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和审美的世界,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要突出审美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审美教育呢?
创设情景,唤醒情感审美感受带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审美情感能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例如:讲朱自清的《春》,可以先这样描绘:一想起春天,我们的眼前便会呈现出碧绿的田野,缤纷的鲜花;一提起春天,我们的耳边便会响起小河的叮咚和婉转的鸟鸣.啊,春天给人们带来多少欣喜和活力.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的笔,走进迷人的春天吧.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景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期待,进人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新的审美追求.再如讲《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应努力唤醒学生对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情景的回忆,再引导学生把远戍归来的凄凉之景与眼前之景融合,从对杨柳和雨雪的描绘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波动,不由自主的进人诗的意境,深深受到诗情的感染.这样的审美感受一定是深刻而持久的.
淡化讲解,强调品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分析和解释无法替代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味,并且,在教师的分析解释中,常常以作品的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取代其审美价值,如:在《故乡》中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的分析,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学生品味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一是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意蕴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一些精彩语段及语句作赏析,揣摩和体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重视朗读.强化感受美是到处存在的,发现美,感受美的途径也很多.语文教学中在老师指导下的朗读,就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文学作品这一审美对象就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早的文学"发乎情"需"歌以咏之",就充分地说明了美可以通过听觉来感知.通过朗读,在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悲壮的语调中能使学生体验语句的节奏感、音乐美,从而自觉地进人审美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不同形式的朗读,尤其是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利于创造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借助语感,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利用诗词,领悟意境教学实践证明,"诗"与"文"关系密切,利用诗词,领悟意境,是审美教育的又一途径.例如:我们读到朱自清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起王维的诗"雨中春色绿堪染".这一联想,诗句中丰富的意境便具体可感起来,这个联想的过程,便是审美的过程.除了利用诗句去对照课文内容品味意境之美,我们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如:校园内的花儿开败了,微风吹来,花落如雨,此时可启发学生由此意境联想诗旬,像"落花人独立",品味孤独;"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感叹时光易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品味哲理;"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感伤离别.同样的意境,不同的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古诗人借助想象,把自然美和情感美、哲理美转化为艺术美.学生可再借助想象,把古诗中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哲理展示出来,使美的感知内容得到补充,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背景音乐,点化感情音乐是情感的渲泻形式,恰当地利用音乐背景,容易激发读者与作品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加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利用背景音乐有多种方式.可以为课文配以恰当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感染和启迪,加深对文章的审美.如读《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二泉映月》作背景,让音乐的意景和文章的意景重合,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段音乐,让他们品味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意境,自己选择与之相搭配的文段来读.这个品味的过程中,便是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
总之,审美情感和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渗进,就是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