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商法为了进一步确保股份有限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实效性,于2001年底进行了重大修改,主要包罗进一步强化监事(会)机能,缓和董事责任减轻的要件以及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公道化等方面的内容。日本商法此次修改,对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本商法;公司治理机制;修窜改态
日本商法(以下简称商法)有关公司治理机制的最新修改案已于2001年12月12日作为法律第149号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次商法修改,为了进一步确保公司治理机制的实效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一是监事机能的强化;二是缓和有关减轻董事等责任的要件;三是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公道化。
具体讲,强化监事机能的主要措施有:①明确规定了监事的董事会出席义务和意见陈述义务(商法第260条之3第1款);②监事的任期由三年延长为四年(商法第273条第1款);③监事对辞任的意见陈述权的法定化(商法第275条之3之2);④公司外监事人数的增加以及其要件的严格化(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1款);⑤新设了监事会对监事选任的同意权以及议题等提案权(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3款)。缓和有关减轻董事等责任要件的主要措施是,就董事、监事对公司的损害补偿责任新设了通过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等可以免去的制度(商法第266条第7款~23款,第280条)。作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一步公道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监事的考虑判断期间由30日变为60日(商法第267条第3款);②对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可以和解作了明确规定(商法第268条第4—7款);③对公司为了支持被告董事要求参加诉讼的申请规定了监事的同意权(商法第268条第8款)。
一、监事机能的强化
首先,此次商法修改明确规定了监事的董事会出席义务和意见陈述义务。修改前的商法规定,“监事可以出席董事会,并陈述其意见”(修改前商法第260条之3第1款)。根据这一规定,一般以为,监事作为负有监查公司业务执行义务和蔼管注意义务者,自然负有董事会出席义务和意见陈述义务。此次商法修改将监事的这一义务明确化,将第260条之3第1款修改为“监事应当出席董事会,并以为有必要时应当陈述意见”。以此进一步明确监事的责任,从而包管公司业务执行的公平有效。
监事无正当来由不履行这一义务时,作为违反善管注意义务者须负担必要的责任。假如由此使公司或第三人遭受损失,须负担损害补偿责任(商法第277条、280条、266条之3)。
其次,此次商法修改就监事对辞任的意见陈述权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实现了此项职权的法定化。修改前商法只规定了监事在股东大会就其选任或解任陈述意见的权利。这一规定也是为了明确和加强监事的地位而采取的措施。但为了防止监事的辞任是由董事强制所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监事的地位。所以,此次商法修改通过增加新条款明确规定,“辞任监事者,可出席辞任后第一次调集的股东大会,并陈述其辞任的宗旨和来由”(商法第275条之3之2第1款)。而且为了使辞任监事确保这一机会,商法进一步规定,公司应当向辞任监事通知调集股东大会的意旨①(同条第2款)。虽然,其他监事同样可以陈述意见(同条第3款)。
再次,此次商法修改延长了监事的任期,增加了公司外监事即独立监事的人数,并对独立监事的要件作了严格的规定。修改前商法所规定的监事的任期为3年,此次修改将监事的任期延长为4年②(商法第273条第1款)。1993年以前,商法所规定的监事的任期为两年,1993年商法修改将这一任期由两年延长为3年,此次修改又从3年延长为4年。这一连贯措施旨在不停加强监事的身份保障,进一步确保监事实施监督的实效性。具体讲,修改前的日本商法特例法,要求本法所规定的大公司③在3人以上的监事中,1人以上应当是就任前五年间未担任过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董事或支配人以及其他商法使用人者(修改前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1款)。此次商法修改为了进一步强化监事相对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监事监督公司业务执行的机能,将独立监事的人数由原来的1人以上增加为监事总数的半数以上,而且将独立监事的要件由原来的“就任前五年间”修改为单纯的“就任前”,实现了要件的严格化。
最后,此次商法修改新设了监事会对监事选任的同意权以及议题等的提案权。修改前商法只设对会计监察人的选任,赋予监事会同意权以及议题等的提案权。即“董事向股东大会提交选任会计监察人的议案时,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商法特例法第3条第2款),“监事会可通过其决议,请求董事将会计监察人的选任作为股东大会的议题,也可通过其决议提出选任会计监察人议案”(同条第3款)。而对监事的选任只规定监事可在股东大会就此陈述意见(商法第275条之3)。
为了防止董事随意进行监事的人事安排,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监事的地位,有必要对监事的选任事项采取同会计监察人选任雷同的法律规定。所以,此次商法修改通过准用上述有关会计监察人选任之规定的办法,就监事的选任事项同样赋予监事会同意权和议题等的提案权(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3款)。④
二、和有关减轻董事等责任的要件
日本现行商法规定,免去董事对公司的责任需要全体股东的同意(商法第266条第5款)。这样一来,在上市公司等大型公司的情况下,实际上免去董事对公司的责任险些即是不可能。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很多情况下需要企业的经营者冒着一定的风险作出大胆的经营判断。可是,根据商法的规定,事后经营者只要有轻微的过失行为,须负担高额的损害补偿责任。经营者考虑到这种后果,一定不敢大胆经营,这对企业经营是很不利的。
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的抵牾,日本商法通过增加条款的办法,从两个方面采取了得当减轻董事等责任的态度。一方面,此次商法修改规定,董事在执行职务时,只要是善意的,且无重大过失,就以从该董事应负担的损害补偿额中扣除该董事四年的报酬额后所剩额度为限度,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或基于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会决议免去其责任(商法第226条第7~18款)。另一方面,考虑到公司外董事即独立董事①所具有的优势,为了使公司较容易地确保经营人才,此次商法修改明确规定,公司可以通过章程规定同独立董事缔结以该董事不负担双方提前约定的金额以外的责任为内容的契约(商法第266条第19~23款)。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商法修改除了规定通过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得当减轻董事责任外,还规定可通过董事会决议减轻董事责任。这是由于在由众多股东构成的股份公司中,仅仅为了免去董事的责任而调集临时股东大会,从费用和调集程序两方面考虑都是相称困难的。假如非要等到定期股东大会来作出决议,董事的损害补偿责任到底可否免去将处于长期的不明确状态之中,这对公司的经营极为不利,甚至会严峻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所以,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建立通过随时可以调集的董事会决议免去董事责任的制度黑白常必要的。再说,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实质上是根据股东的授权(由于章程变更需股东大会特别决议),由经营专家董事构成的合议体组织即董事会,从负担损害补偿责任的董事的经营判断是否妥当公道的角度,对该董事是否应该免去其责任首先作出判断具有一定的公道性。
别的,作为上述董事责任免去制度的担保保障措施,此次商法修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强化和完善。
首先,此次商法修改规定,通过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免去董事责任时,对提出的相干议案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商法第266条第7~11款)。同样,通过董事会决议免去董事责任时,首先必须对此在公司章程中作出规定。为此需向股东大会提交的公司章程变更议案,以及向董事会提交的相干决议议案,在正式提出时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②(商法第266条第12~18款)。别的,公司同独立董事缔结旨在减轻其责任的契约时,对此也需要由公司章程作出规定。为此,向股东大会提交公司章程变更议案时,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商法第266条第19~23款)。
其次,此次商法修改规定,通过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免去董事的责任时,应当在股东大会上公示作为责任发生原因的事实,免去额度的测算根据以及理应免去的来由等事项(商法第266条第7~11款)。由董事会对董事责任作出免去决议后,除上述事项外,还要公告或通知股东若对免去有异议可在一定限期(不低于一个月)内提出的宗旨。而且,假如拥有全体股东表决权的3%
以上的股东提出异议时,董事会不得通过决议免去董事的责任(商法第266条第12~18款)。别的,此次商法修改规定,独立董事根据同公司缔结的契约负担了相应的责任后,在最初调集的股东大会上也应当公示作为责任发生原因的事实,免去额度的测算根据以及理应免去的来由等事项(商法第266条第19~23款)。
三、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进一步
公道化日本商法所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一项股东追究董事对公司责任的重要制度,近年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此项制度进一步公道化,此次商法修改根据日本司法实践经验以及商法学的理性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首先,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国际化和多样化,经营者的经营判断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因此,为了使受理了股东请求并代表公司通过诉讼追究董事责任的监事,有充足的时间对日益复杂化和高度专业化的董事的经营活动作出慎重判断,此次商法修改将监事的考虑判断期间由原来的30日延长为60日,即明确规定,公司自股东提出请求之日起60日内不提起诉讼时,提出请求的股东为了公司利益可直接提起诉讼(商法第267条第3款)。
别的,根据现行商法的规定,追究董事对公司责任的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之中时,股东或公司可以请求参加该诉讼(商法第268条第2款),但作为公司了解诉讼审理的机会,现行商法只规定了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向公司见告诉讼的义务(日本商法第268条第3款)。为了进一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能够建立公司提起诉讼时的股东以及股东代表提起诉讼时的其他股东都能及时正确地了解诉讼审理情况的知情机制,此次商法修改明确规定,公司受到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见告,或公司提起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时,应当对此进行公告或通知股东。即将诉讼进行公告或向股东发出通知规定为公司的义务(商法第268条第4款)。
其次,修改前商法没有对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主要指股东代表诉讼)可否和解作出规定。所以,这种诉讼是否能和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而且持否定态度的见解较有力。而在实际的法院审判中,作为迅速且恰当的纠纷解决手段,也有诉讼和解的情况。但对其效力存有司法表明上的异议。此次商法修改大胆地排除了这种表明上的异议,以为从正面承认诉讼和解,既符合公司以及股东的利益,也对降低诉讼成本有利。所以,修改商法明确规定,在严格遵守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的一定程序的条件下,诉讼和解是可能的(商法第268条第5~7款)。需要注意的是,公司作为诉讼和解的当事人时,既不需要特别的程序,也不需要取得全体股东的同意就可以和解。由于,股东通过诉讼公告或通知可以了解诉讼审理,参加诉讼的机会始终是得到保障的。相反,公司不是诉讼和解当事人时,即诉讼属股东代表诉讼,公司没有参加和解时,有必要保护作为权利主体的公司的利益。所以,此次商法修改规定,法院应当向公司通知和解内容,并应当催告假如对和解有异议在两周内提出。假如公司在规定期间内不以书面对和解提出异议就可视为公司承认了这种和解(商法第268条第6,7款)。
最后,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可否为支持被告董事而参加诉讼,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种见解的对立。在审判实践中有案例对此作了肯定答复。此次商法修改也以肯定为前提,规定公司为支持被告董事而要求参加股东代表诉讼时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商法第268条第8款)。虽然,公司的诉讼参加请求得到监事的同意,并不意味着公司就可以自然参加诉讼,而是公司的请求是否达到了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有关诉讼参加的要件,对此法院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干规定作出判断。
周继红
本站的论文种类齐全,可作为参考范文,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