好监狱的 工作。因此,行刑社会化的主体一定会发生变化。虽然,随着场合、主体的变化,其内 容也一定不同于在监狱中的刑罚执行。这说明,三者之间是一致的,行刑社会化的基本 概念应当反映这一点。
2.行刑社会化的适用范围
刑罚的执行方法与刑罚的特点有关,不同的刑罚有不同的执行方法。从我国的刑罚体 系看,有死刑、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四种,而死刑有两种执行方法(死刑立刻执行 和死刑脱期两年执行),其中死刑脱期两年执行和自由刑都要限定大概剥夺罪犯一定期 间内的人身自由,而死刑、财产刑并没有规定时间,资格刑中的驱逐出境是立刻性的, 剥夺政治权利有一定的时间。
行刑社会化中的罪犯是否指被判处任何一种刑罚的人呢?显然不是。从上述各种概念可 以看出,行刑社会化与监狱的工作有关,而监狱中的罪犯是被判处有一定期间的监禁刑 的。但是,本身就在社会上执行的刑罚是否谈不上以社会化的方法进行呢?不是的。从 国外在这方面的司法实践来看,行刑社会化原来是针对一味关押监禁罪犯这种模式进行 改革的。在理论上的一个根据就是反对将监狱犯法人“监狱化”[8],主要表现为刑罚 执行方法的变更,注重犯法人跟社会发生联系,接受社会上的正常见解。实际上不但如 此,还表现为刑罚本身的改革,设立和完善短期自由刑,有的还注重限定自由刑,比方 我国很早就创立了“管制”这种限定自由刑,而且日臻完善,较之于短期自由刑更有优 势。[9]其作为我国的独立刑种,是将刑罚执行置于社会之中的典范,也是刑法执行社 会化原则的生动体现。社会力量参与行刑工作,在方法、模式、方向上都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社会力量的参与,开始于对出狱人的保护工作。但是这样的出狱人也都是曾经被 判处一定期间的刑罚的犯法人。刑罚的法定执行机关能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的刑罚执行活 动,只能是对罪犯有一定被剥夺大概限定人身自由的期间,而这段期间需要社会力量介 入,促使罪犯与社会正常生活的交流和接触,一些即时性的刑罚执行活动没有必要让社 会力量参与,而且社会力量也无法参与。比方,罚金刑的执行,法律规定由法院执行, 必要的时候由公安机关帮忙,社会力量难以取得执行的主体地位。所以,行刑社会化中 的罪犯是被判处一定法定期间刑罚的犯法人。具体到我国,笔者以为,死刑脱期两年执 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在监狱之外执行的剥夺政治权利都可以适用 行刑社会化。
3.行刑社会化的目标
要界定行刑社会化,还需要考虑其最终的目标。在这方面,我们基本同意海内学者的 见解,即以为其最终的目标是促使犯法人能够顺利复归社会,成为守法的社会公民,保 证和巩固刑罚执行的效果,确保行刑目标实现。一般以为,只有罪犯回到社会后在自由 生活中的表现才华作为完成改革任务的客观标准,而不能简单地以为在服刑过程中没跑 、没死、不违反纪律便改革任务完成。当今社会的发展与日俱增,在极其闭塞的环境下 罪犯落后于期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回到社会后其生存竞争本领与社会上的人不是处于同 一水平线上,往往成为生活的弱者,虽深知触犯法律的严峻后果,但由于找不到自己的 定位和生存方法,有可能重新走上犯法道路。为巩固刑罚执行的效果、确保行刑目标实 现,减少和避免重新犯法,必须激发罪犯改革的积极性,培养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 状态,并使之贴近期间发展的脉搏,切实学会某些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为顺利复归社 会成为守法的社会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行刑社会化最终的目标是影响其定义的重要因 素之一,瞄正确界定行刑社会化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谈到行刑社会化的目标,有必要 澄清行刑社会化与罪犯社会化这两个范畴的关系。罪犯的社会化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罪 犯出狱之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问题。相对于罪犯在进入监狱之前的社会化,也可以说是罪 犯的再社会化。罪犯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在监狱中进行的,实际上 进行了“监狱化”,“监狱化可能制造有监狱品德的人,即对一切都抱有疑忌、敌视的 阴暗心理,或在生活中随处表现卑微、顺从,近乎丧失判断黑白的本领,对四周发生的 一切均以权威者的号令为准。”[10]而且社会生活本身瞬息万变,发展很快,对罪犯来 说,单纯实行封闭的监狱管理更不利于罪犯适应社会生活。这说明对罪犯进行“再社会 化”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华将犯法人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人。但是,罪犯社会化与行 刑社会化并非一回事,行刑社会化的目标之一可能是让犯法人社会化,但其本身更强调 在行刑过程各个方面社会力量的参与,罪犯社会化的途径之一是行刑社会化。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对行刑社会化的概念作以下界定:行刑社会化就是说监狱与社会 组织积极合作,采用多种方法促进监狱罪犯与社会进行正常的交流活动,大概让社会组 织在监狱之外相对独立地负担一定的罪犯改革工作,使犯法人不与社会相阻遏,接受并 且实践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见解,以便在刑期结束时顺利复归社会,同时做好出狱人保 护工作的一项综合性社会活动。因此,行刑社会化不但仅是一种刑罚执行的措施,而是 包罗了这些措施的综合性的活动。
二、行刑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我们以为,作为一项行刑原则,行刑社会化是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外 国刑罚理论中的公道因素,根据海内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 包罗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共同作用、协力支持着行刑社会化理 论。
(一)国外的不同学说
1.刑罚人道化思想
刑罚人道化思想体现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是指要把罪犯当做人看待,充分尊重其品德 尊严,不体罚虐待罪犯,实行文明管理,包管其享有各项法定权利,切实关心日常生活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保障。今世西方监狱学理论强调犯人的法律地位,以为应将犯人视为 具有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人,应保障犯人生活、学习条件和探视权、申诉权以及信仰自由 的权利等,不能由于犯人被剥夺自由而导致其身体、财产和名誉的损害,除非法律有明 文规定以剥夺某项权利作为分外处罚,应废除使用残酷的戒具和有悖人道的独居制等。 刑事法律是以人权为基础的,在行刑法律运作领域中,罪犯人权保护具有特定的法律意 义。[11]而人权是以人道为社会进步目标的,从人权、道义的角度看,刑罚人道化思想 对行刑社会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其理论上的依据。行刑社会化强调对于受刑人处遇条 件的改进与保护,是人道化思想在刑罚适用上的具体体现。
人类迄今为止的刑法史表明,犯法本身的残虐性程度变化不大,罪与刑之间关系的根 本改变,总的趋势是:刑罚向文明、人道、轻缓的方向发展。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只有天道、王道。人道主义作为刑罚执行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陪同着资产阶层人道主义 思想的兴起而出现的。从中西方刑罚的发展演变来看,刑罚体系的中心由死刑、肉刑转 向自由刑,刑罚也由繁到简,基本上依照了由严酷到缓和的趋势。继17、18世纪西方资 产阶层人权运动的兴起,维护人权、尊重个人的价值、平等博爱的人道见解深入人心, 文艺复兴后,资源主义自由、平等、人道见解得以广泛传播,人们日益认识到死刑、肉 刑的残酷性、野蛮性,猛烈要求刑罚的人道化,废除、限定死刑、肉刑等非人道的刑罚 。这样自由刑及其执行自由刑场合监狱应运而生,自由刑开始成为刑罚体系中最重要的 刑种。自由刑具有可分性、隔离性、伸缩性等优点,符合刑罚人道精神,有利于预防犯 罪和改正罪犯,但自由刑存在罪犯交叉感染、出狱后不适应社会生活、改正成本巨大等 诸多毛病,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人道主义化。这种学说充分考虑作为社会的个人的尊严 、价值,闪耀着人道主义的灿烂。
2.教育刑理论
从刑事法理论的发展来看,19世纪前注重考察的是犯法行为,而不是犯法人。19世纪 后,随着刑事人类学派的兴起和刑事政策学的滥觞,刑事法学者渐渐重视对犯法人的研 究。[12]从刑法科学史而言,刑法理论总沿着两条主线发展着:其一,强调客观之罪, 注重报应之刑,学界称之为客观主义的刑法理论、刑事古典学派、旧派;其二、强调主 观之罪,注重教育之刑,学界称之为主观主义的刑法理论、刑事近代学派、新派。[13] 受旧派报应刑思想的影响,近代的西方监狱仅仅是处罚赎罪的场合,造成监狱中犯人退 化和相互来往严峻,累犯难以克制的增加,[14]并不可能起到预防犯法的作用。适应时 代客观需要的新派教育刑理论把刑罚看成教育犯人的一种方法,以为人的可塑性很大, 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作歹,必须扩大教育力量、巩固其为善方面,缩小 、防止其作歹方面。对于违法犯法者,必须加强教育和改正的力度,使其弃恶从善,重 新做人,并防止再犯。因而,为达到教育和改革犯法人的目标,就应当选择各种适宜的 方法,不但运用监狱的措施,而且广泛施用监外的处遇方法,在其获释后的一段时间内 ,对其进一步加强教化保护,真正起到巩固行刑成果和预防再犯的作用。
教育刑理论由以李斯特为首的刑事社会学派创立。一般来说,教育过程是从根本上培 养作育被教育人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教育刑理论可以说是培养、作育罪犯回归社会从 事正常社会生活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人适应环境生存的同时被生存环境所塑造,罪犯不 是天生的犯法人,往往是由于不良因素的影响才走上犯法道路的,但是人具有很大的可 塑性,绝大多数罪犯都可以通过教育感化改革成守法公民。因此,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贯 彻教育刑理论,对罪犯重新找到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生活方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从教 育罪犯改邪归正的角度看,可以说教育刑理论是现代社会行刑社会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3.刑事政策学理论
刑事政策学是有关刑事政策的理论研究,是关于犯法、刑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关 于行刑上的价值判断的系统科学。[15]刑事政策学是李斯特等人在刑事社会学派的理论 基础上渐渐发展而来的,主要研究社会保安措施、刑满释放犯的更生措施和刑罚具体运 用问题,注重非刑罚措施的运用,对轻刑犯、初犯、偶犯、青少年犯在可能的情况下, 多适用非刑罚措施,在家庭和社会的保护、教育下弃恶从善。
因此,从依赖社会力量的角度,研究行刑社会化是刑事政策学的内容之一,而刑事政 策学又为行刑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理论学说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实践性,从其 注重依赖社会力量方面看,可作为行刑社会化的理论基础之一考察。
4.深化的复归理论
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上半期是复归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复归理论以为,全部罪 犯都是可复归的;监狱是一个提供改正罪犯的富有建设性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处罚罪犯 、剥夺犯法本领的场合。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反思和检讨复归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 延伸和深化了有关理论,以为“将一个人数年之久关押在高度警戒监狱里,告诉他每天 睡觉、起床的时间和每日每分钟应做的事,然后再将其抛向街头并指望他成为一名榜样 公民,这是不可思议的!”[16]因此,“改正的任务包罗在犯人和社区之间建立或重新 建立牢固的联系,使罪犯归入或重归社会生活中去,恢复家庭关系,得到职业的教育。 就广泛的意义而言,即在于为犯人在社会政党生活中得到一席之地提供帮助。这不但要 求必须努力改变每一名罪犯——这一点曾经是复归模式的惟一目标,而且这需要发动和 改革社会及其各类机构。”[17]
犯法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改革罪犯必须使其置于由多种社会关系构成的 特定环境中,从事多方面社会实践的体验。在罪犯复归社会前后,只有充分调动社会一 切积极因素,协力救济、教育改革和防备犯法分子,才华包管和巩固刑罚执行的效果, 确保行刑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从依赖社会力量教育改革、防备罪犯的角度,深化的 复归理论是行刑社会化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正是复归理论的延伸和深化促成了行刑的 社会化。
5.行刑经济化见解
行刑经济化,讲求以最小的投入来得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的最大社会效益。这一见解 与行刑社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法学、社会科学领域之后, 经济分析法学成为当今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行刑的经济化见解也正是这一法学理 论在行刑过程中的充分体现。行刑的经济化成为当今行刑社会化理论与实践所不得不考 虑的因素。
虽然,行刑经济化不能背离罪刑法定和罪刑相一致的原则。对于犯法行为作出“经济 化”考虑的同时,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绝不能无限扩大。行刑经济化是有严格规定的 ,要求首先考虑可否适用非监禁刑,假如依照事实和法律不适用,则考虑可否适用缓刑 、假释等;对于必须适用自由刑的,也要求尽量适用短的刑期,以便留给罪犯重返社会 的最大机会。行刑社会化既保持了定罪量刑的严格标准,在客观上又减少了入狱人数, 降低了监禁刑的负作用,有利于将罪犯早日改革成功、重返社会。这样既合法又“经济 ”,充分体现了行刑效益,可以说行刑经济化见解是行刑社会化的理论依据之一。
6.刑事补偿理论
一般而言,犯法直接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为补充犯法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人身 伤害或财产损失,各国法律均规定犯法分子应给予受害人相应的补偿。正如贝卡利亚所 言:“有些人免受刑罚是由于受害者方面对于轻微犯法表示宽大为怀,这种做法是符合 仁慈和人道的,但却是违背公共福利的。受害的公民个人可以宽免侵害者的补偿,然而 他岂非也可以通过他的宽恕,同样取消必要的鉴戒吗?!使罪犯受随处罚的权利并不属于 某个人,而属于全体公民,或属于君主。某个人只能放弃他那份权利,但不能取消他人 的权利。”[18]因此,依照这种刑事补偿理论,在判令罪犯对犯法行为的直接受害者进 行补偿的同时,还应判令犯法分子对社会进行补偿。但传统的执行方法很难对社会作补 偿,只有在行刑社会化的情况下,犯法分子为社区提供无偿或低酬的社区公益性劳动, 或参加社会化生产等,才具有社会补偿的性质。由此可见,从补偿社会的公平角度,行 刑社会化与刑事补偿理论符合合,而且刑事补偿理论是其坚固的理论基础之一。
上述诸多理论学说和思想见解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先后为行刑社会化的实践提供了 理论支撑,同时这些理论一旦产生之后又相互影响,彼此作用,进一步强化了行刑社会 化的公道性基本,因而从沿革意义上,上述六种理论思想共同构成了行刑社会化的理论 基础,但是具体到一国,是否上述理论都可以直接作为本国实践行刑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则还需要有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
(二)我国实行行刑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关于我国行刑社会化的理论基础,我们以为大抵可以归纳综合为以下几点:我国长期实行 教育改革罪犯的方针政策,是对刑罚人道化思想的贯彻和体现。刑罚人道化思想是我国 教育改革罪犯、使之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所一贯依照的原则,是行刑社会化基本 的理论基础之一。我国政府一向重视对犯法分子的教育改革,坚信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 世界,强制罪犯劳动、接受监督的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过程,体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教育 刑理论有不同之处。我国监狱法所规定的依赖社会力量改革罪犯的原则,就是行刑社会 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监所内部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或依法在一定条件下将罪犯放 到监所外执行刑罚,使被释放者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尽快适应社会,也让社会在短期内 接受被释放者以巩固刑罚执行的效果。
我国监狱实行“处罚与改革相联合,以改革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革成 为守法公民”、“以改革人为宗旨”的本质决定了行刑的社会化。而且犯法是在社会多 种因素支配下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罪犯来自社会又必须回归社会,因而救济、改正罪 犯和教育改革罪犯,必须使其置身于由多种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特定社会环境中,从事多 方面社会实践的体验,最终融入社群生活之中。同时,监狱改革罪犯必须适应快速发展 的社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需求变化,这就需要依赖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 教育改革和防备,在其复归社会前后,都要坚持社会化原则。行刑社会化为罪犯提供了 亲自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并能渐渐使他们重新参与社会、顺利地回归社会,成 为适应社会规范的劳动者。行刑社会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成为今世社会尤其我 们国家刑罚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收稿日期:2002-09-23
【参考文献】
[1]董丽君,谢高仕.国外行刑社会化以及我国行刑社会化的完善[J].湖南省政法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1,(4):65.
[2]谢望原,翟中东.对我国行刑社会化的思考[J].法学评论,2000,(1):59.
[3]崔书会,赵俊明.行刑社会化探析[J].中国司法,2001.
[4]陆而启,王铁玲.监狱行刑社会化理性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2002,(1):75.
[5]林纪东.监狱学[M].三民书局,1986.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5.
[7]赖早兴.国外行刑社会化以及我国行刑社会化的完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29.
[8]谢望原,翟中东.对我国行刑社会化的思考[J].法学评论,2000,(1):60.
[9]公培华.刑罚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88.
[10]翟中东.刑罚个别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115.
[11]王利荣.行刑法律机能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2]张文,刘艳红.犯法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M].中外法学,2000,(4):385.
[13]陆而启,王铁玲.监狱行刑社会化理性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2002,(1):75.
[14][意]菲利.犯法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137.
[15]张文学,李燕明,吕广伦,蒋历.中国缓刑制度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法院出 版社,1995.43.
[16][17]克莱门斯·巴特勒斯.改正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130.22.
[18][意]贝卡里亚.论犯法与刑罚[M].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9.
许成磊 蒋 娜 黄晓亮特别提示:本站的提供的论文数以万计,供朋友们参考研究使用,结合自己的的需要再进行创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