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历史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历史课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爱国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历史课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较其他学科更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爱亲敬长到爱集体、爱祖国乃至开放的世界意识和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从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到形成崇高科学的精神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公民意识的提高。
加强公民教育的培养,是历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社会科学始终倡导教育改革,作为社会科学课程核心科目的历史,也被赋予了新的教育含义。如今各国普遍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和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自信力。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场教育变革对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对于每位历史教师也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试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个策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创新,就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与别人不同的东西,即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格。例如:复习鸦片战争时,一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危害,而我们常常就设置这样的问题:鸦片战争给中国在客观上有好处吗?有那些好处?这个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许多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归纳起来: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如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和维新派认识到自身不足,从学习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促使中国的沿海一带的技术进步等。这也是现在中国的沿海一带先进于内陆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算不上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新时代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有创新性的活动。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究新知识的心理需求。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办法很多,如:问题法、故事法、情景再现法等。培养发散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为此,通过教师的发散设疑,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在毫无压力和束缚的自由讨论中得到不断提高。例如: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这个近代的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如果没有袁世凯要求当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进程会是怎样的?等等。
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历史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历史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联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