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超前滞后关系来研究价格发现问题。Garbade和Silber(1983)最早建立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相互联系的动态模型来刻画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在价格发现功能中作用的大小[1]。随后,Kawaller(1987)研究了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发现期货价格领先于现货价格变化,提出期货市场比现货市场具有更好的价格发现功能[2]。Brooks等(2001)用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同时研究了FTSE-100指数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期货价格的滞后变化有助于预测现货价格的变化[3]。
虽然研究领先滞后关系可以证实价格发现的存在性以及影响的方向性,却难以量化每个市场对价格发现的贡献。Baillie(2002)以及Hasbrouck(2002)对信息共享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给出了价格发现的量化方法[4-5]。在具体应用方面,如Booth(1999)研究了指数衍生工具市场和现货市场对价格发现的贡献情况,研究发现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而现货价格引导期权价格[6]。
Hasbrouck(2003)发现对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来说,小额的期货市场对价格发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7]。
最后,通过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揭示信息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传递过程。Chan(1991)使用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得出了波动溢出具有很强的双向性[8]。由于EGARCH模型能更好地捕捉好消息和坏消息对波动影响的不对称性,随后Koutmos和Tucker(1996)基于双变量EGARCH模型研究得出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有波动溢出,但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溢出影响并不显著,并指出两个市场都表现出非对称的波动效应[9]。Tse(1999)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多变量E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道琼斯工业指数(DJIA)期货和现货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证实价格发现主要发生在期货市场,且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但是期货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巴曙松(1969-),男,湖北武汉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吴博(1981-),男,陕西渭南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称的波动效应在两个市场都表现显著[10]。Zhong等(2004)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带有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EGARCH模型,探讨了墨西哥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期货市场交易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期货交易导致了现货市场的不稳定,但期货市场还是价格发现的有用工具。
与上述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国内商品期货与现货之间以及国内外相关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以及互动关系的研究。总体来说,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比较,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本文来自标准论文网(http://www.bzlunwen.com)!
论文写好了,要发表到哪里去,这可是件大事,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可能与你单位的评职要求相吻哈哦,可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