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前科技、知识、信息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这些生产要素在法律层面的变现形式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在公司资产中占据的比例渐渐增大。但是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决定其作为出资手段比一般的实体物更具复杂性,修订后的公司法仅仅答复了知识产权是否可以出资的问题,但是缺乏相干的配套制度。出于对接受知识产权出资的公司安全运行的考虑,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公道、精密安全、切实可行的机制来保障知识产权资源的运行,对公司可能因接受知识产权投资而产生的危险进行防备。本文以知识产权出资为出发点,依据我国现行的法规,系统地分析了特别的投资形式—知识产权,并提出了公道的意见。
论文关键词 知识产权出资风险 风险规避 法律规制
一、知识产权出资的概念及特点
“知识可以作为资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识既具备形成价值的自然属性又具备生产增值的社会属性,即具有资源的双重属性。”知识产权出资是知识经济期间重要的出资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可以将知识产权出资当成一种投资行为,它是资源化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出资是指知识产权全部人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干规定,用转让大概许可的方法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向公司出资,由公司根据评估价值确定知识产权出资人的股东地位并享有股东权利。
根据以上对知识产权出资的概述,我们可以总结它所具有的特点:(1)不易评估,难度较大。知识产权的评估与其他财产评估相比有很大的难度,这是由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所决定的。同时知识产权的价值并非是恒量的,它受到知识产权时间性的制约。因此在实践中很难进行正确的评价。(2)经营收益较强。知识产权全部者利用拥有的知识产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把知识产权作为资产进行投资进而得到收益。(3)产权效力不确定。这同样是由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性决定的,知识产权同其他权利有所不同,它的得到必须通过专门法规的承认与授予。(4)效力限期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决定了知识产权出资的效力是有限期限定的,在以知识产权出资时应特别注意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由于这涉及到该项权利的有效性,从而决定可否出资及其得到价值。
二、知识产权出资的标的物
研究知识产权的出资要件首先要确定其出资的标的范围,即出资标的物是否适格。在立法层面,各国均承认知识产权可以出资,但是各国相干法律规定的变现方法不同。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作出了规定,依照该规定,适合出资的知识产权,能够作为公司的资源构成,法律条文就此没做任何限定条件。这是否意味着知识产权只要符合公司资源适格理论就能够出资呢?这是知识产权出资前首先必须处理的问题。公司资源由货币出资和非货币出资两部分构成,非货币出资不但涵盖了动产和不动产等实物,还包罗了特许权、债券、知识产权等非现金的财产方法。所以,非货币出资就是股东使用现金以外的财产履行出资的形式。
知识产权标的物的适格性应当具备五个特性,即确定性、价值的现存性、评价的可能性、有益性和可转让性。
(1)确定性。确定性是指出资的标的物必须可以特定化,即以一项知识产权出资必须将出资数量、种类、方法等内容详实记载于公司规章章程等合法文件当中。(2)现存性。现存性是指知识产权出资的标的物必须是既有权利,是已经得到承认的知识产权,不应是专利申请权或正在审批的商标权或正在研发的技能秘密等期待权利,也不能是已经消灭的权利,出资的标的物必须是已经取得的价值物,而且出资者对这个价值物依法具备处分权。(3)可转让性。可转让性是指知识产权出资人应该对出资的知识产权享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假如是以共有的知识产权出资,则必须征得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才可作为出资方法。(4)评估可能性。它是指作为出资的知识产权既具备商业价值,又能够通过专门的评估机构用特定的评估形式实行评估作价。(5)有益性,是指作为出资的知识产权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即作为出资的知识产权能为公司所用,知识产权可否为公司所用取决于它和公司的经营范围之间的关系。
从性质上来看,知识产权隶属于私权范畴,它的权利对象具备无形性特征。倘若只从“知识产权”的上位概念进行考察,它完全满足上述非货币出资标的物的5种标准,但我们不可草率地以为一切符合上述5项标准的知识产权均能够成为出资的标的物。类型不同的知识产权有着不同的特性,而且可资源化的并非是全部的知识产权,有些知识产权因其自身的特性,作为公司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制约。由上可见,使用知识产权出资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出资的知识产权的类别,不是全部的知识产权均适合出资大概由拥有者自由支配,出资标的物的范围也是有所限定有所选择的。
三、知识产权出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针对知识产权出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本文从知识产权资源本身固有的风险和知识产权资源在公司运作上的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知识产权资源本身固有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主要包罗以下四个方面:
(一)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性问题
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即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权利是否存在瑕疵,出资者用知识产权出资获取股权即可成为公司的股东,换句话说,出资者必须是知识产权合法的全部者,他将该项权利出资具有合乎法律的依据。知识产权是否合法是知识产权出资的首要条件,假如以不合法的知识产权出资一定导致出资因非法而无效。
(二)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的时间性问题
知识产权为了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鼓励智力成果公开,在保护时间上有着限期性。这是一类特别的社会契约,是以国家姿态出现的社会和知识产权持有人签署的契约。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均有法定的保护限期,对于限期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限期内作为出资取得股东权利。
(三)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地域性的问题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决定了知识产权的效力仅限于该国范围之内。任何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没有保护的义务,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若想在其他国家得到保护就应依照该国法律登记注册大概审查批准。
其次是知识产权资源在公司运作上的风险,主要包罗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机制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和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风险这两个方面。
(一)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机制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今世企业在本质上就是资源的合成体,它的责任财产的真实性以及稳定性决定了它的信用,所以大陆法规定了公司的“资源三原则”,只管在我国公司法中没有明确地把资源的三个原则写入法条,但却把这种精神贯彻到了公司法中。然而知识产权价值并不稳定,专利技能同新技能的开发及市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公司采取专利技能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出资,这一专利技能以及计算机软件在保护限期届满之后,知识产权的价值肯定会大幅度地降低直至为零,这个时候就要补充公司的资源,不然就会违背公司资源的维持原则。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采取知识产权投资的时候,要事先对这种情况进行约定,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风险
较之于实物出资,知识产权的价值非常难确定。我国现阶段的立法只是笼统地确定了股东或创始人投资的非货币财产理应由具备评估资格的那些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合计出价值后通过验资机构来验资。而对怎样评估作价?可否完全由评估机构来评估?亦或是答应当事人自行进行评估等问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资源化程度广泛较低,在进行审查或批定时,存在评价难度大、效力不确定等问题,而且在时间上难以完全符合知识产权的效力限期要求。
四、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规制
目前我国应建立相干的法律对知识产权出资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而降低知识产权资源化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
(一)对知识产权出资基本条件的建议
1.确立知识产权出资相适应原则。出资知识产权首先应该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相干。出资人出资,公司接受该出资时必须包管该项知识产权属于公司经营所需,这是公司正常经营的需求。其次,该项知识产权必须与公司的规模相适应。拥有某项知识产权的企业必须具有足以实施该知识产权的条件和本领。
2.明确知识产权出资客体适格性内容的规定。虽然公司法将知识产权列为可以出资的范围,但是在《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注册资源登记管理规定》中,没有明确界定知识产权出资标的的范围。
(二)知识产权出资的基本程序的建议
通过对海表里和出资规制相干经验的有效借鉴,应该在出资之前要重视知识产权出资规定的设立。实践研究表明,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适宜的措施能够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与事后采取补救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我们可明显发现前者效果更佳,所以规定知识产权出资法定程序黑白常重要的。
1.完善知识产权出资公示制度。所谓公示制度是指在知识产权出资之前应当采取得当方法将有关知识产权出资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公司相对人及大众投资者的监督。该项制度设立的宗旨是消减由于技能无形性、难以评估等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比方信息失真、作价不公道等,从而包管公司真实性。采取此项制度能够谨防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是对民众知情权、监督权的有效行使的保障。
2.事前监督制度。事前监督实在也就是审查与监督知识产权出资各个环节,之所以要施行事前公示制度,其最终目标就是让广大民众清楚认识到知识产权出资信息,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公道构建交流平台。而事前监督则是通过国家设立特别机构全面审查与承认知识产权出资行为,从而给广大民众提供真实客观的判断标准、评价准则。现阶段看来海内现行出资审查承认制度还不够成熟,需要不停修整与完善。
知识产权的出资入股在我国被视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我国知识产权出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加之本国存在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尚未将存眷点落到知识产权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知识产权出资的相干法律规定还处于缺失或不完善阶段,使得这种出资方法在时间运作上不成熟,从而导致实践中发生很多因知识产权出资产生的争议纠纷,知识产权出资标的的范围、出资评估、出资比例等问题系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的核心,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要从法律层面上进行规避,保护知识产权出资人的权利。
编辑提示,此文是论文格式网为朋友们总结并提醒职称及职称考试的相关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