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职教论文:职教研究论文:对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思考
职教研究论文:对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思考
| 文章出自:免费论文 | 编辑:论文格式 | 点击: | 2012-07-21 12:29:17 |

职教研究论文:对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思考-当前我国平面构成课程的滞后性;彰显高职特色的平面构成教材紧缺;平面构成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设置学科侧重性;倡导主题性命题作业引导创新思维;平面构成作业表现手法的多元化和材料的综合应用。

包豪斯开创了独立的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构成学使原先各自独立的各种专业设计拥有了同一基础平台,使传统设计进入了科学化的时代。我国在70年代末引进了包豪斯体系,80年代已经成为我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它给传统的“绘画”加“图案”式工艺美术基础教学体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变革,并迅速扩延到全国各个艺术设计院校。至今,我们的“构成”教育已经经历了20余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和体系,缺乏平面构成一些专项课题和主题设计的基础实验研究,思想观念层面仍停留在20年前引进构成教育的水平,与飞速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相比是相对滞后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艺术基础课教育如何能在时代的飞速变化更新中,跟上发展的步伐,为艺术设计各学科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在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之间构筑一座有机的桥梁,这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研究和关心的课题。
一、高职特色的平面构成教材紧缺
师资队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技能职业型应用人才需求倍增,中国高职教育异军突起,艺术设计专业逐渐被重视,但由于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定位不清,办学又刻不容缓,很多院校都还来不及进行全面调研和策略定位,办学盲目性和投机不可避免。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纷纷效仿本科院校,无形中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在课程的设置甚至教材的使用上都和本科雷同,未建立高职职业教育观念。缺乏教育服从市场的理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面向地方、行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生产、治理、服务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在教材编写上应重视高职高专特点,在教材内容上,应强调在应用型教学的基础上,用创作性教学的观念统领教材,注重各章节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淡化传统美术院校讲究的“美术技能功底”即单纯技术和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艺术类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共享平台。针对高职特色的的平面构成教材紧缺的问题,各高校教师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编写适合自己特色的专业教材,这是当务之急。
二、同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应有侧重,不能以偏概全
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必修课,各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往往设置多个方向,如图形图像方向、多媒体设计方向、游戏和动漫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服装设计方向等等,各高职院校的专业领域都在不断扩展,以适应社会紧缺性人才的培养。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在课程设置时,应该有针对性地侧重培养,不能把不同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大纲都写得一样,不能不分方向,不分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专业特色,最终落实在学生的作品上。比如,可以让他们在平面构成作业中,融入该专业的一些特点和主题元素,使基础课程提早进入专业培养状态。有位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她在做平面构成大大小小的作业时,总是能够融入服装设计的元素,哪怕是一颗扣子的重复、一条裙子的渐变。而针对室内设计专业,可以布置家居背景墙的构成设计等等,使基础课与专业迅速搭起桥梁,能够用构成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设计,所以作为一名从事设计基础教学多年的教师,在叹服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设计作品时,最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把单调乏味的基础训练转换为生动、情趣、符合现代设计观念的教学模式。
三、以“主题性命题”作业引导创新式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平面构成教学的核心。日本著名构成教育家朝仓直巳先生说过:“一位优秀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及丰富的创意,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中强调:“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 我国的设计水平还未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虽说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创意上的不足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平面构成,主要是对艺术思维的训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灵活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作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如何使画面具备美感,如何创造美的形式,如何在平面上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是平面构成研究的主要课题。
当前的关键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去激发创造思维,引导思考,这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困难的环节。我认为,在信息和方法急速发展的今天,新的平面构成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这就是“主题性设计”教学的基本思路。主题设计是包豪斯基础课程取得巨大成功并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德国仍是如此,老师给学生一个课题,然后师生一起去实现一种互动的主题性设计教学。笔者曾尝试从实际作业中,推出“主题性命题”作业,例:用“点线面”表达一组心情:“快乐的精灵”“忧伤的小鸟”“鱼的世界”等用抽象的符号化的点、线、面来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比喻,一个主题,这样带创作意味且有“范围性”的创作思考,比学生自己漫无目的地思考更有帮助。且对于点线面这个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个元素饱含着着理性与感性的分析,与之后的设计作业在思维上有个传承性。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这类作业的同时脑中就会开始有目的地思考,而不是死记理论和套用图式。且从点线面开始就进入主题性创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有很多知识盲点就会在之后的几大构成的学习和形式美的法则中得到相应的解释,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里,可以前后呼应地让学生重新修改最初的创作,这时他们的思维是一定会更上一层地否定之前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会有更多的灵感出现,而到这个时刻,他们的作品是一个由主题命题引导的创新思维的一个过程,一个科学的双向思维过程和引导过程。
四、材料的多元化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灵活应用
设计基础课中,手绘、电脑、粘贴、拓印、浸染、烟熏、刻刮等多种制作手段都可运用,尽量绽放想象的花絮,以兴趣为切入口。手上功夫不能缺,现代工具也不能不用。过程中给学生看大量的图片资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首先以手绘为主,强调让学生养成工细、干净的习惯
电脑普及化,在设计中应用较多,于是有不少学生轻视和逃避手绘课程的练习。裁的纸像老鼠啃过似的,画完时画面上到处沾满污渍像墨迹、手印、铅笔稿、橡皮屑等,作业像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一样。试问带着这样的设计作业让观者作何感想呢?!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设计者良好的习惯。需严格要求他们纸张边缘光滑,画面和纸张都必须干净无污渍。刚开始可能一半都不能达到要求,但经过这样严格的练习他们都能够把握,一切从基础抓起,如此来培养职业情操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是有很大好处的。
(二)不限制学生的绘画材料工具,养成对材料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
靳埭强先生说过:“我不会教你用工具,而是教你用工具去思考。”现在工具的多样性,纸张的丰富程度以大大改善,材料的市场相当大。就以课堂教学为例,在制作肌理这一章节时,就是玩转身边现有材料的环节,有的平面构成教科书中将肌理环节放在最后,笔者觉的应该提前。因为在进行过浸、印、拓、染、粘帖、熏烧等众多材料技法后,学生还处于很兴奋的发现状态,他们急于找一种形式来表现,而不单纯是技法本身,技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比如说,有位同学他刻了一枚印章,进行的是拓印的技法,但随之在重复构成这一章节中,他便利用这枚印章进行重复构成的作业表达。再例如,我们知道肌理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视觉肌理是看得见的细小的纹路,但摸过去,是光滑的表面,好比有花纹的大理石地砖。而触觉肌理,顾名思义,是触觉上有凹凸起伏感,好比粗糙的外墙。而这两种肌理效果本身就是光滑和粗糙的对比,于是在之后的对比构成中,马上有学生进行了肌理上的对比构成,他将粘满沙子的纸和普通的纸张进行了对比,将压满图钉的钢板与光滑的钢板进行了对比。用肌理效果制造了方圆、曲直、长短、疏密等效果,惊喜地发现他们已经不单纯只懂手绘形式了。在一次考试中一道虚实对比的构成问题,一学生就直接在试卷中挖一圆洞,他说:“看,这就是虚与实的对比了!”难道不是吗?!当然是,这就是材料的灵活应用,特别是工业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的同学更应该时刻对材料的世界保持敏感。让他们养成学会挖掘材料、组合材料的习惯。而设计师的天份就在于信手拈来,身边材料无处不在。
(三)数码科技对设计的重大辅助性作用
如果你对于手绘和材料的作用和使用都已经很熟悉想更拓展些的话,那么你可以进入电脑的数码世界进行构成编排了,它绝对是一个好帮手。比如用Photoshop、CorelDraw等电脑软件代替其中的手绘技术训练,不仅速度快、质量好,且可反复修改,从而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构思和创意上。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的同时,结合电脑教学示范,诸如基本形的制作、骨骼、重复以及相关形式法则的范例制作等,使得学生知晓应用便捷的电脑手段即可完成复杂的构成作业。还可利用数码相机等设备,捕捉拍摄生活中的点、线、面、构成艺术等等,并加以整合,使作品图片有一定的形式、情趣与魅力。数码相机能够帮助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在今天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发现、挖掘那些潜在的形式美,也是我们的课程要求之一,这种对“慧眼”的要求,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应该声明的不管是“徒手”“电脑”“相机”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其割裂开来,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表达的手段和工具。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平面构成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尝试过一些改革和措施,取得过一点收效,但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门“感知的教育”课题,它强调一切从零开始,永远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它总是在被不断否定再不断更新,“教”与“学”都需要不断被刷新。学生只有设计出格调清新、趣味盎然的作品才是教学成功的唯一评价,新时代新技术赋予我们新观念,平面构成教学也不例外,其必然要与诸多新兴技术和知识发生关系,而快捷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推陈出新的教学思路是实现创新目的重要保障。高等学校教育不可能穷尽或预见所有的专业内涵或未来的学科变化,也不能使学生一劳永逸地把握某种知识或技能,但我们可以传授给学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该围绕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始终以此为目标与时俱进、将构成设计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朝仓直巳著.吕清夫译.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约翰内斯·伊顿著.朱国勤译.设计与形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3]汪芳 .新概念中国美术院校视觉设计教材 平面构成教程.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4]郑美京.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二维设计基础》. 东方出版中心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