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互联网—因特网,一个拥有无限生机的新生媒介正在兴起。人们称它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它是一条集合着传播新技能和全球性特征的信息高速公路,一种以光导纤维为传递通道的高速信息传播网络。它融计算机技能、电子技能、通讯技能、声像技能等各种尖端技能为一体,能为全部上网人提供全部能想象出的电子信息服务,包罗购物、纳税、聊天、游戏、听音乐、看球赛、远程教学、银行业务、电视会议、市场预测、信息咨询、医疗诊断等等,其传输容量和传播速度为当今任何媒介所无法相比。
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促动现有大众传播的形式与渠道迅速发生变化,传统方法受到空前未有的挑战。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核心的多媒体技能,使文字、声音、图像等全部信息实现数字化,同类装置之间,一切信息都可以高速度、大容量地自由互换与沟通。信息高速公路因此对大众传媒构成巨大冲击。据最新资料显示,美国电视收视率减少30%,录像带出租业减少1.3%,报纸等印刷媒介的企业减少7%。
二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体的现代大众传媒,陪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正在发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一)生存状态上的变化:从各自为阵到相互融合,由竞争对手到合作搭档
现代社会最有影响的三大传媒:报纸、广播、电视的生存状态各不雷同。无论是发端于16世纪威尼斯船埠信息手抄报的报纸,还是本世纪初业借助无线电技能发展起来的广播,抑或是进虽广播在本世纪40年代迅速成长起来的电视,都无一破例地自诞生之日起,便尽力摆脱对母体传媒的依赖,努力以自己独特的传播形态和独特的传播功能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鼎足于人类社会传播之林。
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将相互竞争的各祖传媒融合在一起,构成传媒的联合体——多媒体。多媒体并非媒体的简单相加,它是能存储、处理、传播声音、图象、文字、图形等媒体的多种媒介形式的计算机实体,多媒体既能体现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的功能,也能体现印刷媒介报纸的功能。现代社会险些全部传媒的功能都能在多媒体上得到体现,连同它们的全部传播形态也都能通过多媒体得到体现。
多媒体的多功能和多形态吸引或迫使那些具备了条件的媒体加入因特网,参加到多媒体的行列。1996年1月,英国太晤士报团的报纸全部在因特网上发行;同年10月,《中国电子报》在因特网上正式发行电子版。到1997年4月,美国上网的报纸已达1290家。与此同时,大众传媒间的合作也在加紧进行。在我国,中央电视台、《参考消息》等台、报援引国际广播电台的消息已成惯例;一些海表里有影响的报纸则开始了与广播电视媒体共办专栏的尝试。从竞争到合作,21世纪的各类传媒将由相持不下的竞争对手转化为亲密的合作搭档。
(二)传播方法上的变化: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由群体指向个体指向
大众传播期间的传播方法总体上处于单向传播的状态。只管体现传者强权意志的“靶子论”(或曰“枪弹论”)为时不长,其影响却不能低估。一些传播大国的主流媒体一向实施传者本位的传播方针,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上抱残守缺,没有或很少考虑受众的爱好与需求。处于传播两端的传者与受众因此壁垒分明,远未达到平等对话、协商交流的程度。这样的传者与受众关系有如两条无法交叉的平行线,没有内涵联系,不能产生来往,因而向度单一、传播方法呆板。
传播技能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崛起为传媒从单向传播进入互动传播提供了必要的设备与技能条件,创造了传者与受众对话的自由空间。90年代初风靡我国各级广播电台的直播与热线参与便是一例。
在具体的传播方法上,跨入信息期间的传媒纷纷由“广播”拓展到“窄播”,由群体指向拓展到个体指向。广播电视媒体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创办经济台、音乐台、交通台、信息台等各类专业台,增设个性化节目、对象性节目、谈话类节目等。报纸媒体则在扩版的同时加大了特色性栏目、个性化栏目标投入等等。
谋求更公道的存在:信息高速公路给大众传媒带来了变化
大众传媒在传播方法上的转变渐渐贴近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性、个性化和共享性特征,也加快了传媒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受众需要的自我调适进程。
(三)传输手段上的变化:从模拟技能到数字技能,由线性编辑到智能编辑
广泛应用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计算机技能给现有传媒及其传播手段带来深刻的影响。数字技能正在取代模拟技能,智能方法正在取代线性方法,报纸、广播、电视传统的采编、制作与传播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电视新闻采录系统(ENG)为例。在节目策划阶段,传者(记者、编辑或节目主持人)可以通过数字计算机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查询相干的信息源,高效、快捷地完成图文素材的收集与文稿的写作。在新闻摄录阶段,运用数字化摄像机可以将计算机硬盘取代视频磁带来记载数字化后的影像内容,适时决定取舍并在机上进行非线性编辑,从而极大地提高摄录、制作的速度、效率和机动性。在后期制作阶段,采用集录像机、绝技切换台、编辑机、字幕机和调音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全功能编辑制作站,利用编辑软梯对节目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完全改变了运用模拟技能对节目素材进行线性编辑的复杂程序,使编辑或修改节目内容同操作计算机文字处理器一样方便与快捷。这就不但为进一步提高新闻时效,缩减大型节目制作周期提供了条件,而且有效地包管了节目成品的图像和音响质量。
论文谋求更公道的存在:信息高速公路给大众传媒带来了变化来自
(四)接受形式上的变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由有限选择到无限选择
现代传媒在接受状态上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与以互动为重要特征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的启动有着内涵和一定的联系。1992年,竞选中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利用发端于本国60年代的多媒体技能打出了“信息过素公路”的战略王牌,赢得了美国公众的广泛理解与支持。此后,在连续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1994年,克林顿政府又在“全美信息基础设施”行动筹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即建立集合传播新技能和全球性特征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假想。信息过素公路所引动的巨大经济、政治与文化效应一开始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震动。它带来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知识经济革命,也带来了一场影响深广的传播革命。陪同着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我国受众的参与意识反然觉醒,广播直播与电话参与大受青睐,有识之士称之为:“中国新闻改革的传播学道路”,由此揭开了中国受众在接受形态上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新篇章。
加大选择力度是调适现有传媒接受形态的另一重要途径。传播学者朱光烈以为:“以往大众传播的种种毛病都与选择性太少有关。”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选择性趋于无限。由此揭示传媒应从完善生存状态、改进传播方法、丰富传播内容、扩大传播容量、提供良好服务等向度上拓展受众的选择范围,让传媒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选择。
三面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逼近,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改进思维方法
信息高速公路是Computer(电脑)、Communications(通讯)、Content)信息内容本身)三者的联合,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特征和竞争性、全球性、综合性性状。信息高速公路运载的大流量信息和可供无限选择的创造空间、能使我们的视野无比开阔,我们的思维得以超过时空,尽情地延伸与拓展,有利于形成非线性系统思维方法。
非线性思维方法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它完全打破了传统思维的线性逻辑而显示出横向度的跳跃性思维,击一下键就能调出其他文本或返回文本,我们还可以参与进去,改变原有的顺序和结构,增加新的创意”。而以往那种平面、僵化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法,极大地限定了人自思维,妨碍了人们去创新,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线性、一维或二维的思维方法去分析、认识与掌握世界,把世界看得刻舟求剑,以至与实际水相背离。
现代信息水的高节奏、多样化特征,现代传媒的非线性、系统性结构要求我们以敏捷而活跃、开放而创新的思维奋起直追,忧刃其中。在信息高速公路营造的网络世界中,通过数字化交织起各种百般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出各种百般生动鲜活的图景。所以无论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还是接受者,抑或是传播、接受兼而有之的网上客,都应学会运用全新的思维方法——非线性系统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可能跳出一隅之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可能运用团体观,避免片面性,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谋求更公道的存在:信息高速公路给大众传媒带来了变化
(二)更新传播见解
信息高速公路将传统的时间见解击的粉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人们既无地位悬殊之忧,又无时空相差之虞,大家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同在一个时空之下,彼此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是独立的,又是合作的。
正如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所说:“每一个新兴的文明,都不但改变着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时间,而且还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见解”。信息高速公路将世界各国联在一起,使各地的生活节奏日趋一致,各地的时空概念走向统一。信息高速公路所到之处,谁也不能用殖民者的眼光来看待任何网民,平等有序的网上秩序将是平等有序的世界秩序的前奏。
当年马克思提出“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伟大论断,主要是基于物质意义的考虑:“用时间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耗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20世纪的科学家运用计算机技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梦想,修改了一个世纪前的时空概念。由此看来,随着期间的变化和科学技能的进步,更新传播见解势在一定。
谋求更公道的存在:信息高速公路给大众传媒带来了变化