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等学校面临危机事件爆发日趋常态的现状,如何建设危机管理的常态机制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提出了建设高校危机管理常态机制的四个主要路径,对高校危机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危机管理;常态机制;建设路径
1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社会价值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学生早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网络与媒体的高度发达使得来自社会和自然的任何波动都可能会引起各种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过去,高校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相对较小,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等背景,危机事件的频繁爆发已成常态。当前,发生在高校和大学生身上的公共卫生安全、故意伤害、偷盗诈骗、传销、火灾、自然灾害、交通安全等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不仅直接危害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管理,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往往把校园危机看作一种偶发事件,是非常态的。危机事件发生,一般都是单纯依靠经验和已有案例来应对,没有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管理机制。危机一旦发生,往往已经到了出现破坏性后果的境地,而危机管理仅仅停留在补救阶段,即便亡羊补牢,也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因此,将高校危机管理纳入高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危机管理机制常态化,成为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和任务。如何建设高校危机管理的常态机制成为高等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2危机管理常态机制的建设路径
2.1教育机制
危机教育是通过相关教育形式,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的危机知识、树立一定的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良好心理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面临危机时的处理能力以及在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危机严重不相称的是,我们的高校教育中很少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据调查,很多高校只是每年新生入学时会有一次安全讲座,大学阶段有一次消防演练,而且没有覆盖到全体学生,如果遇到譬如火灾、溺水、食品安全、陷入传销组织等危险情况时,很多学生甚至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的4位女生在发生火灾时,慌不择路从6楼跳下当场身亡。如果我们的危机教育能够入书本、进课堂、进头脑,成为常态化的形式,这样惨痛的事件就会尽可能少地发生。
当前大学生掌握的危机处理知识还是普遍比较匮乏的,笔者对所在学院的2800名学生中抽取了大一至大四近400名学生进行了口头问卷调查。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对于学生的消防安全、应急自救、防盗防骗等方面都非常重视,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强化教育,就在这样一种氛围浓厚的背景下,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担心在危机来临时无法充分应对。由此看出,高校在学生危机教育方面仍有较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目前,校园安全教育一般由高校保卫部门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专题讲座,进行防盗、防火等传统校园隐患的宣传,学生听过后不能得到强化,实际效果不明显。高校需拓展危机教育的视野和内容,增加有关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传销自救等事件的能力的教育内容,扩大危机教育的普及范围和力度。安徽理工大学每年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危机教育,如印制消防安全“明白卡”发放至每一位师生手中,要求牢记并进行随机抽查;每年进行一次全员消防安全演练,教会学生使用灭火器具,学会在事故来临时如何疏散撤离;每年组织学生参观曾经因烧“热得快”而发生火灾的“火灾警示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每年的交通安全日都进行图片展览、签名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在各种流行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利用学校有医学院的优势,发动医学院学生为全校师生普及防病知识和急救护理知识;在发生社会政治波动时,不仅通过形势政策课教学向学生分析问题,明白根源,还通过网络信息员在BBS上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普及观念、举办活动、塑造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危机教育,从而提升危机意识,调适危机心态,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态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2预警机制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高校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早做预警,针对各种危机事件制订危机预案,保证在事情发生时有充分的准备,从而对事件的处理做到有条不紊,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即使发生,也会大大降低损失,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安徽理工大学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社会政治波动、灾害等方面都有相应的预警方案。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一些误传误导使得部分地区发生抢盐风波,这股风潮迅速波及到高校,造成一些学生家长打电话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学校所在地大量购盐。笔者所在的学院迅速通过安全信息员,及时发现苗头,早做预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飞信、微博等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并通过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得高校产生了引导社会正确方向的作用。
2.3干预机制
在高校以往的管理经验中,发生危机事件后,都是疲于奔命地处理问题。我们认为,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干预。积极主动地干预可以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同时也在危机事件处理上赢得主动。通过危机干预,给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
学校要设立专门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机构和组织,做到责任和职责的明晰,否则发生危机时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各自为政,不能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应对危机。在一般的情况下,学校发生危机事件时,正常的教学、管理等活动都要受影响,要停下正常的工作去处理危机事件,往往是夜以继日,深陷泥潭。如果学校设有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形成各级主要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及学校法律顾问的联动机制,一旦遇到危机突发,在学校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学校各部门应积极响应,各司其职,迅速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另外,危机领导小组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寻求支持和指导,如向学校所在地的政府、当地的公安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及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危机应对。
2.4善后机制
突发事件的波峰过去以后,为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弥补耽误的日常工作,就必须适时运用善后机制。首先,要继续追踪和掌握事态发展的有关信息,尤要注意观察势态有无反复迹象;其次,按照处置方案做好对当事人和相关师生的安抚工作;最后,要追究有关组织和人员的相关责任。
旧的体制和观念往往认为学校发生了危机事件是不好的事情,总是采取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用一切措施掩盖事实真相。在危机时期,如果正常的传播渠道不能迅速公开,就会使小道信息的传播增多,大量的谣言满天飞,增加人们心里的恐慌,结果反而容易导致危机事态扩大。殊不知有效信息交流才是加深理解和化解矛盾的前提,是危机善后少反复、不反复的重要途径。
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仅当事人会受到伤害,其它同学也会因为巨大的心理冲击,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受到剧烈冲击,这时学生们的心理和思想是最脆弱的,若想重塑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信心重建,这样才有利于善后工作的开展。
3结束语
总的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对于危机事件的管理,危机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如何将教育、预警、干预、善后机制有机地结合,探索危机管理机制的系统化、科学化,构建高校危机管理的框架体系,已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向立文.加强大学生危机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4):88-90.
[2] 王玲.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及其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4):67-68.
[3] 朱晓东,李明楷,敖四江.高校强化危机管理的现实意义与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39-40.
[4] 王才领,王绍让,徐骏.大学生危机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2011(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