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探微
名著阅读依然是“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固然有“读的层面”的原因:家长、教师、学校的认识偏颇导致阅读环境不宽松;学生的学业超负荷导致阅读条件不具备;教师的督促引导缺乏,导致学生阅读驱动力不足。但这里我们主要探究来自“考的层面”的原因:当前各类质量检测、学业评价卷中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内容与形式对阅读促进构不成足够的动力。
1.名著阅读考查题占分权重过小
从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卷看,120~150分(个别总分为100分)的总分中,大部分试卷名著阅读考查题占分为3~5分,有的甚至只有2分或干脆不设此类考题(如四川、湖北等省的有些地市),只有福建、广东等省的几个地市的考卷中出现10分(或以上)的分值。
这样的分值,相对于课标要求的“260万字,每学年两三部名著”的阅读量自然感觉分量太轻。而对于那些对名著阅读缺乏长远认识的家长、教师、学校领导来说,更是增加了限制学生阅读的理由。
名著阅读考题的权重过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教师、家长开展(或推进)名著阅读的积极性。
2.考题检测要求不深入名著内核,不能查考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
分析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卷,名著阅读题的命制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不涉原著文本,简单组合信息
这类题目不出现原著文本,只出现一些常识性的信息,一般以连线题、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来检测所谓的“阅读情况”。学生应考,根本无需阅读原著,只需凭妇孺皆知的常识和印象,或在考前记背讲义就能顺利得分。
例:2011年浙江某市中考卷第6题
选出下列作品、人物、性格特点搭配正确的一项( )。(2分)
这类考题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呈减少趋势。
2.要求太过“主观”,检测“个性解读”不着实处
这类考题有的没有原著片段,有的虽有片段选文,但设题上要求太过“主观”,学生完全可以凭“仁者见仁”的个性化看法来解题,海阔天空地来谈“感受与分析”,给分的依据也游离于名著的具体内容。这样的考题,阅卷教师大多也只能凭感觉“酌情给分”,学生的回答看似有些道理,但很难由此判断到底是否读过原著。
例一:2011年山东某市中考卷第7题
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示例略),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书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3分)
①《水浒》:
②《骆驼祥子》: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例二:2011年福建某市中考卷第17(2)题
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勉自慰”给了你哪些启示?
这类考题从命题意图来看有其合理性,旨在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内化情况,并真正促进学生“读有所得”。但结合这些试题的参考答案看,这样的试题是缺乏检测信度的,在考试和阅卷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令命题者意想不到的偏差,因而达不到考查的目的。相反,会给学生、教师一种错误信息:既然这样考,何必非得去读原著?
3.设问囿于选文,考法类似常规现代文“课外阅读”
这类考题有较长的原著选文,解答离不开原著文本,但考题的设问基本同普通现代文阅读的精读题。
例:2011年广东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17~21题
(《童年》选文略。)
17.与三个小男孩结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5分)
18.三兄弟除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鲜明的个性。请各举一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6分)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1)“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中的“我”为什么怅然若失?
(2)“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摇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0.“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5分)
21.选出与本文作者不属于同一国家的作家。(2分)
A.普希金 B.托尔斯泰
C.契诃夫 D.茨威格
上述五个考题,除了第21题考查作家常识,可以不涉选文,其余四题考查的都是现代文阅读(精读)的信息筛选、概括、分析、归纳等能力,答案均能从选文中获取,解题都须紧扣文本。
这样的考查方式,偏离了“名著阅读”考查的初衷——促课外阅读,丰厚语文积淀。学生答题凭的不是“课外读名著”的积累,而是既有的现代文精读能力,完全可以“课外不读考场读”。
一句话,应付以上所列的几种名著阅读考题,学生无需在课外“真读”名著。
这样的题型,在近年来的各地中考卷中普遍存在,用这样的考题来测试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久而久之,只能产生这样一种结果:真正的名著阅读经历减少了,复习过程中五花八门的讲义增多了;学生的名著阅读积累下降了,学业负担上升了。
二、改进命题原则,推动名著阅读
由此看,在名著阅读的推进中,要使“考试”真正有效导向阅读行为,必须进行科学的命题改进。
1.加大名著阅读类考题权重
从当前影响名著阅读扎实开展的诸因素看,“考不考”、“考的分量如何”无疑是学生、教师乃至家长最为关注的因素。所以,增加此类考题的权重,无疑是推进名著阅读的有效手段。近几年广东、福建等省市中考卷中此类考题的占分超过10分,相比于不设或仅设2~3分的地区,其对名著阅读推进产生的影响力,无疑会远远加大。
综合考虑名著阅读在学生素养提升中的作用地位,就目前总分150分的试卷来看,我认为,安排5~10分是较为合适的。
2.难度适当,兼顾甄别梯度
设题考查旨在推动阅读,普及阅读,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开展有过程、有体验的“真正的名著阅读”,而非要求初中学生成为名著研究、赏鉴的专家。客观情况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接受能力与阅读精力的个体差别较大,因此,试题的考点在于检测阅读过程,重在检测阅读的经历与体验。
所以在命制考题时,应尽量降低整体难度,其中的基本考题,让读过作品的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作答;而另设稍有难度的考题,在体验的表达上、内容的分析上作些要求,以区分读的不同质量。
例如2011年浙江温州中考卷第5小题(2)这样设题: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选自高尔基《童年》) ①这里的“她”是谁?
②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此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由节选文段中关联的人物信息(“阿廖沙”)及典型的人物描写“识别”出人物——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属面向“大众”的给分题,考生只需对原著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便可得分。第二问命题者将检测的触角伸向了整个作品——外祖母对“我”的人生产生的影响。这既要求考生对人物间关联故事内容有全面的熟悉把握,还必须从“对人生产生影响”的角度对内容进行筛选,这无论是对作品的熟悉程度,还是对考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都比前一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试题的甄别梯度。
3.考点具体,便于审题解答
设置名著阅读检测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具体的阅读经历、阅读积累与阅读体验,笼统的、大而无当的考查要求易让学生产生“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恐慌,从而产生“读了也考不对”的消极心理,进而挫伤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在命题时,应尽量考虑考点指向具体,不提大而玄的要求,让学生易于捉摸,不在审题与解答上为难学生。
例如,有这样一个考题:
细读下面两个选自《水浒》的情节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甲)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①A处人物是谁?请概述他险遭这一灭顶之灾的故事背景。(3分)
(乙)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②这段描写揭示了人物A怎样的身份与性格特点?(2分)
片段(甲)两个考点,一是说出人物是谁,二是说出他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故事背景),可谓要求明确具体,不存在审题障碍。再从答题难度分析,题干说明出处《水浒》,片段语境中又有“松树林”和鲁智深的标志性兵器——铁禅杖,若是真读过《水浒》,判断被救者为林冲基本不存在困难。片段(乙)要求说出人物身份性格,作答前提是判定人物为谁,应该说,检测要点明确。而从提供文字中可以找出相关信息,“认出”杨志不难:“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与祖宗争口气”、“祖上留下这口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出身名门,家传宝刀,又有卖刀之举;又吃“高太尉”这一闪,说明曾受高太尉陷害。而人物性格,从这段心理描写文字中便可分析得出。这样的设题,考点具体明确,作答的要求又没有架空文本,这会让真正读过作品的学生找到阅读的成就感。
4.坚持“文段再现”,由点切入原著
既是“以考促读”,名著考查题的设置就应尽可能不抛开原著文本,不能让学生觉得光做讲义也能解题得分。所以,在拟题时,应尽量考虑原著片段在试题中的再现,并确保解题的关键信息来自文段。这类试题的文本材料只是一个切入口,检测的点往往深入到整个作品,深入到原著,答案可能在所选的文段内,也可能在选文外的整个作品中。这样,就迫使学生远离成堆的讲义去读原著,也让教师更重视平时的名著阅读督促与指导。
例如,2011年福建厦门中考卷有这样一个考题:
下面是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孙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pī)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①在这则日记中,鲁滨孙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②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孙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2分)
此题选文是作品中突显人物生存智慧很典型的片段。第一问较简单,答案能在选文中直接找到。而第二问则“由点到面”,将考点拓展到原著整个作品,要求回答选文内容之外呈现的“智慧”做法。这样设题,答案来源延伸到选文之外,让检测的空间大大拓宽,当然考生只有在读过原著,对作品内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完整的回答。
5.关注课本附录,检测“指导”的存在
每册课本附录推介的作品,是课标推荐阅读的名著中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这些作品的阅读。作为导向,命题者应首先考虑将附录中推荐的作品作为命题对象,特别应较多考虑附录的推介文字,因为这些文字是对作品精华的解读,难点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内容精髓与艺术特点。而这些作品的阅读要顺利有效展开,还必须有教师的悉心指导。所以在命题中也应渗透这样的意识:通过检测来了解在学生阅读名著过程中,教师有没有作为“指导者”存在,有没有作为。
例如,有这样一个考题:
根据你对冰心《繁星》、《春水》整体特点的了解以及你的阅读印象判断,下面几首诗中不是从该诗集中选出来的一首是( )。(2分)
这道考题要求学生找出不是选自《繁星》、《春水》的小诗。初看以为有点为难考生,似乎在要求学生对《繁星》、《春水》中的诗都烂熟于心。但细看却不是。题干中明确指出根据对“整体特点的了解以及你的阅读印象”判断,也就是说考生不一定记得该诗集中的这首诗,但教师指导过,或在课本附录中看到过这类诗的特点介绍:内容主要围绕三主题——母爱、童真、自然,艺术上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就不难解答这样的试题。当然,如果真正品读过这个诗集,一看内容及风格就能找出B项是个“异类”。
坚持这些命题原则,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要从名著阅读类试题中得分,必须进行踏踏实实的原著阅读,且读了定有直接收获;同时也让广大语文教师感到,要让学生在这类试题上不吃亏,介入指导,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