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文无忧为首页 | 把文无忧加入收藏夹 | 站务联系     论文格式网:论文格文下载,论文格式大全,论文格式范例,如何写论文,怎么把握论文的格式,分类最全的论文范文格式网。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浅谈“诱思”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历史论文:浅谈“诱思”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 文章出自:论文格式 | 编辑:论文格式 | 点击: | 2012-06-08 09:31:29 |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行,为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有效完成三维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针对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我讲你听”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笔者在吸收、借鉴同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情景诱思、问题诱思、辩论诱思、评价诱思浅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情景诱思  问题诱思  辩论诱思  评价诱思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多塔戈也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考,把学生步步深入地引进历史学的殿堂,是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完成三位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诱思”教学不是一种呆板的模式化教学过程,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充分体现并有效运用这种教学思想。
一、情景诱思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历史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构建知识体系、整合课程资源、突破重点难点、实施探究性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历史情境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描述、图像“再现”、实物演示、角色扮演、音乐渲染、视频展示、借助文学等等。方式虽然很多,但必须注重历史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比如:在讲授《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罗斯福本人及他所作出的贡献形成清晰的认识,教学时可创设这样的历史情境,引用《罗斯福传》中的描述:“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罗斯福逝世的消息令世界震惊: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神情黯然,他默默第紧握着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的手约30秒之久,而没有请他坐下。莫斯科红场下了半旗,旗帜围上了黑边。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以‘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为题发表悼念社论。4月14日,载着灵柩的总统专列缓缓地北行,沿途露宿等候瞻仰灵车的人无以数计……”,然后设计问题:请同学们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写法,给罗斯福写一个颁奖词,题目可以拟为“1945年感动世界的人物罗斯福”。通过这一历史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进步体悟、认识罗斯福对美国的贡献、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进一步感受罗斯福不怕困难、勇于改革的胆识和创新的品质。
二、问题诱思
课堂提问是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只有设计的提问点亮了思想、点燃了思考,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与古人“对话”,实现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提问设计才是成功的。【1】由此看出,课堂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
但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中,教师往往忽视所设计问题的思维价值含量,导致问题的“封闭性”,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具有思维含量的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争辩,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比如:在讲述戊戌维新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问康有为是什么时候的人,梁启超是什么地方的人,戊戌六君子是指哪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代表作品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思考,也不具有启发性,偏重的是学生的记忆力。像这类问题就是典型的“封闭性”问题,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但若问“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避往国外,而谭嗣同不愿离开,甘愿为变法而死,你怎么评价他们的选择,为什么?”【2】,这样的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常常发问这类问题,那学生所了解的就不是呆板的事实,而是事实的意义,学生在应答时,除了用记忆力,必须和想象、推理并用,才能做到、做好,所以这种问题最有价值。【3】笔者在讲述本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理解谭嗣同的殉难?对这一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各自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认为,谭嗣同的死没有产生多大意义,死的不值,如何他没有选择牺牲自己,以他的能力和胆识一定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有同学认为谭嗣同是在用生命唤醒沉睡中的民众,他用牺牲激励后来人的斗志。还有其他同学各种不同的观点。通过设置这样一个题目,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对整个戊戌维新运动有了更深的把握。
三、辩论诱思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交流活动,交流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发问,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是必不可少的。
在师生之间相互发问、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师生课堂交流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多地表现为学生“配合”教师,围绕教师抛出的观点进行辩论,一旦学生的思维范围超出了教师的观点,教师就认为“学生不配合我”。另一方面,学生就某一历史问题相互质疑时,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有效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而是把自己的观点、认识强加给学生,代替学生的思维。客观地讲,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是学生对教师的 “配合”或“附和”,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应该充满思辨性、启发性,体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来。同样,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要鼓励、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各抒己见,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比如:笔者在讲述选修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时,涉及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改说鲜卑语为汉语及废除鲜卑旧制。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有同学向我发问:“老师,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忽视了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为什么历史课本中还非常肯定这一政策?”,听到这位同学的发问,我在头脑中迅速搜集相关的历史知识储备,惊奇地发现,在我所接触的这部分知识中,基本上都是对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肯定,很少从传统文化的保存这一角度去审视这一政策。对于这位同学的提问,我首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她敢于突破历史课本进行独立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并没有把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观点抛出,而是把问题抛给大家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大家相互质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最终基本形成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从民族融合及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有利于民族的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一种观点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认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以牺牲本民族文化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政治统治,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质疑,大家都对孝文帝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获得很多启发,使我深刻领悟到“教学相长”的道理。
四、评价诱思
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过程是体现史观和思维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也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评价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比如对美国《1787年宪法》评价。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截了当指出,对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我们如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当然有些同学开始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开始组织答案。这样指导学生去评价《1787年宪法》,虽然使学生认识到评价事物的二分法,但并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也不利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提高。
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笔者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国政治家制定1787年宪法目的,这是对宪法进行评价的基本点。“对于参加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的美国的‘国父们’来说,制宪的目的不是制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人景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地、能够即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4】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学生很自然会思考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为了使美国摆脱政治危机,而政治危机就是因为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的权力过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进一个引导,如何摆脱邦联体制带来的弊端?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而确立了联邦制政治体制。在理解基本事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用一分为二方法进行全面评价。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它们的评价都要从具体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历史史实出发。
总之,“诱思”教学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把它模式化,要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合理设计,灵活运用,进而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资料】
[1]刘汝明.为思考而提问【J】.历史教学,2010(9).
[2]高树山.也谈谭嗣同之死【J】.历史教学,2010, (19).
[3]梁园东.中学历史教学极应改正的一点【J】.贵州教育,1942, (10).
[4]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友荐云推荐
相关论文列表
文无忧论文格式网是一个专业提供各类论文的标准格式,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各类论文范文模板,免费论文下载,各类应用文文书、合同范文等的论文网站。
Copyright©2012-2046 文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无界 文无忧—文无忧 让你行文无忧 版权所有 文无忧lun.wen5u.com-论文无忧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140138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