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设计的立意方式,可谓稳中有变、稳中出新。题型范式的细微变化,更凸显能力立意考查的新角度。经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题型的研究,笔者认为,其范式转移主要有以下五个向度。
从"考点覆盖的广度考查"转向"建构主干知识模型的考查"原有的高考地理模式,试题多注重考试大纲中考点知识的覆盖面或考查的广度。试卷特点是面广量大,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答题思路,知识点烂熟于心,考场答题反应速度快,属于一种典型的"背多分"模式。而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地理试题更多地关注主干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模法是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模式。建构模型,就是从主干知识出发,建构层层关联的子知识点,最终形成知识体系的答题思路。利用建模法可以快速调动一个模块或单元的知识点,驾轻就熟地运用一个个知识点解决每步问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此题解答可借助建模法进行答题。首先,弄清影响南亚黄麻生产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
南亚黄麻生产的自然因素,应包括有利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和不利的洪涝灾害。
其次,在获取图中信息后,调动学过的一些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如甘蔗、甜菜的种植与蔗糖工业、果蔬种植与果汁加工、棉花种植与棉纺工业等,可迁移这些知识,进行建模式答题。答题时,应描述靠近原料地、产业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技术力量强等要素,从而建构答题要点。
考生可从地理认知方式、知识系统和问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建模,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方式可采用常见的思维导图或因果推导表等。
从"调动概念、原理及公式的考查"转向"现场学习型试题的考查"概念、原理及公式是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在原有的高考地理模式下,试题更多地涉及考试大纲中考点覆盖的概念、规律、原理及公式,命题的特点是考查学生对考点的掌握和运用。而新课程高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有所突破。试卷考查的侧重点不再是考点理盖面,而是考查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场学习型试题"。
所谓"现场学习型试题",就是给定一些背景材料,让考生在考场学习,命题者按背景材料给出一系列题目,学生解题时再借助所学的知识来解题。而题目中提供的相关概念、原理、图表与公式等,往往不是考试说明要求的。
解题时,考生要现场研究学习,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解题方法与思路,调动所学知识,拓展思维,准确答题。
此题涉及的"光合有效辐射(PAR)"不是考试说明要求的。考查的内容与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相关,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图中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题意和图中等值线信息,青藏高原光合有效辐射最大,生产潜力最大。第2题,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属半干旱和干旱地区,降水少,云量少,日照时间长。
摸清出题者的意图,从所给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答题。
从"侧重单个区域特征的考查"转向"侧重区域差异对比型试题的考查"2003年高考上海地理卷中出现过关于中美两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对比,但总体来说,同期的全国高考试题模式,更多涉及单个区域地理特征。新课程实施以来,区域差异比较成为高考的高频考点。
通过区域对比,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而且也能考查对知识的整体建构,形成建模能力,体现"知识一能力一实践"的网络化,还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将区域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系统化的能力,试题侧重考查考生把握不同区域共性和个性特点的能力。
论文写好了,要发表到哪里去,这可是件大事,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可能与你单位的评职要求相吻哈哦,可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