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的是探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以传统三次产业升级规律为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对推动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带来产业发展模式雷同、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为改进该局面,要关注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物质关系,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与再生间的关系,物质产品的生产与回归间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间的关系。
基于三种生产理论,论文从物质角度分别将自然物、生产要素、产业和产品分为三类,即天然物、人工物和人,天然要素、人工要素和人力要素,物资产业、人力产业和环境产业,物消耗的产品、人消费的产品和环境消纳的产品,明确各自内部和相互间的物质转化关系,作为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理论基础”。
论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的概念、组成、结构、运行机理、构建方法等。明确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是由若干具有物质循环利用关系的产业构成的,包括物资产业、人力产业和环境产业三类,经过产业活动和环境自发完成的环境生产,实现物质从环境中来又回归环境的循环流动,产业间的物流关系呈网络结构,是人类理性地按生态学原理规范自己生产活动行为的结果。
提出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三因子分析法”,即根据三类生产要素、三类产业和三类产品各自内部和相互间的物质转化关系,以天然要素为基础,将优势天然要素对应的产业定位为主导产业,从人力要素入手,明确主导产业的前、后物质关联产业,确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构成和发展计划。最后,将三因子分析法应用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规划实践中,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例,它们分别以海洋资源、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优势资源,构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得到与各自地方实际相结合的满意结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及三因子分析法,不仅有利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完善,明确环境产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循环经济学理论的建立,而且还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发展环境产业,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其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同许多可持续发展实践工作者一样,在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工作中,面临这样的难题——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从而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
探索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本文研究的目标。以传统产业结构理论为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可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解决不了资源的持续利用。虽然,从理论上进行了改进,如提出第四和第五次产业,但没有跳出传统经济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传统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为此,基于可持续发展,尝试提出了“产业体系”的概念,试图从物质角度认识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从自然环境中索取物质生产要素为逻辑起点,通过产业转化成产品,最终以环境消纳产品的形式回归自然。按此思路和物质转化关系对生产要素、产业和产品三因子进行重新分类,使三因子各自内部和相互间通过物质转化关系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简称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包括概念、组成、结构、运行机理、构建方法等)。
其中,将提出的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三因子分析法,应用到不同地区(选三个代表城市)的经济持续发展规划中,得到了与各地实际相结合的满意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性,不但为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涉及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和哲学等多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尚存在差异性认识。1997 年提出了三种生产理论,接下来的研究有三种行为、三种供需、三种资本、三大部类、三元论、三种资源等,逐渐自成体系。其中,提出了第四产业(废物再利用)和第零产业(废物处理)的概念,明确了产业与自然环境间的物质关系。
传统三次产业升级规律,自1935年提出延用至今,期间开展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融合等研究,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经济学,近年来出现了第四产业、第五产业等概念,滋生了新产业理论的萌芽。
在传统生产要素理论中,马克思将生产要素分成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指出劳动者具有主动性,西方经济学指出生产要素具有稀缺性,现代经济研究越来越关注生产要素的再生,提出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概念,并开展了实践工作。
对产品定义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主要表现在各国的产品质量法中,研究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功能、作用、价值、性质和承责方式等,环保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环境友好产品等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产品向自然环境回归研究的开始。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理论及其应用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产业理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产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应重点发展的产业。
本文运用的主要理论是三种生产理论,主要方法是三分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物质是基础,从物质角度认识自然的发展变化,自然物(包括人)的运动遵循三种生产规律。从经济角度认识人类参与的三种生产活动,主要表现为三类产业的活动,产业前后分别对应的是生产要素和产品,与三类产业相对应的有三类生产要素和三类产品,产业活动的结果是将从环境中索取的生产要素最终转化成可被环境消纳的产品回归自然,如下图所示。以三分自然物为认识论基础、生产要素为逻辑起点、物质流为主线,通过对物质循环的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初步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本文共分8章,第1和第8章分别是绪论和结论,第2章对可持续发展、产业、生产要素和产品四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第3章以三分自然物为认识论基础,探讨自然与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产业和产品间的物质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理论基础;第4章以生产要素为逻辑起点,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概念、组成、结构、运行机制、目标度量和构建方法;第5-7章分别列举了海洋经济型、循环农业型和资源依赖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应用案例,验证了该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实施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国家和地区间缺少统一的行动计划。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是个封闭体系,有物质能量交换的依存关系(如商品、空气、水流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不同,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不同,规划方案的起点和内容有别,均应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整体是局部的有机组合。如发达国家或地区侧重于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全球贫富差别在增大。
发展规划方案主要包括现状、目标、原则、重点项目和可行性分析等内容。重点项目是针对重点指标尤其是差距较大的指标而设置的,缺少各项目各指标间关系的系统量化分析,加之个别指标的数据来源有缺口或不统一,其间的因果量化关系明显欠缺。理论上应在搞清各指标的目标值和现状值的基础上,根据实施过程中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两值间的差距设计项目弥补。目标和规划方案的制定主体大都是国际组织、各国和各地政府,有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但所关注的公众利益往往是政府决策者和规划师认为的“公众利益”,缺少公众参与和全局考虑,并难超出其所管辖范围,会使本地区的改善是基于从其它地区输入资源和向其它地区转移污染,甚至以牺牲长期的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近期的发展,难怪有人认为规划可持续发展要成立一个“国际政府”。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文章由网络收集整理.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